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前的别名 白前的别名叫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174 次
相关拓展:
白前(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释义:
白前(拉丁学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Mazz.,别名:芫花叶白前),萝藦科鹅绒藤属直立矮灌木。它在中国江南、西南分布广泛。
其高达50厘米,茎具二列柔毛;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伞形聚伞花序腋内或腋间生,比叶为短,花萼5深裂;花冠**、辐状,柱头扁平;蓇葖单生,纺锤形;种子扁平,种毛白色绢质,花期5-11月,果期7-11月。它生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及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
问:白前的介绍
白前,别名:芫花叶白前、石蓝、嗽药、水竹消、溪瓢羹、消结草,拉丁学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直立矮灌木,高达50厘米;茎具二列柔毛,叶**,长圆形或长圆枝余状披猛州滚针形。入药功效:辛、苦,微温。降气化痰,止咳。生迹大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及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在中国江南、西南分布广泛。
问:有人知道这种中药叫什么名字吗?非常感谢
具有降气,消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中文学名
白前
别称
鹅管白前、竹叶白前、石蓝、嗽药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根茎和根。
性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
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相关芹茄配伍
治久嗽兼唾血:白前三两,桑白皮、桔梗各二两,甘草(炙)一两。上四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半大升,空腹顿服。若重者,十数剂。忌猪肉、海藻、菘菜。(《近效方》)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阴虚火旺、肺肾气虚咳嗽者慎服。
炮制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
1、白前: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2、蜜白前:取净白前,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
生理特性
1、柳叶白前: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匍匐。茎直立,单察告一,下部木质化。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3~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下部的叶较短而宽;顶端的叶渐短而狭。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8~15毫米,中部以上着生多数小苞片;花萼绿色,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冠紫色,5深裂,裂片线形,长约5毫米,基部短筒状;副花冠5,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较蕊柱短;雄蕊5,与雌蕊合成蕊柱,花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2心皮几乎分离,花柱2,在顶端连嫌没察合成一平盘状的柱头。蓇葖果角状,长约7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6月。果期10月。
2、芜花叶白前: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根茎匍匐,节上簇生多数须根。茎直立,幼枝被棕色毛茸,老枝往往残留一部分毛茸。叶对生,几无柄;叶片椭圆形,长2.5~5厘米,宽0.8~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状花序腋生;花萼黄绿色,近于全裂,裂片卵形;花冠黄白色,深5裂,裂片卵圆形;副花冠5,黄绿色,肉质瘤状,上部围绕于蕊柱顶端,与蕊柱几等长;雄蕊5,药覆盖蕊柱先端;子房上位,由2个几乎分离的心皮组成,两花柱顶端连合而成肥厚平盘状柱头。蓇葖果1~2个,狭长卵形,长约4.5厘米。种子多数,顶端具白色细绒毛。花期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均生长于溪滩、江边砂碛处,以至半浸于水中。
问:一种叫baiqian植物。。只知道读音
白前,别名:芫花叶白前、石蓝、嗽药、水竹消、溪瓢羹、消结草,拉丁学名:Cynanchum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直立矮灌木,高达50厘米;茎具二列柔毛,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入药功效:辛、苦,微温。降气化痰,止咳。生长于海拔100-300米的江边河岸及沙石间,也有在路边丘陵地区。在中国江南、西南分布广泛。问:白前有什么功效?
白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一般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白前,但是白前毕竟不是一种食材,但是白前其实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材,一般主要用于各种化痰止咳的药物当中,因为白前有很好的化痰作用。那么,一般白前有哪些具体的功效作用呢?1、别名异名
石蓝、嗽药(《唐本草》)。化学成分含三萜皂甙。
2、药理作用
所含皂甙有祛痰作用。
3、性味归经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入肺经。
4、功效主治
1、止咳化痰,白前辛微温,辛能散,温能祛寒,因其温而不燥,药性平缓。又入肺经,故能止咳化痰,无论寒嗽或热嗽,皆可应用。
2、泻肺平喘,白前苦辛而微温,主入肺经。能泻肺平喘。常用于实喘等证。
3、下气降逆,白前辛能散,温能下,又入肺经,《本草纲目》曰:“白前,长于降气”。故有下气降逆之功效。
4、鉴别应用
④白前与白芥子,两者均能温化寒痰,但白芥子燥,长于行气,主顽痰伏膈,胸胁痞满;而白前温而不燥,长于降气,主痰贮于肺,气逆喘嗽。
②白前与桔梗:两药均有较好的消痰作用,然白前以降气为主,适于肺气壅实之胸膈逆满喘急,喉问痰鸣之证;桔梗以开宣肺气为主,适于肺气郁闭之咳嗽鼻塞,胸满咽痛之证。
5、用法用量
内服:3一10克,煎汤。
6、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忌猪羊肉、菘菜,饴糖。《得配本草》
2、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不归,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配伍应用】
1、配紫菀,紫菀温润止咳,化痰降气;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两药配用,一润一降,止咳平喘,化痰利膈力强。《本草品汇精要》曰:“合紫菀,疗久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不得卧”。
2、配桔梗,桔梗宣肺祛痰,白前降气化痰,两药配用,一宣一降,有宣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得配本草》:“配桔梗,治久咳**。”
3、配前胡,白前泻肺降痰,止咳平喘;前胡宣畅肺气,疏风止咳;两药配合,一降一散,祛痰作用加强,有降气散风,止咳化痰之效。
4、配百部,白前泻肺降气,祛痰止咳,专治肺气壅实痰咳;百部温润苦降,善治劳咳。两药合用,一降一润,祛痰止咳,治外感咳嗽。日久不止者有效。《本草衍义》曰:“白前保定肺气,治漱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则尤佳”。
5、配桑白皮,白前降气,祛痰止咳,有“专搜肺窍中**”之说,桑白皮泻肺止喘,利水消肿。两药合用,则泻肺降气,止咳平喘.可治热咳喘,痰稠咳吐不爽等证。
7、中药忌口
1、服中药时一般应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的肠胃负担,从而影响**的康复速度。脾胃虚的患者,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为此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的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时,应少食具有收敛作用的生冷及酸味食物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有些茶性凉下气,能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吃镇静、催眠等药物的前后也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2、服清热凉血及滋阴类药物时,不宜吃辣物。因为辣的食物性热,而中医辨证为热证的**(有**、**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服辣的食物会抵消清热凉血药(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
3、药物与食物配合不当,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会产生毒副作用。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一般要忌多糖、高脂、辛辣等食物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的患者要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等生冷寒凉、滋腻、粘滑的食物畏寒发热、头痛心烦、****黄、口舌溃烂、疖疮**者忌食竹笋、豆芽、丝瓜、韭菜、茄子及海鲜类食品。
4、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5、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都不宜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
问:如何鉴别白薇与白前?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有些时候稍不注意就可能会发生中药混用的情况,如白薇和白前就是容易被混用的两味中药,两者虽然同属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是药物成分和药理作用有明显的不同,如果用错会危及生命健康,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薇和白前的鉴别方法。白前,别名鹅管白前、草白前、水杨柳。来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柳叶白前和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
植物形态:
柳叶白前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茎横走或斜生,中空,节上簇生纤细弯曲的须根,茎圆柱形,表面灰绿色,有细梭。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略革质披针形或线状针形,**,状如柳叶,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中脉明显。
紫色小花,聚伞花序腋生,有花3~5朵,长角状,种子多数,披针形,黄绿色,顶端具白色丝状绒毛,花期5~8月份,果期9~10月份。芫花叶白前亦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根茎表面灰绿或灰**,节间较短,质较硬,根少弯曲,分支少,稍长粗,直径约1mm。余与柳叶白前相似。
性状鉴别:
柳叶白前:根茎及须根相互交结散乱呈团状,根茎呈圆柱状,中空,(形如鹅翎管)细长有节,节部略膨大,弯曲不直,长短不一,长者达10cm左右,直径2~4mm,黄绿色,顶端残留灰绿色地上短茎。根茎节部有分歧,并密生纤细须根,**或绿色,长达10cm左右,直径不超过0.1mm。质脆易断,根茎断面中空。
芫花叶白前:形态与柳叶白前相似,但根茎及残留地上节的节部对生芽及叶柄痕显著,根茎较短略呈块状,上面丛生多数细根,长约5~15cm,直径0.5~1mm,余与柳叶白前同。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苦。入肺经。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止嗽,用于废气壅实,咳嗽痰多,喉有吼声,呼吸不畅等。(感冒喘息、肺气肿合并、愎性支气管炎之咳嗽),配苍术还可用于治疗湿肿。
用法用量:4.5~9g水煎服。
白薇,别名白尾、龙胆白薇、山烟根子。来源为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和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野生。
植物形态:
直立白薇: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40~70cm,不分枝,披白毛柔毛,折断时有白浆。单叶对生,卵圆形,全缘或皱波状,叶面疏生绒毛,叶背密生柔毛。花簇生叶腋,暗紫色,花冠呈深裂状,果实纺锤形,熟后开裂,内有白色束毛的种子。
蔓生白薇:茎下部直立,上部蔓生,花开初期黄绿色,后期变为黑紫色,余与直立白薇类似。
性状鉴别:根茎呈圆柱形,直径0.5~1cm,长约5~10cm,弯曲皱缩,呈结节状,上面有多数圆形下凹的茎痕及少数残存的茎基。须根丛生如马尾。细长圆柱形,长5~20cm,直径1~2cm,表面黄绿色,平滑或具细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棕色,中央有一**木质心。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咸,入胃、肝、肾经。
功能主治:具有解热、利**、凉血、除烦益阴功能,主要用于温邪入营,阴虚发热,产后阴虚,烦热呕逆及肾炎、热淋、血淋等症。
用法用量:切咀生用。用量3~9g。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白薇和白前的鉴别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上一篇:云南白药的花是什么样的花富经 下一篇:氨基酸有机氮肥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