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当前价格
小麦当前价格
1.需求增加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制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饮食,小麦制品的消费量大幅上升,导致小麦需求量增加,价格自然也会上涨。
2.天气影响
天气是影响小麦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异常现象频繁出现,这对小麦的生长和收成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旱涝等极端天气,会导致小麦生产量大幅下降,进而导致价格的上涨。
3.政策影响
政策也会影响小麦价格。**的农业补贴政策、小麦进口政策等都会对小麦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需求增加、天气影响和政策影响。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小麦价格将会有所波动,但总体上呈现上涨趋势。
拓展百科知识:
1.小麦
小麦是一种世界性的粮食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种类较多,根据品质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软麦等多个品种。小麦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2.天气影响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上某一地区的大气气象现象,如气温、气压、湿度、降水等。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如旱涝等,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政策影响
政策是指国家、**或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指导方针。政策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农业领域来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参考来源:《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报告》拓展好文:理性看待近期小麦价格下跌
近段时期,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持续下跌,特别在3月中旬后,跌速加快跌幅加大。3月29日,主产区小麦平均收购价跌至每吨2920元左右,较年初下跌了约340元,为2024年2月份以来最低。小麦价格下跌原因是什么?对市场影响有多大?如何看待后期市场?
时段性供需失衡
从**看,当前阶段的市场供应主要包括托市小麦投放、各级储备轮换、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以及贸易商**等。
托市小麦投放自2024年4月下旬暂停后,于今年1月份恢复投放,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进行投放交易,即10万吨托市小麦和4万吨新疆临储小麦。尽管单次投放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但由于交易底价低,在满足区域内需求的同时,对小麦现货价格也造成明显牵制。
各级储备小麦轮换自2024年末陆续开展,在春节后呈“增量、扩面”趋势。仅3月份各级储备小麦轮出数量已超过200万吨,涉及区域不仅包括豫鲁苏皖等冬麦主产区,也包括多个销区省市。由于储备轮换数量较大且投放集中,价格随行就市,是近期压制市场行情的主要力量。
农户和基层粮点售粮进度加大也增加了市场供应。2024年小麦产量大,但由于农户囤粮惜售、企业收购谨慎,且未启动托市收购,至2024年年末,还有超三成商品小麦留存在农户及基层粮点手中,存粮数量远高于往年。春节后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加上农户普遍存在“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变现意愿增强。贸易商在春节后也面临较大售粮压力,有的是迫于偿还**,有的是**回款后转做其他农产品贸易,还有的是及早抛售止损。
从需求看,阶段性小麦的食用和饲用消费表现低迷。
春节后,很多制粉企业反映面粉**转差,多数销往饲料加工企业的制粉副产品也出现滞销现象。麸皮价格从年初的每吨2600元跌至目前的1960元左右,次粉价格也从2900元降至2740元。生猪存栏量下降,对饲料的消费减少,是导致麸皮、次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于制粉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收益多数依靠麸皮和次粉等加工副产品的**,当副产品价格大跌时,会影响企业开工的积极性。
饲用消费方面,一是可直接使用小麦的水产饲料消费正处淡季,肉禽饲料消费表现一般,生猪存栏下降,对饲料消费也随之减少;二是自从2024年2月份小麦价格一举超越玉米后,两者间价格始终保持较大差距,难以进行替代,近期小麦价格出现明显下跌,和华北地区玉米价差收窄到150元至200元区间,但是豆粕价格在近期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小麦饲用替代优势并不明显。
简而言之,供应集中上量,而消费并未为此做好准备,在价格走低时,市场心态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小麦价格下跌。
产业链受到影响
此轮小麦价格下跌对产业链影响明显。
对种粮农户来说,虽然企业挂牌收购价在每吨2920元左右,但基层收购价已降至2840元至2880元之间,相比去年新粮上市时低约150元。
对于存粮待涨的贸易商来说,目前的行情也不太友好。比如,某贸易商在2024年6月份按照每吨3060元的价格收进并存储小麦,加上资金成本、仓储、损耗等费用,到今年3月份,小麦在库综合成本不低于每吨3240元,而要送到附近加工企业,运费和磅损还要再加最少30元。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按照每吨2920元的挂牌价收购,则送粮的贸易商吨亏损达350元。
加工企业尽管可以通过下调小麦收购价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依旧面临一些问题。以华北地区某普通中型制粉企业为例,按照当前市场上30粉每吨3400元、麸皮1960元及其他所生产的各类型面粉价格测算,该粉厂加工1吨面粉要亏损约110元。对于部分领先型企业及专用粉企业来说,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
对于国有储备系统来说,由于储备轮换自负盈亏,不断下行的现货行情也让轮换难度加大。一方面,下游消费不畅导致小麦下跌,会减缓储备小麦轮出效率,为按期完成轮出任务,随行就市下调轮出价格成为必要选项,而此举又会带动市场产生进一步的负反馈。另一方面,为确保后期小麦轮入的数量、等级和价格,一些国有储备系统会和当地企业签订双向购销协议,双方约定当前轮出和后期轮入之间的价差,企业在新麦上市后按协议约定向国储库提供新小麦作为轮入。但在当前陈小麦价格已经低于去年新麦开秤价格的背景下,如果今年新粮上市后,农户还和去年一样惜售,相关国有储备库和承担轮入任务的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履约风险。
价格回升空间小
如何应对市场变化,需要对后期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研判。
市场供应层面,根据去年小麦产量、商品量和收购情况,扣减预估的制粉消费和饲用消费,粗略估算当前社会面可供**的余粮在2200万吨至2500万吨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可供投放的托市小麦、正在开展的轮换小麦。小麦进口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据海关数据,1月至2月共进口小麦302万吨,同比增加38%。在今年接新之前,国内主产区的小麦依旧保持充裕态势。
消费层面,从当前到新麦上市,小麦食用消费或呈现存量萎缩、增量缺乏的态势,反映在市场上,则是制粉企业开机率维持较低水平。小麦的饲用消费或渐有起色,这主要得益于小麦和玉米间价差正逐步收窄。对于规模化养殖企业来说,所需的玉米价格相对**,预计在新麦上市前,华北地区品质较好的饲用玉米不会低于每吨2760元,如果后期小麦价格落入每吨2860元以内,两者间不高于100元的价差或将打开小麦的替代窗口。豆粕价格是否继续下跌,也会影响到小麦的替代进程。
市场预期变化也会干扰小麦价格走势。去年三四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有很大程度是因为俄乌局势导致的国际粮价飙升,一些农产品出口国暂停粮食出口,以及对国内产区冬小麦生长形势的担忧。从目前情况看,国际上,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继续延长60天,美联储激进加息使得美欧部分银行的风险陆续暴露,一些小麦主产国丰收预期等多重因素,让CBOT小麦价格承压运行。在国内,当前冬小麦长势良好墒情适宜,宏观经济运行形势保持稳健,这些都给予市场偏宽松的预期。
综上,预计接新前,国内小麦价格回升、上涨的空间很难出现,但也不会出现类似二三月份那样的跌幅,价格大概率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市场购销回归理性,盲目操作情况减少。预计到5月中旬,陈小麦价格或维持在每吨2820元至2900元,新小麦上市初期价格或在2760元至2800元区间。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