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治纹枯病有水还是没水好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285 次
水稻治纹枯病有水还是没水好

插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稻以后的生长发育,在插秧时必须把好质量关,而插秧时水层的深浅又与插秧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水层过深会引起浮秧,反之没有水又会晒死秧苗,过深或没有水都不行。我们在插秧时一般都在半寸以下的薄水层进行。这样,就保证了插秧质量,插得浅,插得正,插得稳,避免了浅插时引起的浮秧和没有水晒死秧苗的现象。2.适水返青

秧苗插下去以后,采取的管水方法是适水返青,一般在一寸左右。这是因为初插的秧苗,根部受伤吸水力弱,给以适当的水层,既给秧苗创造了一个温度和湿度比较稳定的环境,又减少了秧苗的蒸腾,有利于早生新根,加速返青。同时,我们地区早季插秧时气温较低,经常受到寒潮侵袭,寒潮一来气温骤然降低,寒潮一过气温又突然升高,气候条件很不稳定;晚季插秧时,日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很高,高时可达40℃以上的水温,晚上温度又较低,通过流动灌水,给以适当的水层,可以调节水温和土温,造成比较适宜的环境,促进稻苗返青。3.浅水分囊

分集期是决定有效穗数的关键时刻。因为分集的发生,除需要水分外,还要有较高的泥温、气温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分集期如果缺水,不能满足水稻分集时生理所需要的水分和空气湿度,分蘖不仅发生得晚,而且发生得少,达不到增产所需要的穗数。实行合理灌溉具有重要作用。管水要紧紧抓住促进分集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植株健壮,根系发达去进行,既不能过深,又不能缺水。究竟以多深为好呢?最好是以浅水分集为宜,控制在半寸左右的水层为好。根据实践,浅水灌溉有下列好处:

(1)日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土壤及稻株的基部,这样温度升高,氧气充足,因而促进分早生快发。

(2)实行浅水灌溉,由于可以提高温度,氧气充足,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加快了有机肥料的分解,水稻分囊能及时得到充足的养分,因而分集早,有效分多。

(3)分蘖期,水稻光合作用的产物多用于滋长根和分囊芽,而根和分蘖芽的生长常取决于水层的深浅与有无水层。在浅灌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产物可更多地用于根的形成上,因而须根发生多,扎得深,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以上三条合起来,刚好达到了分早生快发,有效分多,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目的。如果缺水,虽然日光充足,温度高,氧气充足,但耕作层土壤水分减少,集芽发育所需水分不足,影响了分囊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水,肥料不易分解,水稻分蘖得不到充足的养分,有效分集势必减少。但如果灌深水的话,降低了水、土温度的变幅,削弱了植株基部的光照强度;水深氧气少,也会影响分集的早生快发,相应地有效分集也会减少。4.够苗揭田

如果施肥、中耕除草、管水等栽培措施处理得当,一般插秧后二十五至三十天每亩地即可达到三十至三十五万苗,这时就需要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以免无效分过多,养分竞争剧烈,影响通风透光,妨碍有效分的充分发育。合理密植,适时施肥,灌深水和搁田都可控制无效分蘖。但利用合理密植,适时施肥来达到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比较难掌握;而比较简便易行的办法还是通过水层管理。在分囊末期搁田,除了控制无效分外,还有下列好处:(1)稻田排水后,大量空气进入土壤,含氧量增加,使原来存在于积水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氧化,有益微生物活动增强,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复水后植株可吸收大量养分,为穗分化期积蓄大量养分,为粒多打好基础。特别是烂泥田,由于长期积水,各种有害物质较多,通过搁田,能够促进有害物质的氧化,使根系健壮,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2)能促进老根健壮,新根簇生,根系下扎,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

(3)经过搁田,稻茎地上部分第一、二节间长度变短,秆壁变厚,茎秆组织紧密,达到蹲苗、壮秆,增强了稻子的抗倒伏能力。(4)由于施肥不当,形成徒长的田块,经过搁田,降低了稻田氮素供给水平,能控制稻苗的继续徒长。

(5)通过搁田,降低了相对湿度,能控制纹枯病及其他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并且稻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对于防治病虫害有利。

(6)通过搁田,促使叶色正常退黄,为施穗分化肥创造有利条件,以便达到增加每穗的粒数。

搁田的方法:田丘不论大小,丘丘都挖边沟,开中心沟,沟沟相通,达到雨天不积水。搁田的程度由轻到重,反复二至三次。烂泥田,过头苗、肥田、土层深的田、低洼易积水的田要重搁,达到裂缝不白地;沙质田、三类苗、瘦田、土层薄的田、地势高的田轻搁,达到地干不裂缝。如果可以做好科学管水,那么才能给水稻生长量的水分,这样水稻才能长得好,不知道大家学会了没呢?有不懂的可以一起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