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纹枯病怎么治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要点!-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462 次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要点

水稻纹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和茎秆,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减产甚至死亡。该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产和粮食安全。

发病因素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与真菌、宿主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真菌因素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为纹枯菌,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纲、担子菌目、纹枯菌科、纹枯菌属。该菌繁殖速度快,又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引起水稻纹枯病的主要病原体。

宿主因素

水稻纹枯病主要侵害水稻的叶片和茎秆,尤其是在生长期间发育旺盛的阶段更容易感染。另外,水稻品种、生长状况、耐病性等也会影响该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环境因素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高温多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传播,而干燥的环境则不利于其发展。

综合防治要点

针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农艺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是预防水稻纹枯病的重要措施。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水稻的免疫力,提高其抵御病害的能力。

3.适当密植:适当密植可以提高水稻的光照强度和空气流通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防治

1.利用拮抗菌:利用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2.利用生物制剂:利用具有杀菌作用的生物制剂,如**酮、百菌清等,可以有效地防治该病害。

化学防治

1.喷洒杀菌剂:喷洒杀菌剂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但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害。

2.灌溉药剂:灌溉药剂可以减少药害和环境污染,但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

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可以导致水稻生长受阻,减产甚至死亡。据统计,该病害每年可造成全球约10%的水稻减产,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

问题二

如何识别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红褐色的细长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红褐色的条纹或环状斑,叶片逐渐干枯,茎秆上出现黑色菌核。识别时应注意与其他病害进行区分,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等。

问题三

如何预防水稻纹枯病?

预防水稻纹枯病的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适当密植等农艺措施,利用拮抗菌、生物制剂等生物防治方法,以及喷洒杀菌剂、灌溉药剂等化学防治方法。同时,也应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疫情。

问题四

如何处理水稻纹枯病疫情?

处理水稻纹枯病疫情的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残体,采取轮作和间作等措施,控制病害的传播和扩散。同时,也应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

问题五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有哪些注意事项?

水稻纹枯病的化学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适当的杀菌剂,按照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或灌溉。

2.避免在高温多湿的天气喷洒杀菌剂,以免造成药害。

3.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杀菌剂,以免产生抗药性。

4.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能,共同维护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来源

1.《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刘云峰等,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5期。

2.《水稻纹枯病的防治策略及其研究进展》,韩乐等,植物保护,2024年第2期。

问答拓展: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中国南方水稻纹枯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有什么?

纹枯病别名云纹病、花脚秆,属细菌病虫害。水稻分蘖期逐渐病发,关键伤害叶鞘、叶片,比较严重时可入侵茎杆并扩散至穗部。叶鞘病发先往近河面处发生水迹状深绿色小一点,慢慢扩张后呈椭圆或云形病斑棚键。纹枯病在水稻幼苗期是没的,从水稻逐渐抽穗时才逐渐病发,这病主要是伤害水稻叶鞘、叶片,在明显的过程中可入侵茎杆,还可以涌向水稻的穗部。病发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叶片早枯,造成水稻不可以正常的出穗。

病斑假如长到了穗部,就提升水稻的瘪谷,谷粒重便会缓解。纹枯病也可导致水稻倒苗,或是整棵水稻枯萎。水稻纹枯病在水稻生长期产生较多,尤其是抽穗后期后产生比较严重,水稻纹枯病关键危害叶鞘和叶片,叶鞘具体表现为水迹样状,扩张后展现云纹状,水稻纹枯病田里荫蔽,水稻贪青时产生较多,中后期比较严重时很有可能与柑橘木虱同产生,增加了中后期预防难度系数,中后期药物难以实现尖部哗租。

因此一些农民会添加“安透”来提升药物消化吸收,加强实际效果。噻呋酰胺:这一药物针对纹枯病防止和治疗效果度非常好,持效时间长,并且可以推动水稻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噻呋酰胺可以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物一起混合使用,不但可以预防纹枯病,并且针对稻瘟病都是有实际效果,预防稻曲病时,提议添加戊唑醇、己唑醇等药物。

**类农药杀菌剂:苯甲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这种药物在早期防止实际效果非常好,比较严重和嘧菌酯等一起链芦巧混合使用。假如水稻纹枯病没有防治好,稻飞虱也是相对性难防治的,可以添加烯啶吡蚜酮、呋虫胺等药物一起防止纹枯病和稻飞虱,水稻进到孕穗期添加磷钾源库等高线纯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田里清新,有利于害虫防治,也有益于水稻增产增收。

问答拓展:浅谈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是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稻作片面追求高产,大量偏施氮肥,增加密度,引起该病逐年加重。近年,黑龙江槐大省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水稻纹枯病大面积发生,为害程度之严重,产量损失之大是近年来所少有的。笔者结合调查,对近年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全省的实际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近年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特点
  1.1发生范围广,面积大
  据调查,近年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有22个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佳木斯地区发生面积最广,其中建三江垦区受害面积就达20%。
  1.2发生程度重,产量损失大
  该病发病后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秕谷增多,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达50%以上。该病以分蘖盛期到穗期受害最重,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叶片。叶鞘受害,初在近水面处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楚的斑点,后渐渐扩大成边缘淡褐色、中央灰绿色、外围稍呈湿润状的椭圆形。病斑多时,常数个相互结合成不规则云纹状大斑,导致病部上面的叶片发黄枯死。叶片上的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
  1.4发病时间较为集中
  调查表明,每年7月中旬起,该病就开侵染稻株并流行蔓延,到8月中旬已爆发成灾,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
  2 病害流行的条件与原因分析
  2.1菌源数量充足
  水稻纹枯病在洋县属常发**害,一般发病田中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数量达到150万粒/hm2以上,且生活力极强,土表的菌核越冬存活率达96%以上;土层下20~30,的菌核越冬存活率高达88%以上。当菌核数达90万粒/hm2以上时,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物档。充足的菌源数量是水稻纹枯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2.2品种抗病性下降
  经统计,黑龙江省发病株率在50%以上的水稻品种占69%,产量损失40%以上。这些品种在洋县已经种植多年,对纹枯病的抗性下降,亦是引发纹枯病大流行的原因之
  2.3气侯条件适宜
  黑龙江省7~8月正值雨季,相对湿度为82%~88%,水稻正是拔节期,有利于病菌入侵,从而加重了纹枯病的上升扩展。加之茅坪、金水、秧田地处山区河道,多雨多雾、光照少、相对湿度高,更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8月上中旬高温、多雨、寡照的气候条件与水稻生育期及纹枯病侵染流行的条件高度吻合,是造成黑龙江省水稻纹枯病大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2.4栽培管理技术不当
  2.4.1栽培不科学
  不同的栽培方式对病害的发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黑龙江省普遍采取合理密植,通风透光条件好,纹枯病发生轻;有些山区采用厢式栽培,间隔2m留1条通风沟,纹枯病发生轻;金水、秧田、茅坪等乡镇采取“铺盖”式插植、密度大,纹枯病发生重。
  2.4.2施肥不妥当
  从金水、秧田、华阳、茅坪等乡镇的调查情况来看,同是两季田或一季田,施肥量大、施肥种类单一、偏施氮肥的田块比实行配方施肥、施肥量轻的边坎田发病重。
  2.5防治技术不到位
  一是防治失时,由于纹枯病在黑龙江省正常年份未造成严重灾害,没有引起农户的重视,加铅蚂竖之发病初期病斑隐藏在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及茎秆上,不易被发现,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当爆发成灾时,防治偏晚,收效甚微。二是用药不当。有的农户发现水稻叶片发黄,按照往年经验,买防治二化螟或白叶枯的药剂进行防治,施药不对症,自然没有效果。
  3 防治对策
  3.1选用抗病品种
  黑龙江省目前尚无高抗水稻纹枯病的品种,但品种间对纹枯病抗病性有一定差异。因此淘汰种植时间长,抗病性下降的老品种,选用较为抗病的新品种是杜绝水稻纹枯病大发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3.2改进栽培管理技术
  3.2.1精耕细作,减少菌源
  对冬水田进行秋季深耕,深埋菌核;留作稻田的,春季耙耱后捞去水面的浪渣,清除残留的稻茬、稻草及田边杂草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严禁乱扔,传播病菌。
  3.2.2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
  氮、磷、钾、锌配合使用,增施有机肥;施足底肥,轻施、早施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
  3.2.3适时播插,密度适宜
  把插秧时间安排在高产插期,早熟杂交品种和常规品种密度控制在19.5万-22.5万穴/hm2,基本苗165万~195万穗/hm2,中晚熟品种18万~21万穴/hm2,基本苗135万~165万穗/hm2。采取垄畦栽培或厢式栽培,改变稻田生态环境,达到控制病害滋生的目的。
  3.2.4科学灌水,适时晒田
  根据水稻生育期的特点,合理排灌,把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做到分蘖浅水、足苗露田、晒田促根、长穗湿润、不早断水,改变长期深水灌田的不良习惯。尤其在分蘖末至拔节前要适时晒田,促进稻株健壮生长,起到以水控病、抑制纹枯病发生流行的效果。
  3.3掌握防治适期,科学合理用药
  一是掌握防治的最佳时期。以孕穗期一次防治最为经济有效嘲,结合洋县的水稻生长发育特点,确定洋县的防治时间在7月中旬。可根据高温、高湿等有利于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d。二是重点挑治。重点挑治易感病品种、发病早的高产田及上年发生严重的田块。三是合理用药。可用30%爱苗乳油225mL/hm2或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200~1500g/hm2,或75%纹达克可湿性粉剂1125g/hm2,加水50对稻株中下部喷雾,或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mL/hm2,加水30L/hm2,加土30kg/hm2,拌和制成毒土撒施在稻株基部。若施药后遇雨,天晴后立即重新防治。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萝北县种子管理站)

问答拓展:水稻纹枯病发病症状特征及防治方法(病害纹枯病防治措施)

推荐防治方案: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农户提问:水稻有纹枯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水稻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
1、水稻纹枯病简介
又称水稻云纹病,是当前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感染所致。
水稻田间温度达到25℃、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病菌会迅速蔓延,漏神属于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害。
2、水稻纹枯病从苗期到穗期各阶段均可发生
菌丝可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尺搜桥年水稻育秧后,菌核随水漂浮流动并粘附在水稻秧苗上,从水稻茎秆或叶鞘的表皮组织侵染开始危害。
发生初期为淡绿性水渍状斑点,再进一步扩散后斑点变为椭圆形形或者云纹形,中间呈灰绿或灰褐色。严重时,多个斑点聚合一起形成大斑圈,可以致叶片发黄并枯死。在茎秆发病时,常和叶片发病相似。
在稻穗上危害时,在穗茎处形成上述灰褐色斑圈,会影响谷粒的形成,造成空苞多、瘪粒多、谷粒不饱满等,从而造成千粒重下降。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较为严重。
3、从防治纹枯病上讲,预防大于治疗
如果往年或上季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的话,病菌菌核会脱落在土壤中继续危害本季水稻。
从分蘖期开始,每次打药就需要添加纹枯病的药剂进行预防,常见的农药成分有:己唑醇、戊菌唑、戊唑醇、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鲜胺、噻呋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这几年比较流行的就是:32.5%苯甲嘧菌酯、30%己唑醇、35%苯甲己唑醇等。
水稻纹枯病怎样防治
了解了纹枯病的特点和危害后,我们再说说该如何进行防治?
1、纹枯病
多发在水稻的中下部位,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用水量要大,重点喷贴近水层水稻基部的茎秆和叶鞘。
治疗病害,建议每亩地使用3桶水,如果用水量达不到,药液不能充分接触病斑及菌丝的话,很难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不建议使用弥雾机和无人植保机防治,因为用水量达不到,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不好。
2、推荐纹枯病用药防治方案:
(1)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30%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10克+30%己唑醇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
(2)或者每亩地3桶水、每桶水使用:陵猛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克+精油15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