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异丙草胺中毒急救方法(苄嘧丙草胺中毒急救用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035 次
异丙草胺中毒急救方法(苄嘧丙草胺中毒急救用药)

近期,由于水稻田除草剂使用不当引发的药害不少,有的威胁着水稻的生长,甚至导致水稻死亡。稻田化学除草,药害原因诸多,重在使用不当。

问题一:请问错把异丙甲草胺当丙草胺用了,还有救吗?

答:是刚直播的吗?直播后几天用药的,芽稍是不是变成绿色了?播种后五六天打,观察芽稍是否变成深绿色,并产生畸形,变深换水重新播种;保守处理的话,观察田间水稻出苗和生长情况,如果稻芽受药害较轻,建议用药前先换一次水,用碧护+磷酸二氢钾或者喷碧护的同时施用镁薇来解除药害,有利于稻苗恢复生长。

问题二:请问水稻受到二氯喹啉酸药害怎么办?

答:二氯喹啉酸适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及部分阔叶杂草,药物能被杂草萌发的种子、根及叶片吸收,具有激素型除草剂的特点,受害稗草初期表现嫩叶轻微失绿,后期叶片出现纵向条纹并弯曲,最终枯死。水稻根部能将二氯喹啉酸分解,在水稻2叶1心期至拔节之前正确使用对水稻安全。在水稻2叶期之前使用,或者过量使用,水稻根系难以将药物完全分解,易产生药害,表现为水稻分蘖期叶片披散、不分蘖,并产生葱管状叶。这种症状通常在施药后10~15天出现。对发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水稻,喷施碧护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有利于促进恢复,5~7天一次,视恢复情况决定施药次数。

请问“碧护”能否和2甲·灭草松混用?

上述水稻已经受到二氯喹啉酸药害,当前重点是喷施“碧护”等药促进水稻恢复,等水稻恢复以后再决定是否用2甲·灭草松除草。长势正常的水稻田,可以考虑将“碧护”和2甲·灭草松混用,基本不影响除草效果,同时有利于提高对水稻的安全性。

问题三:水稻撇叉现象,请看一下什么原因?

打了除草剂例如二甲四氯之后,有这种向四周批开的现象,过几天会重新收拢,没事的!

问题四:6亩地人工栽插的水稻,在移栽前结合整地每亩用50%乙草胺80~10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水稻已移栽下去1周左右。现在秧苗下部叶片已经枯死,还有2张新叶是绿色的,但也开始逐渐枯死,根系发黄,没有新根。受害严重的秧苗已整株枯死,田间死苗率达30%。发现水稻受药害后田水已放干,喷施氨基酸叶面肥补救。请问对这些受药害的水稻怎么补救?

上述田块的水稻下部叶片已经枯死,根系生长受到影响,而且已出现较多的死苗,应是受到了乙草胺严重药害。放干田水使土壤处于干旱状态,能使乙草胺的药效不易发挥,但会加重水稻死苗,而且如果后期遇雨,田间水稻仍会继续受到药害。由于乙草胺用量较大,水稻受药害严重,不建议用药救护,重新移栽水稻仍可能受到乙草胺药害,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改种玉米、大豆等作物。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可被植物幼芽吸收,药物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禾本科杂草受药害后心叶卷曲萎缩,其他叶皱缩,最后整株枯死。5叶以上的大苗对乙草胺的耐药性较强,因而该药可以用于大苗移栽的水稻田,一般在水稻移栽活棵后施用。乙草胺在水田环境中活性很高,即使在水稻移栽田使用也要严格控制用药量,一般每亩纯药用量不能超过7.5克,用量过大易对水稻造成药害。

问题五:直播稻播后苗前,每亩误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400毫升、50%乙草胺乳油130毫升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请问有什么好的解救办法?

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水稻播后芽前施用灭除已出土的杂草。该药遇土即失去活性,在盖籽严密的直播稻播后芽前施用一般不会对水稻造成不良影响。

药害解救措施:首先确定施用什么药,药害轻重,再根据相应田间情况做出不同解救!

①使用除草剂解毒剂在选择性小的除草剂中加入或配合使用解毒剂,可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使作物免受除草剂毒害。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药害时,也可用解毒剂来减轻药害。常用解毒剂有:碧护0.136%赤·吲乙·芸薹、腐殖酸等药、肥。

②加强肥水管理及中耕对发生药害的田块,首先要排清已施药的田水,灌入新鲜的活水。其次是耘田中耕,把表层土吸附的药剂翻入深土中,减少药剂对水稻根系的作用。耘田后2~3d,每亩施用进121复合肥2~4kg,可促根长叶、加快生长。

③施用生根剂排水、耘田及施肥后,最好能亩施200mg/kg生根剂ABT200kg,对促根有较好效果,根数可增加25%~40%,可加快生长速度。

④补插经诊断确认稻苗药害严重,黄化率达80%以上,要筹集秧苗立即补插。操作方法:先排清田水,轻耕1次后再排放浊水,然后插、抛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