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锈病病的主要症状 海棠锈病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海棠锈病病的主要症状
海棠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病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海棠锈病病。这种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会变成橙色、红色或棕色,同时叶片会出现褶皱、干枯等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病害会扩散到整个植株,导致植株死亡。
海棠锈病病的成因
海棠锈病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养分不足等原因导致。另外,如果植株生长在密集的环境中,也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海棠锈病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海棠锈病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通风
保持环境通风,避免植株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水肥管理
给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控制浇水的量,避免过度浇水,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3.叶片清洁
定期清洗植株叶片,避免叶面积聚积,减少病害的发生。
4.防治药剂
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有效的防治药剂进行治疗,以减少病害的扩散。
相关问题:
1.海棠锈病病的发病季节是什么时候?
海棠锈病病的发病季节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湿度较高,容易滋生真菌。
2.海棠锈病病的治疗周期是多久?
海棠锈病病的治疗周期因病情而异,通常需要连续治疗2-3周左右,才能彻底治愈病害。
3.海棠锈病病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常用的防治药剂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但是使用药剂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导致植株中毒。
4.海棠锈病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除了上述提到的措施外,还可以选择在种植海棠时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定期修剪植株,保持植株健康等。
5.海棠锈病病的症状与其他病害有何区别?
海棠锈病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会变成橙色、红色或棕色,同时叶片会出现褶皱、干枯等现象。与其他病害相比,症状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诊断。
问答拓展:贴梗海棠锈病是什么?
贴梗海棠锈病又称苹—桧锈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该病严重时,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病叶焦黄,提早落叶,造成枯枝死杈念宏明,果实畸形。
症状
该病是1种转主寄生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嫩梢与果实。海棠叶片感病后,叶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以后扩大成中间橙***边缘红色的圆斑,6月份病斑出现略呈轮状的黑点,即性孢子器。后期叶背形成黄白色隆起,其上长有许多***毛状物,即锈孢子器(彩版四十六,254)。
锈孢子转主寄生于桧柏树上,嫩枝感病部位肿起呈灰褐色豆粒状小瘤,表面光滑。翌年春季逐渐膨大,表面粗糙,棕褐色。
病原
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yamadaMiyabe)和梨胶锈菌(G.haraeanumSyd.)。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单胞,黄褐色,略带瘤状突起。冬孢子椭圆形,双胞,黄褐色,有长柄。小孢子卵形,单胞,无色。无夏孢子。该菌为害西府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香果、苹果、梨、白海棠、红海棠等,还为害翠柏、铅笔柏、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柏等。
发病特点
以菌瘿在柏树上越冬。翌年4月,菌瘿吸水膨胀出现舌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形仔告成的参考物候期是:柳树发芽,山桃开花,杨树吐花序。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由风传播到贴梗海棠、苹果等叶片或嫩梢上,从表皮直接萌发侵入,潜育期约10天,后在叶面形成性孢子器,由昆虫或雨水传播到异性性子器,再经30天左右,在叶背形成锈绝尺孢子器。7月中旬出现锈孢子,8~9月锈孢子成熟,由气流传到桧柏上,以菌瘿越冬。此菌无夏孢子,故1年内只侵染1次。春雨多、气温适宜时发病严重。冬孢子萌发适温为17~20℃,锈孢子萌发最适温为27℃。有两种寄主在一起,有病原,4~5月份雨水多,是该病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
(1)远离桧柏种植地。在规划设计和栽植上,不要将海棠、苹果与桧柏种在一起,避免转主寄生。
(2)药剂防治。注意保护贴梗海棠树,在春雨(降4毫米以上雨)后喷施25%三唑酮乳剂1500~2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
问答拓展:海棠树的树叶上有这种***的斑,请问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是得了海棠锈病;春季当针叶树上的菌瘿开列,即柳树发芽卜郑缺、桃树开花时,降雨量为4-10mm时,应立即往针叶树上喷洒药剂:1:2:100的波尔多液;波美0.5-0.8度的石硫合剂;
避免将海棠、松柏种在一起,园林风景区内,注意海棠种植区周围,尽量避免种植桧柏等转主植物,减少发病。
扩展资料
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一些乔化特征明显丛陆的、长势较旺的品种。如北美海棠中的白兰地、红衣主教、亚当等,地方品种如西府海棠。
2、定植
定植园一般多选择排灌条件较好的沙质壤土为宜。乔化栽培选用的株行距比常规栽培方式要大,一年生苗多用2m×1.5m或2m×2m,栽植时间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均可,选择1.5m以上优质壮苗,保持完整的根系,表土填穴浇透水后定植。一般大苗要带土球。
3、栽后管理
主要加强土肥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翻耕防土壤板结。在行间可适当种植矮杆豆科作物抑制杂草。乔化栽培施肥量方法:3~7月施复合肥每株1~1.5kg,9~10月每亩施土杂肥等有机肥3t。
水分管理尤为重要,它对苗木成活、植株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及时浇水、排水,要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4、修剪
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夏季要及时除萌蘖、剪除过密枝、病虫枝、竞争枝、重叠枝等,促进树冠早成形。
参考资料来源:百型辩度百科-海棠树
问答拓展:绚丽海棠锈病怎样处理
又名苹一桧锈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在北京主要为害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三叶海棠、西府海棠、苹果及桧柏等。在海棠、苹果与桧柏种在一起的公园、绿地、苗圃以及机关单位庭院内,此病常有发生,严重时一片海棠叶上病斑多达上百个,病叶焦黄早落。
笑碧 受害严重的桧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黄,小枝干碰肆举枯,甚至整株死亡。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病菌夏季为害海棠叶片感病后,初期症状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表面为橙***油状斑。一进6月病斑上生出略呈轮状的黑点,即性孢子器。后期背面生出***须状物,即锈孢子器,内产生锈孢子。
秋冬季为害桧柏,嫩枝感病部位肿起呈、灰褐色豆状的小瘤,初期表面光滑,后膨大,表面粗糙,呈棕褐色,直径0.5~1.0厘米,春季遇雨破裂,膨胀为橙***花朵状。
病菌在桧柏上过冬,在北京次年3月下旬冬孢子形成,4月上旬遇雨开始产生小孢子,主要借风传播,侵染海棠,6月上旬基本停止侵染,7月中旬产生锈孢子,秋季借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过冬。两种寄主在一起,有病原,4~5月份雨水多,雹雹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如下:
在园林设计和栽植上,不将海棠苹果与松柏种在一起。
于3月下旬冬孢子成熟时,往桧柏上喷布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小孢子。于4、5月小孢子开始侵染海棠初期,尤其是降4毫米以上的雨后,立即往海棠叶上喷1800~2000倍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