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梨锈病的综合防治 梨树锈病的症状及防治
梨树梨锈病的综合防治
梨树梨锈病是梨树上的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梨锈菌。该病害会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一、病害的症状和危害
梨树梨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形成锈色病斑,叶片逐渐干枯脱落。在果实上也会出现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病斑,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梨树梨锈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会导致果实变小、变形、变色、变味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果实腐烂,影响梨树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剪除病树枝:对于已经感染梨锈病的梨树枝条,应及时剪除并烧毁,以免病害扩散。
2.清理病叶:每年春季和秋季,要对梨树进行清理,将病叶和病果实及时清除,减少病害的传播。
3.喷洒农药:在病害高发期,可以采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如三唑酮、氧化锰锌等农药。
4.种植抗病品种:在梨树的种植过程中,应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5.加强管理: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三、梨树梨锈病的预防
梨树梨锈病的预防非常重要,以下是几个预防措施:
问:如何进行梨树梨锈病的预防?
答: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如“贝尔美”、“秋月”等品种;
2.梨树的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阳光照射;
3.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施肥、灌溉等管理措施,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4.注意梨树的病虫害防治,避免病害的交叉感染;
5.对于已经感染梨锈病的梨树枝条,应及时剪除并烧毁,以免病害扩散。
四、梨树梨锈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梨锈病的梨树,以下是几个治疗措施:
问:如何治疗已经感染梨锈病的梨树?
答:
1.剪除病树枝条,并将其烧毁,防止病害扩散;
2.对于轻度感染的梨树,可以采用三唑酮、氧化锰锌等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3.对于重度感染的梨树,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病部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操作的时机和方法。
五、梨树梨锈病的研究
当前,梨树梨锈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当前梨树梨锈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答:
1.病害的病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探索其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
2.抗病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
3.病害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探索绿色防治的方法;
4.病害的快速检测和诊断技术研究,提高病害的检测和诊断效率。
六、
梨树梨锈病是梨树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障梨树的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梨树梨锈病的研究,提高防治的效率和水平。
问答拓展:梨树叶片上出现“羊胡子”,这是果树锈病,如何来防治?
从题主提供的照片来看,确定是梨锈病,也叫梨赤星病,我们这边果农也称之为“羊胡子病”。之所以会发生梨锈病,亏蠢是梨园周围存在锈病的中间寄主柏科磨衡类树种,因为只有中间寄主与梨树同时存在时,才能危害梨树。要防治梨锈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梨树周围不要栽种柏树;如果是邻居栽种的,也要和邻居一起合作用药才能有效防治。
一、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方式
梨树锈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及幼果。
1、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产生黄红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逐渐扩大成为4~8公分的橙红色病斑,病斑出有凸出感,在病斑中央部分产生黑色凸起的小点,这些小点为病原菌的***器。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组织向下凹陷,而叶片背面逐渐突起并长出黄褐色毛绒状物,为春孢子腔,长度大概有4~5公分左右,在同一个病斑上能够产生十余个黄褐色的春孢子腔,孢子腔破裂后露出褐色粉状物,为春孢子。
春孢子腔在后期变为黑色并枯死,严重时会在一个叶片上产生多个病斑,致使叶片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果实染病:果实染病和叶片染病有相同的表现症状。
2、梨锈病的传播方式
春孢子不会再感染梨树而转向危害柏树,柏树在患病初期,初期在叶片或小枝上产生褐色锥状物,高大约5厘米,在雨水天气锥状物膨胀破裂成一团胶质赤褐色黏状物,为冬孢子堆,以后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不再危害柏树,接着风力、雨水等传播至梨树,危害梨树幼嫩叶片,再度在梨树上产生***腔,而后再次在梨树上形成春孢子腔。如此往复循环。
二、梨锈病的防治
从前面我们讲的梨树发病特点来看,要想销游陪彻底的不让梨锈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梨园的3公里之内不存在龙柏等柏属植物。
如果不能做到周围清除柏属植物,也要做到同时防治。在冬孢子的形成期(一般在3月份上中旬)或7月份上旬左右,在柏属植物上叶面喷施戊唑醇,可以有效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另外在多雨季节,当降雨量达到5毫米以上时,从降雨之日算起,向后推一周的时间在柏属植物上用药。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已唑醇、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任选其中1~2种。同时,可在梨树上喷施烯唑醇进行兼防。在喷药时,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到。
另外,均衡养分供应,提高梨树的抗逆能力也是防止梨树发生梨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梨锈病的防治,核心是在梨园周围清除柏属类植物,这是防止梨锈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所在。如果做不到,在防病时,就要在柏属植物和梨树上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
问答拓展:梨树的锈病要怎样防治?
梨锈病的防治措施:(1)梨园禁止用桧柏类植物营造防风林袭森闷,相隔距离不少于5千米。
(2)药剂防治。距梨园较近的拍弯桧柏不能砍除时,应在春雨前冬孢子角变软,呈水渍状时,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2:150倍式波尔多液,减少初侵染源。在梨树花前或花后,喷1:2:200~320倍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隔15天一次,防治春段2~3次。
问答拓展:梨锈病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梨锈病,在3月上中旬(梨树发芽前)对桧柏等转主寄主先剪除病瘿,然后喷布4-5波美度石硫合剂。
1、在梨树上喷药,应掌握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即担孢子传播侵染的盛期进行。
梨树展叶后,如有降雨,并发现桧柏树上产生冬孢子角时,喷1次20%(质量分数,后同)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剂、1:2:(100-160)倍式波尔液,隔10-15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锈病的发生。
若控制不住,必须追加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若防治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叶片正面出现病斑(性孢子器)时,选用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2、可在梨树发芽后开花前和落花后各喷药一次,选用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7000-8000倍液(落花后慎用)。
25%邻酰胺悬浮剂500-8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7000-8000倍液、30%醚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25%肟菌酯悬浮剂2000-4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氟硅唑1200-15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500-3000倍液。
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已唑醇悬浮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或选用混配剂,如20%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溶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注意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传播规律
有些锈菌的夏孢子可借气流远距离传播,这在锈病循环上有重要作用。通常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初次侵染唯键来源是担孢子或夏孢子,而后以锈孢子或夏孢子在作物生长期间靠气流传播继续为害。在纳山尘亚热带和热带,不少锈菌不产生冬孢子,靠夏孢子或由病菌直接在自生苗或冬季作物上越冬。
在有些地区,转主寄主在病害循环中不起作用,如中国东北的阿穆耳小檗展叶期的气候不适宜小麦秆锈病菌冬孢子的萌发,而夏孢子虽在当地不能越冬,都可由东南沿海地区借气流长距离从南向北吹来成为初次侵染源。
有些锈菌侵染循环中的主要问题不是越冬而是越夏,如小麦条锈病菌不耐高温,须在高寒地区的自生麦苗洞禅和不同生育期的麦株上越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