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枣缩果病用什么药最有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16 次
小酸枣树用什么农药预防病虫害?

枣树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枣锈病是枣树的重要叶片病害,有时也侵害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成淡灰褐色,后病斑变黄褐色,产生突起的夏孢子堆。病斑表皮破裂时,散出黄粉状的夏孢子。危害严重时,8-9月份全树落叶,树势衰弱,严重降低枣果的产量和品质。枣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有时,也能以菌丝在芽中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温度适宜时,越冬的夏孢子即开始萌芽侵入叶片。7月中下旬开始发黄,8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落叶。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

(1)加强栽培管理。枣园不宜密植,应合理修剪使通风透光;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园内过于潮湿,以增强树势。

(2)清除初侵染源。晚秋和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病因:1、高温干旱天气供水不足。2、树密、枝密、光照差。3、营养不足,树势衰弱,结果量偏多。4、剥口太宽,环剥次数太多,致使剥口愈合差,营养运输不畅。5、药害:选药不当,混用过多,浓度太高,喷药频繁,造成叶片受害。6、肥害:施肥量大,过于集中,伤根过多,喷肥浓度过高,氮肥施用过量,引起肥害。7、土质粘重,缺乏有机质,土壤盐碱化,透气性差,排水不良,导致枣树缺铁,使叶片失绿。8、花叶病。花叶病毒引起花叶、黄叶、落叶。9、叶螨危害。10、早期落叶病(斑点病、枣锈病、黑斑病、焦叶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6~8月早期落叶病大发生期,感病而引起花叶、黄叶、落叶。

治疗办法:

1、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鲁北地区的土壤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偏低的情况,造成树势较弱或虚旺,树体抗病抗逆能力较弱。通过增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以上,可确保树体健壮生长,抗病性自然得到加强。

2、冬季涂白预防冻害。冬枣幼树冬季抗寒能力较弱,还容易遭受野兔啃食,入冬后及时用石灰+红泥+久效磷的水溶液涂干可增强树体抗寒能力,防止野兔啃食,确保树势不衰弱,减少干腐病的发生,树体抗病能力不减弱。

3、适当稀植保持通风透光。通过调查发现,过分郁闭的枣园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因此为保持冬枣园内通风透光,建议栽植枣树时采用3米×4米或3米×5米的栽植密度,尽量不要采用1米×2米或2米×3米的栽植密度。

4、开甲时留抚养枝恢复树势。冬枣自然坐果率很低,必须通过开甲或环割等措施促进坐果,为树体安全,开甲时注意在甲口下部保留一个适当大小的主枝养根。这样甲口愈合快,树体根系也不会受很大损害,树势恢复得也较快,树体抗病能力较强。另外开甲时注意天气变化,遇到低温或阴雨天气应延后几天进行,否则即使开甲也不能确保坐果。

5、遇阴雨喷药预防。虽然此次早期落叶病是几十年来未遇到的情况,但广大枣农应总结经验教训,遇到阴雨天要及时喷杀菌剂预防此类病害的发生。

6、发病后及时治疗。防治方法是用农用链霉素1000万单位14克兑水80-1000公斤+扑海因1200倍(或枣病必克1000倍、抑菌星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喷雾防治。一般5天喷药1次,连续喷3次,注意几种药交替使用。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病原为类菌原体。地上和地下均可感病,该病主要通过嫁接和叶蝉传播。土壤干旱、瘠薄、肥水条件差、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树势弱发病重;盐碱地很少发病。发病后,枣树正常生理紊乱,内原激素平衡失调、叶片黄化、小枝丛生,冬季不枯不落,雌雄蕊有时变成小枝或小叶,果实畸形。根部发病,根蘖也呈丛状。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杜绝引进病苗。

(2)及早铲除病株,防止蔓延。

(3)对轻病树落叶前剪去疯枝,萌芽前进行环割,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用50%菌成800倍液。

(4)对轻病树可用以色列沃叶叶面肥1500倍喷雾,使内源激素保持生理平衡,通过生理途径防病。

枣树品种不同,其发病程度不同。梨枣、木枣和灵枣易感病,金丝枣、冬枣、灰枣和鸡心枣较易感病。

主要为害果实,引起烂果的提早落果。受害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成凹型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浸润水渍状,有疏散针刺状圆形褐色小点,果肉土黄松软,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外果皮暗红无光泽。病果个小、皱缩,味苦,不堪食用。

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果面摩擦造成的伤口侵入为害,害虫为害果实造成的伤口也可使细菌侵入。枣缩果病的发生与果实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果梗洼变红(红圈期)到1/3果实变红时(着色期),果肉含糖量18%以上、气温23~26℃时,该病进入发生盛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易流行暴发成灾。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枣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增强树势;科学喷洒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提高枣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该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枣果接近成熟时,遇阴雨天大面积发生。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注意通风,提高透光率,减少发病。

2、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以后每隔10-20天喷一次,直到采收,或从果实膨大期开始喷氨基酸钙800-1000倍液。

什么是枣缩果病?有哪些症状?怎样防治?

枣缩果病又称“束腰病”,北方枣区称为“烧茄子”病,重庆永川、四川眉山均有发生,北方枣区普遍发生。

(1)症状主要侵害果实。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清晰。随后病斑变为暗红色,无光泽。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有浅褐色条纹,排列整齐。剖开果皮,果肉呈浅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坏死组织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味苦。后病部转为暗褐色,病果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故称缩果病。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枣果提前脱落。

(2)病原欧氏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0.4~0.5微米×1微米。周生鞭毛1~3根,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3)病害循环及流行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果面摩擦造成的伤口侵入为害,害虫为害果实造成的伤口也可使细菌侵入。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果实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果梗洼变红(红圈期)到1/3果实变红时(着色期),果肉含糖量18%以上、气温23~26℃时,该病进入发生盛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最易流行暴发成灾。

枣树品种不同,其发病程度不同。梨枣、木枣和灵枣最易感病,金丝枣、冬枣、灰枣和鸡心枣较易感病。

(4)防治方法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②加强枣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增强树势;科学喷洒“天达2116”、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提高枣树自身的抗病能力。

③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防治适期。一般年份可在7月底或8月初喷洒1000倍果树专用“天达2116”+600倍氟派酸药液(或分别掺加1000倍百痢停、1000倍天达诺杀、150单位/毫升的卡那霉素等)后,每隔5~7天喷洒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喷药时可结合防治虫害加入1500~2000倍25%灭幼脲3号,或2000倍天达虫酰肼,或3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药液消灭虫害。枣缩果病又称“束腰病”,北方枣区称为“烧茄子”病,重庆永川、四川眉山均有发生,北方枣区普遍发生。(1)症状主要侵害果实。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清晰。随后病斑变为暗红色,无光泽。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有浅褐色条纹,排列整齐。剖开果皮。果肉呈浅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坏死组织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味苦。后病部转为暗褐色,病果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故称缩果病。果柄受害后呈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枣果提前脱落。(2)病原欧氏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大小0.4~0.5微米×1微米。周生鞭毛1-3根,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3)病害循环及流行病菌主要通过风雨传播,从果面摩擦造成的伤口侵入为害,害虫为害果实造成的伤口也可使细菌侵入。枣缩果病的发生与果实生育期密切相关。一般从果梗洼变红(红圈期)到1/3果实变红时(着色期),果肉含糖量18%以上、气温23~26℃时,该病进入发生盛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最易流行暴发成灾。枣树品种不同,其发病程度不同。梨枣、木枣和灵枣最易感病,金丝枣、冬枣、灰枣和鸡心枣较易感病。(4)防治方法①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②加强枣园管理,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料,增强树势;科学喷洒“天达2116”、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提高枣树自身的抗病能力。③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决定防治适期。一般年份可在7月底或8月初喷洒1000倍果树专用“天达2116”+600倍氟派酸药液(或分别掺加1000倍百痢停、1000倍天达诺杀、150单位/毫升的卡那霉素等)后,每隔5-7天喷洒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喷药时可结合防治虫害加入1500-2000倍25%灭幼脲3号,或2000倍天达虫酰肼,或3000倍2%天达阿维菌素药液消灭虫害。该病主要危害枣树的果实,引起果腐和提早脱落。受害病果先是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淡黄色晕环,边缘较清晰,逐渐扩大,成凹形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水渍状,浸泪型,疏布针刺状圆形褐点;果肉由淡绿转为黄色,松软萎缩,外果皮暗红无光泽;健果果柄绿色,病果柄褐色或黑褐色,对果柄进行解剖观察,病果果柄提前形成离层而早落;病果个小、皱缩、干瘦;病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味苦,不堪食用;果实发病后很容易脱落,病果的病斑越大越易脱落;同株发病率大果高于小果。

缩果病的病程从直观上可分为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5个时期,但脱落期相差很大,前期病果多在水渍期,中期多在着色半红期脱落,后期病果多在萎缩期末脱落。

采取早春枣园刮树皮、清除病残体,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

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

在枣树展叶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0.1%天达硼1次。一般年份可在7月底或8月初喷第1次药,每隔7~10d喷1次。

枣果采收前15~20d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药剂有链霉素70~140U/mL或卡那霉素140U/mL,75%百茵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在施用杀菌剂时可加入20%灭扫利2000倍、红色高氯等杀虫剂结合治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