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机理是什么 有何特点,看完不懂找我!
有机磷杀虫剂是最常用的农业杀虫剂之一,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植物病虫害防治。它对人和动物的主要毒性来自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引起的神经毒性。那么,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有机磷杀虫剂有什么特点?我们来看看!
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有机磷杀虫剂通过失活乙酰胆碱酯酶来发挥其毒性。失活过程分为两步:一是有机磷与乙酰胆碱酯酶可逆结合,二是磷酸盐不可逆结合使乙酰胆碱酯酶磷酰化。一旦发生不可逆结合,乙酰胆碱酯酶就无法再生,因此组织必须合成新的酶。
有机磷杀虫剂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不仅对靶昆虫有作用,还会导致哺乳动物中毒。氯磷定能逆转第一步反应,使酶恢复活性。一旦发现中毒,立即使用氯磷定解毒是最有效的。
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1)杀虫谱较宽
目前,一些常用的机磷杀虫剂品种可以防治各种农林害虫,一些可以用来防治卫生害虫、畜禽寄生虫。
(2)杀虫方的杀虫方法可以满足各种需求
大多数品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有些品种具有内只作用或渗透作用,个别品种具有熏蒸作用,可进行多种方式施药,防治地上、地下、钻蛀、刺吸式等不同类型的农林害虫。其杀虫机理是抑制害虫体内的胆碱酯酶的活性,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直到死亡。
有机磷杀虫剂
(3)毒性高,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大部分品种对人畜毒性较高,有些品种属于剧毒,如甲拌磷、甲胺磷、内吸磷等。使用时应注意健康和安全,确保农产品收获前有一定的安全间隔,避免农药残留中毒。
(4)在环境中,易降解
一般品种在动植物体内容易降解成无毒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如日晒、风雨等容易水解氧化。所以储存时要避光防潮。
(5)易于解毒
有机磷杀虫虽然毒性高,容易引起人畜中毒,但阿托品、磷定等高效解毒药物应用广泛。
(6)抗性慢,作物完全
有机磷杀虫剂虽然使用时间长,药效低于当初,但相对来说,害虫的抗药性发展缓慢,目前仍在广泛使用。同时对作物一般比较安全,不易产生药害。有些农物对个别品种比较敏感,比如敌百虫对高粱的药害,敌敌畏的氧化乐果对玉米和桃树的高浓度有一定的药害。
(7)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分解
所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