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叶锈病是啥证伏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02 次
小麦叶锈病是啥证伏

小麦叶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业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的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本文将从小麦叶锈病的病因、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农业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小麦叶锈病的病因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引起的病害。该病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和工具传播。小麦叶锈菌主要寄生在小麦的叶片上,繁殖期一般为春季至初夏。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小麦叶锈病易发生。

二、小麦叶锈病的症状

小麦叶锈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整个叶片变成***或橙色。受感染的小麦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甚至导致死亡。

三、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小麦时,应选择抗病品种,这是预防小麦叶锈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积水,保持田间通风,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降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率。

3.使用化学药剂。在小麦叶锈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小麦叶锈病相关问题拓展


问题一:小麦叶锈病有哪些危害?

小麦叶锈病会导致小麦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减少,甚至导致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问题二:小麦叶锈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小麦叶锈病主要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易发生。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土壤缺乏养分等也会增加小麦叶锈病的发生率。

问题三:如何预防小麦叶锈病?

种植小麦时应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增加阳光照射,有助于降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率。

问题四:小麦叶锈病的化学防治方法有哪些?

在小麦叶锈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问题五:小麦叶锈病对人体有影响吗?

小麦叶锈病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要注意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相关拓展:

问:小麦叶锈病叶锈病有什么症状?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
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
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
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埋扰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
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
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
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胡腊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加入25克“天裤液滑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

问:请问老师,小麦锈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
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友州冬孢子堆,蠢桥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带告猛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抗病品种合理布局。
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喷打一遍过后,如不理想,隔5-7天,继续喷施,严重的地块喷施3遍或以上即可
谢谢好评!

问: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

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什么时期是高发期:云南省小麦叶锈病在2月中下旬是高发期。叶锈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0℃。造成叶锈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当地越冬菌量、春季气温和降雨量以及小麦品种的抗感性。小麦秆锈病秆锈菌以夏孢子传播,夏孢子萌发侵入温度要求为3—31℃,最适18--22℃。小麦秆锈病可在南方麦区不间断发生,这些地区是主要越冬区。主要分布区域:条锈病: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河南、云南、青海冬麦区菌源逐步向北传播,由南向北造成为害,所以大多数地区秆锈病流行都是由外来菌源所致。除大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叶锈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小麦叶锈病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发生在西
南、华北、西北、东北麦区。对小麦造成的影响与条锈病基本相同,发生更为普遍。
(1)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但也能侵害叶鞘,很少发生
在茎秆或穗部。发病初期,受害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一般在叶片正面不规则散生,极少能穿透叶片,待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后期在叶片背面和叶鞘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
小麦叶锈病于小麦收获后就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冬麦播种出
土后叶锈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冬小麦麦苗上。播种较早的由于气温较高,利于叶锈病的生长,因而受害小麦发病重。播种较晚,叶锈菌侵入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不能形成夏孢子堆,就以菌丝潜伏在麦叶内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在锈病易发区,不宜过早播种;及时排、灌
水,降低麦田湿度,抑制病菌夏孢子萌发,清除落粒自生苗,消灭当地越夏菌源。
②药剂拌种:用96%天达恶霉灵2克加“天达2116”浸拌种型
25克(1袋),兑水2-3千克,均匀喷拌麦种50千克,晾干后播种,随拌随播,切勿闷种。可兼防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和腥黑穗病等。
③喷药防治: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条锈病病叶率达到1%左右
时,开始喷药。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5-60克,加水20-30千克喷雾,可防治条锈病和叶锈病,防治秆锈病每亩用药量应增加到110克。在喷洒粉锈宁或三唑酮时每15千克加入25克“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可明显提高防病效果,兼治白粉病、赤霉病,同时可增加小麦抗“倒春寒”、抗倒伏、抗干热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