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低温冷害对水稻发芽的影响 低温冷害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大吗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283 次
低温冷害对水稻发芽的影响 低温冷害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大吗

低温冷害的影响

低温冷害是指气温低于水稻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的现象。低温冷害会对水稻的发芽产生以下影响:

  • 延缓发芽时间:低温会使水稻种子的代谢率降低,导致发芽时间延缓。
  • 降低发芽率:低温会影响水稻种子的萌发力,导致发芽率降低。
  • 影响幼苗生长:低温会使水稻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应对低温冷害的方法

为了应对低温冷害对水稻发芽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选用抗寒品种:选用适应低温环境的抗寒品种,可以提高水稻的抗冷能力。
  • 加强管理:在低温天气中,加强对水稻的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干旱。
  • 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低温冷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对水稻的发芽和生长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低温冷害。

相关拓展:

问:低温冷害能给水稻生产带来多大的危害?

在北方特别是东北稻区,水稻生长期短,气温低,从播种到秋季成熟各生育阶段,随时都可能遭受低温危害。1949年以来,东北稻区水稻产量由于冷害的影响一直很不稳定。据吉林省统计,在1954年、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1979年,6次全笑腔省范围内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水稻平均减产31%。1988年,延边地区由于冷害造成的水稻减产高达65%以上。2024年,黑龙江省戚蔽东部三江平原遭受历史上70年未遇的混合型低温冷害,造成80万公顷水稻平均减产40%左右,严重的地块几乎绝产。2024年,黑龙江省南部和西部稻区也遭受了碰仔衫低温冷害,减产幅度多在30%左右,严重的地块接近绝产。近年来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今后将进入暖期,冷害将不会成为问题。可是近年来东北稻区连续发生的延迟型和障碍型冷害的实事说明,东北稻区的冷害还会经常发生。未来的气候变化是难以预测的,在现实生产中,应时刻确立低温年份也能够稳产的指导思想。

问:水稻秧苗遇见低温怎样处理?

低温冷害是北方稻区经常百遇到的问题。由于低温冷害的影响,水育秧、水直播田多发生绵腐病和坏种烂秧;湿润育苗和旱育苗多发度生立枯病和青枯病,往往大量死苗。尤其是徒长苗,根系发育不好,受害更重,常常造成弱苗。
对苗期低温冷害,首先应问从预防入手,适期播种,地温稳定通过5℃方可旱育苗(保温)播种。苗田底肥适当多施磷肥,可提高秧答苗耐寒能力。如果秧苗受到低温冷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排水降湿增版温。水育苗和直播田要加深水层护秧。对于低温引起的病害,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一、苗期栽培技术
(一)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前2—3天,把种子进行晾晒,铺成厚度3~5公分,每天翻动几次,保证种子晒均匀了。阳光强温度高时,要增加种子的翻动次数,避免长时间不翻种子,使种子高温灼伤而降低发芽率。
2、选种通过选种挑出秕粒、碎粒、有禅首颤虫粒和草籽,选择粒大成熟好的种子。选种有盐水选、黄泥水选等方法。盐水选是用缸或大盆放一下水,往水里放盐。边放盐边搅匀了,拿一个鸡蛋放在配好的盐水中,鸡蛋正好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上时,浓度正好,就可以了,不要再放盐了。
3、浸种消毒把选好的种子用使百克等浸种剂浸种。如果没有使百克也可以用其他的。买药时向卖药的问问哪个好,也可以多打听一下身边的人都用哪种药。种子消毒是防止稻苗得恶苗病、苗稻瘟病、立枯病。
4、催芽发芽齐不齐,跟温度有关。发芽的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为40--42℃,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在32℃条件下种子发芽最快最齐。所以,种子浸好后,用47—48℃的水过一下,而后保持32℃的恒温发芽。芽不要太长,以芽长1厘米达到露白、总体上整齐一致最佳,否则芽长易得恶苗病。
(二)环境条件
注意天气预报,当本地气温保持在5—6℃时,就可以开始育苗了芹唤。播前要将苗盘水浇透,播的尽量均匀。盖土0.5—1.0厘米,不能过薄或过厚。如果播种时气温低于5℃,要在大棚内用竹子支拱,在棚内的地膜上再加一层膜,采用三膜覆盖,增加保温效果。
苗期管理时要注意协调好氧气、水分、温度的关系,这是水稻旱育壮秧的技术关键。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育成弱苗,二是防止低温缺水育成小老苗,三是防止温度忽高忽低引发立枯病造成死苗。
1、温度条件播种后到出苗的一周时间里,天气比较凉。大中棚以密封保温为主,注意不要进进出出带凉风。
2、水分管理尽量延长第一次、第二次的浇水时间,也就是苗出来后,先不浇水,到苗床土用手摸都硬了的时候再浇第一次水。浇后再到床土很干的时候再浇水。
3、通风炼苗秧苗一个半叶时开始通风炼苗,蹲苗防徒长。一般随着苗越来越大和天气越来越暖和逐渐延长通风时间和加大通风口。
4、苗期防病在秧苗1个半叶到2个半叶时是预防苗得病的重要时候,要重点预防青枯、立枯病的发生。
5、苗期施肥水稻2个半叶后就容易缺肥了,秧苗缺肥叶片会普遍发黄不那么绿了,这时要注意施肥一次宴沃水溶肥。
施肥时间
在插秧前我们会对稻田进行一次施肥,这次基本上都是农家肥,也就是平时家畜的粪便,宴沃微生物菌剂和根享生根剂这次是基肥,目的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第二次施肥的是在插秧后十来天左右,这次施的是宴沃高氮高磷水溶肥,目的是为了分蘖做准备,这样可以分蘖的时间提前,并且分蘖的多,这样产量会高很多。第三次施肥就要等到它长出穗苞,这个时候所需的养分比较多,所以此次施肥量要加多,但是要适量,促进穗苞的发育和生长,最后一次是肥是等稻穗都长出来,发育齐全的时候,这时进行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稻谷更饱满,不要了出现空穗的情况。
施肥技术
施肥方法:在施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首先在施肥的时候要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施肥。如贺败果施肥太早就会造成生长过快,没用的稻苗增多,但是施肥太晚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同时有可能因为一时间水稻无法适应这个肥沃程度而倒苗。其次施肥要注意用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根据稻田的肥沃程度和水稻的长势来进行施肥,可以选择宴沃水溶肥。
施肥种类:水稻使用的肥料种类其实并不多,都是按照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的针对性的肥料。一般就是复合肥、尿素、硅肥、宴沃微生物菌肥、钾肥、有机肥、磷肥和氮肥。但是氮肥的使用一定要适量,不然到时可能会出现死苗,同时最后米饭的口感也非常的不好。
施肥要点:在施肥的时候尽量采取侧深施肥的方法,这样施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用量。第二就是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第三就是可以减少水稻的患病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产量。在采用侧深施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稻之间的距离、施肥比例以及稻田土壤等问题。

问: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

这个题在全品上有个相同的题。这是广东卷的19题:19.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A.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生长素答案选A按我的理解,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种子的萌发和落花落果,所以要为了让种子早些发芽,可以把脱落酸洗掉。这是专家的解析:种子休眠与种子中存在脱落酸有关,如桃、蔷薇的休眠种子的外种皮中存在脱落酸,所以只有通过层积处理,脱落酸水平降低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水稻种子数量教大,用流水浸泡法更为实用。在萌发前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将脱落酸溶出后种子就能萌发。【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点。本题知识背景是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而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却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干种子浸泡水能解除休眠(种子萌发需要水)(必修3—P56)。所以考生会认为“早春低温”不容易破坏脱落酸,而“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是因为干种子浸泡水能解除休眠有利萌发,即使是“流动的河流或溪水”能冲洗掉抑制种子发芽的脱落酸,那么同时也会冲洗掉促进种子发芽的赤霉素和生长素,所以以上做法与4种激素的变化都有关,谈不上哪个最大。另外《中学生物学》2024年第9期针对此题的科学性提出了3点质疑:①水稻种子属非休眠性种子;②脱落酸不溶于水,所以不可能被冲洗掉;③种子萌发过程赤霉素含量大增。如果单纯地从题目4个选项的逻辑意义来考虑,还是能选出A项的,因为对促进种子萌发而言,选项里的激素C、D是直接促进,B是间接促进,只有A是抑制。【答案】A

问: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的相关性最大。

B解析:

本题考察植物激素相关内容。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是让水流的冲刷,降低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含量,解除休眠,利于种子萌发。B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