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有黄锈病用啥药治
小麦有黄锈病用啥药治?——浅谈小麦黄锈病的防治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害,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黄锈病。黄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它会在小麦的叶片和茎上形成***的锈斑,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减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小麦死亡。那么,小麦有黄锈病用啥药治呢?
一、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化学药剂是防治小麦黄锈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三唑酮、氧化乐果、多菌灵等。这些药剂具有防治效果快、杀菌范围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容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等。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该注意药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方法,它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天敌来控制小麦黄锈病的发生。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拮抗菌、线虫、寄生菌等。这些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具有防治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而且还能够提高小麦的免疫力,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
三、农业措施防治
除了化学药剂和生物防治,还有一些农业措施也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黄锈病。比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气,增加植物的光照和营养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小麦叶片上的湿度,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四、小麦黄锈病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抗小麦黄锈病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合理施肥。适当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但是过量施肥会导致小麦生长过旺,反而容易受到病害的侵害。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田间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4.加强管理。加强对小麦的管理,保持田间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五、
小麦黄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着严重的影响。为了防治小麦黄锈病,我们可以采取化学药剂、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手段。同时,我们也应该从预防的角度出发,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尽可能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关问题:
1.小麦黄锈病的发病原理是什么?
小麦黄锈病的发病原理是真菌感染导致的。真菌侵入小麦叶片和茎部,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养分和水分,繁殖生长,形成***的锈斑。
2.小麦黄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小麦黄锈病的症状是在小麦叶片和茎上形成***的锈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小麦死亡。
3.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防治等。
4.小麦黄锈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小麦黄锈病的预防方法有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等。
5.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
小麦黄锈病的防治效果因防治措施的不同而异。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较快,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防治效果较为温和,但需要长期坚持。
相关拓展: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防治最好
防治小麦锈病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
1、三唑酮
在为小麦防治锈病的时候,目前使用最多的药剂就是三唑酮。在小麦锈病的发病初期合理的喷施三唑酮,并均匀的喷洒效果会更好。
2、烯唑醇
烯唑醇也可以防止小麦锈病,我们可以在它的发病初期为它喷施12.5%的烯唑醇2000倍液。在种植过程中应该合理地为它喷施,注意不要漏施,如果防治效果不好的话,应该及时为它喷施第二次。
3、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保护和治疗兼具的杀菌剂,可以被根,茎,叶等部分吸收。对于预防小麦锈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锈病农业防治方法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樱斗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脊正磨。
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
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清姿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问:小麦锈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三唑酮类、丙环唑类、腈菌小麦锈病唑类、烯唑醇类、戊唑醇类农药是目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药剂。
如果小麦在扬花期出现锈病,也不能不管,不得不打药时,尽量在下午进行打药,避开小麦的授粉期,也要避开中午的高温时间,药剂尽量选择复配药剂,这样安全性和效果都会更好一些。
小麦锈病一定要综合防治,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锈病没察空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防控策略从依赖化学防治向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转变,防控方式由传统的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转变。
农业防治
1、播种地块选择及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坡小、冬季积雪稳定、麦苗能安全越冬的地块,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前作为水稻、油菜、豆类、绿肥等。
根据测土配方,在翻地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千克,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耕翻,耕翻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适墒期内用轻型耕机或用畜力耙细保墒、整平地块,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做到土壤细碎,无漏耙现象,为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没拆具有抗性的小麦良种,如云麦2号、3号、39号、55号枯瞎、56号;临麦6号、15号、16号;宜麦1号、2号等系列品种。推广小麦良种的同时,建立小麦种子田,防止抗病品种混杂和丧失抗性,并做好品种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化。
3、适期晚播:播种越早,病菌侵染的机会越多,越冬菌源量越大,发病就越早、越重。在适播期内,在保墒的前提下,要适当晚播。
4、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避免偏施氮肥和过晚施肥,造成贪青晚熟。
5、消灭田间菌源:在冬小麦越冬返青时,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叶和发病中心,彻底铲除,防止传播蔓延。
小麦自生苗是小麦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三种锈病的主要越夏寄主,结合田间管理铲除自生麦苗和麦收后及时深翻消灭麦田中自生麦苗,以减少小麦锈病大量的越夏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减轻小麦锈病为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