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62 次
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

生姜种植技术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和中药材,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非常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姜的产量和质量呢?以下将从生姜的选种、土壤肥力、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选种

生姜的选种非常重要,只有选用良种,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选种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生长旺盛,株型健壮;
  • 抗病虫害能力强;
  • 生产性状好,产量高,品质良好;
  • 适应性强,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

生姜的土壤肥力是影响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生姜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3%以上。

在肥料的使用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生姜的需要进行施肥。一般来说,生姜的生长期需要施肥2-3次,分别是栽种前、萌芽后、生长中期。施肥的量和种类也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和生姜的需要进行调整。

种植方法

生姜的种植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育苗、定植和管理。以下是具体的步骤:

  • 育苗:在3-4月份,选用生姜的嫩芽或嫩茎,进行浸泡、消毒、晾干等处理后,放入育苗盘中,放置在温暖、通风、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发芽。
  • 定植:在6-7月份,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苗期移栽到田地中。在选择田地时,应选择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土地。
  • 管理:定植后,应及时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病虫害防治

生姜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异色螟、蚜虫等。为了防治病虫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 选择抗病虫害强的品种;
  •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卫生;
  • 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治措施。

拓展百科知识

  • 白粉病:是生姜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真菌引起,会使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生姜的生长和产量。
  • 炭疽病:也是生姜的常见病害,由炭疽菌引起,会使生姜的叶片、茎部出现黑色病斑,导致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 异色螟:是生姜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为害,其幼虫会在生姜的茎中挖洞,导致生姜的茎部出现腐烂。

参考来源: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2.《现代农业技术》

相关问答拓展:

1、种植生姜的全过程?

1.

生姜种植要选择地势高的地块,土壤层要深厚、肥沃,并且要含丰富的有机质。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施底肥后进行深耕土地,让土壤和肥料均匀的混合,保证土壤的肥力。

2.

在选择姜种的时候,要挑选生长健康、无病害、无腐烂和无变质的,大小也要适合,上面还要带2个姜芽。若姜种个头较大的话,可以将其切开,不过要使用石灰涂抹伤口进行消毒。

3.

把生姜种催芽处理,要把生姜先晾晒2天,接着使用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再把它堆放到湿润的沙子上。盖上一层塑料薄膜,放在温暖的地方,5-7天即可发芽。

4.

进行种植时,一般是用穴播或条播法,种植时应该让姜芽向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出芽。种植后盖上2公分厚的土,再覆盖上稻草进行保温。当生姜幼苗长到20厘米,并且有2个分枝的时候,可以追施硫酸铵。

2、姜的种植技术?

晒种

把选好的整块姜种,于晴天单层铺放在背风、向阳、干燥、暖和的地方晒种。每天上午8~9时铺开,下午4~5时收回。第二天再晒时中午将姜种翻个,连续晒3~5天,姜种外皮发干、发白、略有皱纹,表示已经晒好。

催芽

晒完种后进行催芽。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尽快萌发,出苗快而整齐,因而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无论何种催芽方法,都须先将种姜进行预温,即在最后一天晒姜时,于下午趁热将种姜选好收回,置于室内堆放3~4天,下垫干草,上盖草帘,温度保持11℃~16℃,促进种姜内养分转化分解,随即移至催芽场所进行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阳畦催芽。阳畦要挖在向阳背风处,东西走向,深60厘米,宽1~1.2米,长度视姜种多少而定。床底铺10厘米厚的麦秸。将姜种一个挨一个、芽眼向上摆在麦秸上,再铺一层15厘米厚的潮麦秸,畦口用塑料薄膜盖严,晚上盖草苫。催芽期间,开始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然后逐渐升高到28℃,最高不能超过30℃;湿度应保持在75%~80%。经7~8天,当姜芽萌动膨大时开始放风,逐渐降温到20℃,这样在变温情况下催出的幼芽肥大、健壮。经20~25天,当姜芽0.5厘米长时即可播种。二是温室催芽。把晒好的姜种参照上述方法在温室堆好后,上面同样盖塑料薄膜,湿度、温度控制同阳畦,约20天姜芽可以出齐。

掰块

姜芽出齐后,首先选整块,然后选芽掰块。一定要选用肥姜,禁用瘦姜。0.5公斤重的整块姜,掰10~12块为宜,每块只留1个壮芽。一般谷雨后立夏前,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栽植。

3、生姜怎么种?

步骤/方式1

处理姜种:生姜可用姜块种植,挑选饱满、充实、无病虫害的姜种,最好选择发芽的姜种。如果姜种没有发芽的话,可以将姜块浸泡到清水中等待发芽。将姜种切成若干小块,保证每个姜块上有小芽,这样能利于种植成活。

步骤/方式2

准备土壤:种姜需要选用合适的土壤,可用肥沃、疏松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一定避免种植在黏重、板结、不透气的土壤中。将土壤整平。

步骤/方式3

进行种植:在种植土壤中挖出浅沟,将姜块埋到浅沟中,覆盖上一层细土,浇入适量的清水,保持好土壤湿润。维持温暖的生长环境,将温度保持在15℃左右,等待生姜发芽出苗。

拓展好文:手把手教你种生姜!掌握两个关键技术,每亩稳定创收上万元

  生姜是喜温暖、耐阴湿、怕高热的植物,具有健胃、祛寒、发汗的功效。生姜的食用部分主要为根茎,除了用作调味之外,还拥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生姜具有特殊的辣味和香味,可以调味添香,能够生食、熟食,可以腌渍、盐渍、醋渍,甚至能够加工成姜汁、姜粉、姜酒、姜干。生姜作为药用,可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生姜作为1年生的作物栽培,可栽种地域很广,栽种面积也是逐年增加,而在现代农业中,采用配套栽培技术,可以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今天,农学博士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

  关于生姜种植时间,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而决定。只有因地制宜的确定种植时间,才可以保证种出的生姜又好又多。在北方地区,当地温稳定在16度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播种,以清明至谷雨时节为种植生姜的最佳时期。

  1、选地整地

  在种植生姜的时候,我们应该选用排灌条件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pH值以5-7最为适宜。生姜不适合连作,也不能用种过芋头、红薯、茄子、烟叶、马铃薯等易引起病害的地来栽培生姜,但可以与水稻、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需要深翻、晒垡,耕翻的深度要达到25-30厘米,并耙实、耙透、耙细,以便使土壤达到无明暗坷垃,上松下实,并形成疏松有利根系生长的种植环境,做到土平如镜、土细如面。由于大姜既怕旱又怕涝,所以整地时要做好地块的排灌系统。

  2、选好种姜及种姜处理

  我们应该选择无病虫害、色泽金黄、肥大饱满、不干裂、无机械损伤、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未受冻、健康的、有1-2个壮芽的白水小黄姜作为种姜使用。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晒种2-3天,以减少水分,并杀死病菌。随后利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000倍液浸种10-15分钟,捞出凉干,以便于种植时进行运输。严禁从病姜地区引种,以防止病菌传入,从而降低生姜的产量与品质。

  3、播种

  每亩姜地用种量在300公斤左右。为了将来培土和起姜方便,东西垄的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垄的姜芽一律向西。在放好姜块之后,需要用手扒下部分湿土,以便盖住姜芽,防止强光灼伤,覆土厚度以姜芽上1扁指厚,姜母上2扁指厚最为适宜,如果覆土过薄,就会出现青头姜;但如果过厚则会窝芽。株距应该以姜芽为准,一般23-26厘米。在播种完成后,需要及时喷撒除草剂,一般用地乐安和割地草复配,均匀喷撒。喷撒后及时起拱扣膜,拱架距离45厘米,薄膜一般采用宽90厘米、厚0.008毫米的规格。栽植密度是由土壤肥力决定,肥沃田块适宜栽植6000-6500株,贫瘠地块7000-8000株。

  4、追肥培土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应该做到少量多次,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在生姜的苗期,主要以轻、淡肥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第一次追肥在6月份,待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一次“小追肥”,又称“壮苗肥”,每亩土地施用**素10-15公斤,以浇施最为适宜。立秋前后,天气逐渐转冻,日夜温差变大,这是姜块膨大的黄金阶段。此时,生姜植株一般有4-5个杈,应该进行第二次的“大追肥”,又称“转折肥”或“壮姜肥”,一般一亩地用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并掌握在雨前或早、晚散施,并进行中耕覆土。生姜的根茎生长需要黑暗、湿润的环境条件,因此需要多次培土,最多培土可以达到4-5次,培土总高度以20-30厘米为宜,尽量不将根茎露出地面,确保质量。

  5、灌溉排水

  在生姜种植后,我们需要保持土壤较干,以利土温回升。如果遇到久旱不雨的天气,影响出苗,也要适量浇水。在出苗以后,需要保持畦面干干湿湿,但不适宜多浇。在雨季来临后,要及时清沟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使根系不受涝而免遭腐烂。拆去阴棚或遮阴物以后,正是姜株分枝和姜块膨大的关键时期,应该早晚勤浇凉水,以促进分枝和膨大。正式采收前的1个月左右,应根据天气情况减少浇水,以促使姜块充分老熟。

  6、病虫害防治

  (1)姜腐烂病(姜瘟)

  如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硫酸链霉素2000-3000倍液灌根,每窝灌药液0.5-1升。在姜瘟发生前期,我们可以用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80%代森锌800倍液喷雾或灌根,每一周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在病株窝内及其四周撒施石灰进行消毒。

  (2)姜炭疽病

  在炭疽病多发期到来之前,可以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叶面喷施预防;在发病初期,推荐施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乳油800-1000倍液,间隔5-7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即可。

  (3)姜斑点病

  在病害发病初期,及时喷施修宁500倍或龙克菌800倍液,7-10天喷洒1次,连喷2-3次。

  (4)姜螟

  针对姜螟,我们可以叶面喷施甲维盐1500倍加新买灵2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次即可。

  7、及时采收

  大田收获嫩姜一般在8月初采收,老姜的最佳收获时期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植株地上部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进行采收。种姜在6月中下旬,植株还有4-5张叶片时进行采收。在采收前的3-4天需灌水,以便收获后姜块带有潮湿的泥土,便于贮存。在采收时留茎秆2-3厘米,随收随入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