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锈病和赤霉诺普信农药 治疗条锈病赤霉病的农药
条锈病与赤霉诺普信农药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认为条锈病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体主要是条锈菌,会对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药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而赤霉诺普信农药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药物。
赤霉诺普信农药的优点
赤霉诺普信农药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农药,其主要成分是赤霉素和诺菌素。赤霉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能力;而诺菌素则是一种抗菌素,能够杀死多种病原菌。赤霉诺普信农药不仅能有效防治条锈病,还能防治其他多种病害,如灰霉病、白粉病等。
赤霉诺普信农药的使用方法
赤霉诺普信农药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喷雾、浸种等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喷雾法:将赤霉诺普信农药稀释后,均匀喷洒在植株上,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2.浸种法:将种子放入赤霉诺普信农药溶液中浸泡2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即可。
条锈病防治的其他方法
除了使用赤霉诺普信农药外,还有其他一些防治条锈病的方法:
1.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减少病原体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清除病株:在发现患有条锈病的植株后,及时清除病株,避免病原体扩散。
3.增强植物免疫力:通过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方式,能够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一:条锈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回答:条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其主要危害是对作物造成损害,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问题二:除了赤霉诺普信农药外,还有哪些农药可以防治条锈病?
回答:除了赤霉诺普信农药外,还有多种农药可以防治条锈病,如三唑酮、氟吡呋喃等。
问题三:条锈病是如何传播的?
回答:条锈病主要通过风、虫、土壤等途径传播。
问题四:赤霉诺普信农药的使用量应该如何控制?
回答:赤霉诺普信农药的使用量应该根据作物种类、病害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控制,一般每公顷使用量不应超过150克。
问题五:条锈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回答:条锈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轮作、清除病株、增强植物免疫力等。
问答拓展:小麦已经得了赤霉病怎么治?
可施用苯甲·吡唑酯。苯甲·吡唑酯是由苯醚甲环唑袭羡和吡唑醚菌酯复配而成的一种广谱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为三唑类内吸性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三唑类杀菌剂中防治病害范围最广,最安全的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是目前防治病害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及耐雨水冲刷作用,对由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纲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主要特点
(1)杀菌谱广:苯甲·吡唑酯可有效防治早疫病、白粉病、霜霉病菌核病、黑星病、流胶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斑病、茎枯病、锈病、晚疫病、白腐病、黑痘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条锈病、赤霉病等100多种病害。
(2)防治彻底:苯甲·吡唑酯具有保护、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治病更加彻底,是目前最优秀的杀菌剂。
(3)内吸性好:苯甲·吡唑酯喷施后,能被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植株体内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可以杀灭植株各个部位发生的病害。
(4)渗透性强:苯甲·吡唑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喷施后,药剂能从叶面渗透到叶背面,将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彻底杀死,具有隔叶治病的效果。
(5)提高抗病性:苯甲·吡唑酯能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氨基酸拍汪拍及蛋白质的积累,提高作物对病菌的侵害抵抗力。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3、使用作物
可广泛用于小麦、玉米、棉花、水稻、马铃薯、花生、大豆、番茄、茄子、辣椒、草莓、豆角、黄瓜、西瓜、甜瓜、甘蓝、大葱、大蒜、苹果、梨、核桃、樱桃、桃树、猕猴桃、柑橘、荔枝、龙眼、番石榴、杨梅、杨桃等多种作物。
4、防治对象
可防治由子囊菌、陵早半知菌、担子菌、鞭毛菌等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斑病、斑点落叶病、根腐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叶斑病、黑胫病等上百种病害。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效果。
5、使用方法
(1)防治小麦、花生、玉米等作物的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赤霉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喷雾1至2次即可。
(2)防治黄瓜、西瓜、丝瓜、甜瓜等瓜类霜霉病、蔓枯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2000至3000倍液喷雾1至2次。
(3)防治柑橘、柚子、橙子等果树炭疽病、沙皮病、溃疡病、黄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1500至2500倍液喷雾1至2次。
问答拓展: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影响产量,怎样防治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技术?
小麦播种期是预防和控制小麦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省工、省时、省药,又能防治各种病虫害,效果显著。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主要对象是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苗、小麦鞘枯病、全蚀病、病毒病、黄矮病、丛生矮化病、烟粉虱等。防治措施如下: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针举高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做好品种的合理分配。营造防病的生态环境,精细整地,清除田间病残体和杂草。坚持增施腐熟的农家肥,科学平衡施肥。和雹采取足墒、适期晚播、精播、半精播等栽培措施,培育小麦壮苗,提高小麦自身抗病、抗逆能力。
土壤处理方面,在地下害虫和小麦蠓虫的重发区,每亩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黄酮乳油0.5-1公斤,加水2-3公斤,与20-25公斤细沙土混合。犁地前将毒土均匀撒在地上,随犁地翻入土中。对全蚀复发的地块,每亩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2-2.5公斤,拌15-20公斤细沙土,在犁地前唤答帆均匀撒在地上,随犁地中间翻入土中。
对于地下害虫普遍发生的地区,可使用40%甲胺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克,加水4~5公斤,拌入40~50公斤小麦种子。小麦的鞘枯病、烟粉虱和条锈病可以用2%的流苏,基于种子重量的0.1%到0.15%,或20%的三唑酮EC,基于种子重量的0.15%,或12.5%的鳄鱼(diconazole)),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2%。过量使用三唑酮和草铵膦会影响小麦的出苗和生长,应严格控制用量,避免植物毒性。对于小麦赤霉病,用2.5%西乐葆100毫升,加水1.5至2公斤,拌50至100公斤小麦种子,晾干后播种。对于小麦黄矮病和团粒矮化病,用75%甲拌磷EC100-150毫升,加水3-4公斤,与50公斤小麦种子混合,搅拌均匀,熬12小时后播种。在病虫害混杂的地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混合种衣剂。
对于地下害虫普遍发生的地区,可使用40%甲胺磷或50%辛硫磷乳油50克,加水4~5公斤,拌入40~50公斤小麦种子。小麦的鞘枯病、烟粉虱和条锈病可以用2%的流苏,基于种子重量的0.1%到0.15%,或20%的三唑酮EC,基于种子重量的0.15%,或12.5%的鳄鱼(diconazole)),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2%。过量使用三唑酮和草铵膦会影响小麦的出苗和生长,应严格控制用量,避免植物毒性。对于小麦赤霉病,用2.5%西乐葆100毫升,加水1.5至2公斤,拌50至100公斤小麦种子,晾干后播种。对于小麦黄矮病和团粒矮化病,用75%甲拌磷EC100-150毫升,加水3-4公斤,与50公斤小麦种子混合,搅拌均匀,熬12小时后播种。在病虫害混杂的地区,要大力推广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混合种衣剂。
问答拓展:小麦三防是指哪三防,小麦三防一喷打几遍
最近几年,小麦一喷三防受到很多农户的欢迎,一喷三防就是通过喷洒一次药,来防治小麦虫害,病害以及后期干热风,从而保证和提高小麦的产量。那么,小麦三防是指哪三防呢?小麦三防一喷打几遍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麦三防是指哪三防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病虫害也橡陵比较多。
为了科学防治好小麦病虫害,上世纪初我国小麦栽培专家就提出了“一喷三防”的概念。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指的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微肥、抗旱剂等)混配,一次施药可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敬码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
小麦三防一喷打几遍第一遍是在小麦返青后,小麦在经历整个越冬之后,容易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而这片药中的磷酸二氢钾以及云台素内酯可以促进小麦返青。
另外还可以预防纹枯病以及各种虫害。
这边药主要用吡虫啉加上戊唑醇加上磷酸二氢钾加上芸苔素。
第二遍药是在小麦抽梁稿戚穗扬花期,这个时期是小麦成穗儿的关键时期,出现的病害较多,比如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这一些的病害不及时防治,减产非常严重。
特别是今年,很多小麦种植区都已经发生了条锈病,而且有专家预测,在小麦扬花期会有连续的阴雨天,今年小麦赤霉病发病几率也非常高,赤霉病是可防不可治的,所以第2遍药可以着重预防一下条锈病以及赤霉病。
叶面肥常使用的磷酸二氢钾、硼肥以及云台素内酯可以促进小麦的有效成穗数,从而提高产量。
有些农户会说在小麦扬花期最好不要用药,因为它会影响小麦正常的开花授粉。
所以第二遍药可以在抽穗杨花初期使用,戊唑醇加上高效氯氟氰菊酯加上磷酸二氢钾加上芸苔素。
第三遍药,就是在小麦灌浆期,这个时期影响着小麦的千粒重以及产量,主要是为了防止干热风以及吸浆虫。
防止干热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磷酸二氢钾。
防止吸浆虫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第3遍药可以使用多菌灵加上吡虫啉加上磷酸二氢钾再加尿素。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