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打扬彩能治小麦纹枯病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27 次

根据农业农村部大区预报和全省小麦重大病虫害会商分析结果,结合我县当前病虫发生基数、品种抗性、苗情及3-5月份天气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对我县2024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如下:

发生趋势

总体呈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75万亩次,其中病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28万亩次,以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叶锈病、叶枯病为主;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7万亩次,以蚜虫、红蜘蛛为主。

1、条锈病:中度发生,南部沿河地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发生盛期4月上中旬,危害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2、赤霉病:中度发生,南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若抽穗扬花期遇三天以上连阴雨或灌浆期阴雨日多,将偏重流行,发生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盛期5月上中旬。3、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发生盛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危害盛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4、小麦叶锈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发生危害盛期5月上中旬。5、小麦叶枯病: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盛期5月上中旬。6、小麦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发生盛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7、麦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其中苗蚜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穗蚜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发生盛期3月下旬至5月上旬。8、红蜘蛛:中度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发生盛期3月中下旬。9、其他病虫害:黄花叶病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茎基腐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根腐病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黑胚病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全蚀病轻发生,发生面积0.1万亩;潜叶蝇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春季地下害虫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小麦吸浆虫、一代粘虫、麦叶蜂、灰飞虱等轻发生,没有达标田块。

小麦黄花叶病

小麦茎基腐病

小麦根腐病

小麦黑胚病

小麦全蚀病

小麦潜叶蝇

小麦常见地下害虫

小麦吸浆虫

预测依据

1、主要病虫害基数低于去年和常年,赤霉病基数略高。条锈病:我国菌源地发生县数和发生面积均偏低,我省还没查到。赤霉病:玉米根茬量0.26个/m2,较去年偏少31.6%,较常年偏高30%,玉米根茬带菌率0.48%,较去年偏高140%,较常年偏低88.6%。纹枯病:病田率71.2%,病株率18.8%,低于去年和常年;红蜘蛛尺行螨量56头,当前发生面积15万亩,较去年低50%,接近常年;茎基腐病基数偏低,吸浆虫、粘虫未发现。

2、苗情总体偏好,主导品种抗性较差。今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22万亩,播量较大,苗情总体较好,一类苗占80.8%,较去年上升24.1%,二类苗占19.2%,较去年下降45.0%,没有三类苗,长势较好,苗情转化快,主栽品种以西农979、中麦578、西农9718、存麦20,存麦5号、百农207、郑麦136、周麦27、新麦26等品种为主,对赤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综合抗性较差。

3、气候条件对病虫发生有利。秋冬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呈现明显的暖冬干旱,对病虫越冬有利;天气预报,据河南省气候中心和市县天气预测,3月份降水偏少0-2成,气温偏高1-2℃,4-5月份降水偏少0-2成,气温偏高0-1℃,对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叶枯病、黑胚病、红蜘蛛等略有不利影响,对茎基腐病、蚜虫等发生有利,但4月上中旬有3次降雨过程,对赤霉病、条锈病等发生有利。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相关药剂推荐

小麦赤霉病: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甲基硫菌灵、肟菌·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小麦呕吐毒素超标风险高的地区,慎用肟菌酯等甲氧丙烯酸类复配剂。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它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

小麦条锈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粉唑醇、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

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小麦吸浆虫:选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虫啉等农药喷雾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施1次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小麦蚜虫:可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噻虫胺、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蚜茧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控制。有条件地区,可采用人工释放捕食螨进行防治。

专业化统防统治常用农药种类如下: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抗蚜威、氧乐果、毒死蜱、氟啶·毒死蜱、阿维菌素、苦参碱等。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杀菌剂: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氟环唑、噻呋酰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氰烯菌酯、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