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发生“乌米”怎么治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乌米是玉米黑穗病的一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黑穗病是玉米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会导致玉米叶片变黄、叶片枯死、玉米穗黑化等现象,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那么,如何治玉米黑穗病呢?
一、玉米黑穗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品种,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充足的养分可以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
3.及时清除病株:当发现玉米产生黑穗病时,应及时清除病株,以防止病害扩散。
4.喷洒农药: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二、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1.如何判断玉米是否发生黑穗病?
玉米黑穗病的症状比较明显,通常表现为玉米穗上出现黑色的斑点或条纹,玉米叶片变黄、叶片枯死等现象。
2.黑穗病对玉米产量有何影响?
黑穗病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玉米死亡。
3.有哪些常见的玉米病害?
除了黑穗病外,常见的玉米病害还有玉米瘟病、玉米褐斑病、玉米叶斑病等。
三、农药介绍杀菌剂:杀菌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或控制病菌的农药。常见的杀菌剂有氧化锌、硫酸铜、烟酰胺等。
参考来源:《农业植保手册》
释义拓展: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此病自1919年在我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全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有上升趋势。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还可为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及杂草。
问答拓展:玉米长黑球是什么会事
玉米庆慧长黑球是什么会事
玉米上黑球有:
一、玉米瘤黑粉病。
着生在茎秆和雌穗上,对玉米产量损失很大。
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2、及时防治虫害;
3、及时清理病株,把病瘤带出田间销毁;
4、发病严重地块,深翻土壤实行2年以上轮作;
二、玉米乌米。
玉米丝黑穗病,称乌米。
玉米被病菌侵染后,果穗变成一团黑粉,整株绝收。
东北、华北玉米常发生此病。
防治:
1、选抗病品种;
2、选用含有**类(戊唑醇、**醇等)的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包衣;
3、适时播种,使玉米早发芽早出,减少病菌侵染;
4、育苗移栽或地膜覆盖玉米可减少丝黑穗病发生;
玉米长灰包是怎么会事
玉米“灰包”即玉米黑粉病。近年来,本病对我省西北部山区及中部丘陵区的玉米为害较重。玉米的雄花序、果穗、叶及茎部受伤后均可受害。被侵害的组织畸形肿胀成瘤。感病果穗部分甚至全部子粒变为黑粉,造成减产。据资中、广元、邛崃等县调查,重者减产四、五成,轻者一成左右。一般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将菌原清除掉,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除草。不要用患病的植株沤粪作肥料,这样,就可以减少病害,增加产量。
玉米长黑斑,这是怎么了?
玉米褐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碧差扰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叶片的病斑处呈干枯状。可以用丙环唑,已唑醇,戊唑醇,**酮,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加磷酸二氢钾加有机矽喷雾,间隔7天连续喷施一次。
玉米比较高,喷施药剂一般很难打透,加入有机矽是为了增加药剂在玉米叶片的铺展能力,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加防治效果。
玉米球是什么
一种甜嫩玉米、糯米、红豆沙等为原料做的食品。
:haodou./recipe/753
玉米生长时上面黑色球是什么
是玉米丝黑穗病或玉米瘤黑粉病病菌的子实体。
幼嫩时可以吃,但成熟后子实体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就不能吃了。六七十年代农村里经常拿它来做菜,做熟后有蘑菇的口感和味道。现在还有人吃吗?
详见连结:
:baike.baidu./view/.
:baike.baidu./view/.htm?fr=ala0_1_1
玉米为什么长黑毛毛?
玉米长黑毛毛主要是因为潮溼霉菌入侵。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溼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玉米和玉米棒成为了霉菌的培养基。
不同种类的霉菌其生长繁殖的速度和产毒的能力是有差异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者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霉素及青霉酸。目前已知有五种毒素可引起动物致癌,它们是典曲霉毒素(B?1、G?1、M?1)、黄天精悔旦、环氯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
黄曲霉毒素是高毒性和高致癌性毒素。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AFT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境和谷物本身的含水量,不要太多。
玉米不长玉米长白色的是什么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充套件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病症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膨大,内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一)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受害严重的植株,在苗期可表现各种症状。幼苗分蘖增多呈丛生形,植株明显矮化,节间缩短,叶片颜色暗绿挺直,农民称此病状是:“个头矮、叶子密、下边粗、上边细、叶子暗、颜色绿、身子还是带弯的。有的品种叶片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斑,有的幼苗心叶紧紧卷在一起弯曲呈鞭状。
(二)玉米丝黑穗病的成株期症状
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两种型别,即黑穗和**畸形穗。
1黑穗黑穗病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包,其内混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故名为丝黑穗病。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
2**畸形穗是由于雄穗花器变形而不形成雄蕊,其颖片因受病菌***而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能因病菌***而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长刺的基部略粗,顶端稍细,中央空松,长短不一,由穗基部向上丛生,整个果穗呈畸形
仙人球上长黑毛球是什么
可能是花苞?能上图看一看你的球吗?如果黑色越长越大就是花苞!
玉米为什么会长玉米须
你好,楼主
玉米须是玉米的花丝,也就是玉米雌花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玉米须,玉米的植株就结不出玉米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雄花生长在茎的顶部,而雌花生长在茎的中间部位。玉米的花粉是靠风来传播的,风把雄蕊的花粉撒向雌蕊,使雌蕊授粉后就很快发育成为玉米的种子,而花丝就失去作用,成了玉米的“胡须”。
望楼主采纳
玉米长叉是什么原因
说品种特性和肥力足,都有道理。
那是一种返祖现象,是分蘖。没什么关系,掰掉就可以了。
问答拓展:玉米里的奇怪东西,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玉米的一种病害-丝黑穗病,具体防治方法如下:玉米丝黑穗病病状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一般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症,在4—5叶上生1—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还有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染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有的部分花序被害,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染病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
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偶而侵染叶片,形成长梭状斑,裂开散出黑粉或沿裂口长出丝状物。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
病原Sphacelothecareiliana(Kuhn)C1int.称黍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近圆球形或卵形,黑褐至赤褐色,直径9—14um,表面有细刺,萌发时产生先菌丝和担孢子。玉米丝黑穗病与高粱丝黑穗病病菌是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生理型。玉米上的菌系不能侵染高粱,高粱丝黑穗病菌虽能侵染玉米,但侵染力极低。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2—3年。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玉米播后发芽时,越冬的厚垣孢子也开始发芽,从玉米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随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产生大量冬孢子越冬轿樱。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较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旱地墒情好的发病轻;墒情差的发病重。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杂交种如丹玉2号、丹玉6号、丹玉13号、中单2号、吉单101、吉单131、四单12号、辽单2号、锦单6号、本育9号、掖单11号、掖单13号、酒单4号、陕单9号、京早10号、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冀单30、长早7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龙源l01、海玉8号、海玉9号、西农11号、张单251、农大3315等。(2)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3)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唆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陛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雹帆哗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源行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问答拓展:您好玉米丝黑穗病怎么治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州冲米,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是雄性花器变形,雄花基部消迹基膨大形成拿谨一包黑粉,雌穗受害果穗变短,基部粗大,除苞叶外,整个果穗为一包黑粉和散乱的丝状物。
防治:可用烯唑醇,**酮,拌种双,多菌灵,萎锈灵,福美双等拌种预防。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