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戉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怎么样
戊唑醇在防治病害时,效果比较慢,一般需要3-5天才能锁住病斑。因为它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很多病原菌的抗药性还不是很强,加之对于发生初期的病害有不错的防控效果,所以在很多作物上,往往使用戊唑醇进行防病!
戊唑醇的应用技术
戊唑醇在农业生产中很常见,主要的类型有6%的戊唑醇种衣悬浮剂、25%的戊唑醇乳油、43%的戊唑醇悬浮剂、80%的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种类非常的齐全,可以用来拌种喷雾!
在农业生产中,戊唑醇登记的方向主要有小麦的白粉病、锈病等;水稻的稻曲病、纹枯病;苹果的斑点落叶病;苦瓜、枸杞等作物的白粉病等。
在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赤霉病时,一般推荐种植户使用430g/升的戊唑醇悬浮剂20-25ml一亩地;防治苹果的斑点落叶病,一般推荐使用80%的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喷雾;防治水稻的稻曲病、纹枯病推荐使用43%的戊唑醇悬浮剂15-20ml一亩地;60g/升的戊唑醇种衣悬浮剂用于小麦拌种,一般建议每100公斤种子用60ml左右的药剂!
戊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戊唑醇有不错的防病以及治病效果,它的混配性和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咱们在使用时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具体有以下几点:
1)戊唑醇除了防病治病,还有一定的抑制生长的作用。戊唑醇喷施到作物上以后,能够抑制赤霉素的产生,使得细胞分裂减慢,生长过程延缓。不过戊唑醇的控旺效果,在三唑类杀菌剂中还是比较缓的,只要不在作物的敏感时期使用,问题不是很大!以下几个时期要注意:
使用戊唑醇时,对于一些果实拉长型的作物,比如长豆角等,要慎用!豆角的果实对戊唑醇还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在它伸长的时期使用,可能会抑制它的拉长,导致豆角果实短小,影响品质产量。不过控制好用量,还是可以使用的,具体用量要根据豆角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最好有农技人员的指导!使用戊唑醇时,对于处于苗期的作物要慎用。处于苗期的作物,体内生长素合成旺盛,这样才能够快速生长,但是戊唑醇可能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影响这一过程。所以这里建议种植户,在苗期使用戊唑醇,一定要把握好用量,不同作物对戊唑醇的敏感度不同,最好有农技人员的指导!对处于花芽分化关键时期的作物,也要慎用戊唑醇!尤其是在花芽分化时期,遇到低温或者光照不足等情况,更要注意控制戊唑醇的用量和使用次数,因为这种极端环境,使得光合作用效率下降,加之戊唑醇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农作物授粉不良等情况出现!
2)当戊唑醇用于拌种时,一定要选好剂型以及用量。目前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6%的戊唑醇种衣悬浮剂拌种,安全性高!拌种小麦用量60-80ml/100kg种子;拌种玉米防治丝黑穗病用量150-200ml/100kg种子!另外,戊唑醇拌种以后出苗会延迟,所以对于一些晚播的小麦,建议最好不要使用戊唑醇拌种!3)戊唑醇尽管有一定的控旺作用,但是它的控旺效果很一般,在三唑类药剂中,他的效果远差于氟环唑、丙环唑!如果真的需要控旺,建议不用戊唑醇(旺长趋势不明显,可以考虑使用,但注意用量),应该选择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4)戊唑醇对真菌类病害效果好,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真菌病害都有很好的效果。它主要在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等病原菌表现效果良好,但是针对霜霉菌、疫霉菌等几乎没有效果!5)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使用戊唑醇,我建议种植户尽量选择戊唑醇的复配制剂,比如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戊唑醇.咪鲜胺、戊唑醇.嘧菌酯等!把这些不同的成分同戊唑醇搭配使用,使得药效明显提升,而且降低了病原菌对戊唑醇抗性的产生几率!最重要一点,安全性也大大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戊唑醇抑制生长的风险!
戊唑醇在农业生产中价格低廉,防病效果好,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但是我建议咱们种植户在使用戊唑醇前,还是先了解好戊唑醇的性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使用,这样才能规避风险,获得最大的效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