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魔芋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1、桃疮痂病:也叫黑星病、黑痣病,主要为害果实,其次为害枝梢和叶片。易引起,果实发病,病斑密集,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出现不规则红褐色斑,以后正面相对应的病斑亦为暗绿色,最后呈紫红色干枯穿孔。枝梢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后期病斑隆起。
2、桃褐(果)腐病:易导致花部受害、嫩叶受害、新梢受害、果实受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不少失水后变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
3、桃缩叶病:在新梢下部先长出的叶片受害较严重,长出迟的叶片则较轻。新梢受害:呈灰绿色或黄色,比正常的枝条短而粗,其上病叶丛生,受害严重的枝条会枯死。花和幼果受害:多数会脱落,故不易觉察。未脱落的病果,发育不均,有块状隆起斑,黄色至红褐色,果面常龟裂。这种畸形果实,不久也要脱落。
4、桃实腐病:也叫腐败病,主要为害果实,病斑多发生在桃果的顶尖或缝合线处。初发病时,果面先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继后病斑扩大,果肉腐烂,直达果心。最后病斑失水干缩,但中央不皱缩,较周围隆起,似龟甲状。
5、桃细菌性穿孔病:易导致枝干受害、叶片受害,斑,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果实受害:果面出现暗紫色圆形中央微凹陷病斑,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黄白色粘质,干燥时病斑发生裂纹。
6、桃褐斑穿孔病:主要危害桃树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染病:在叶片两面发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或红褐色略带环纹,大小1~4mm;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新梢、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均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7、桃霉斑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果。叶片染病:病斑初为圆形,紫色或紫红色,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毫米,后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残存穿孔。
8、桃树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有时危害果实。叶片染病:于9月后,背面呈现白色、边缘不清晰的近圆形菌丝丛,表面有黄绿色;严重时,菌丝丛覆盖全部叶面。幼叶受害,叶面不平,呈波状。秋天,菌丝中呈现黑色小球状物。新梢染病:在老化前也出现白色菌丝。
9、桃树流胶病:树流胶病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种类型。侵染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也可危害果实。桃树非侵染性流胶病:为生理性病害,发病症状与前者类似,其发病原因:冻害、病虫害、雹灾、冬剪过重,机械伤口多且大都会引起生理性流胶病发生。
10、桃树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幼梢及叶片。幼果染病:发育停止,果面暗褐色,萎缩硬化成僵果残留于枝上。新梢染病:呈长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梢侧向弯曲,严重时枯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