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果树害虫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066 次
果树害虫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果树害虫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果树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其中桃小食心虫就是一种常见而且危害较大的害虫。桃小食心虫的幼虫在树干内部钻孔啃食,导致果树的生长受到阻碍,果实品质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果树死亡。果农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保护果树。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桃小食心虫是一种蛀干类害虫,幼虫在果树树干内部钻孔啃食,导致果树的生长受到阻碍,树势逐渐衰弱,严重的话会导致果树死亡。另外,桃小食心虫的幼虫还会在果实内部啃食,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出现腐烂、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综合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利用桃小食心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天牛等对其进行生物控制。这些天敌能够在桃小食心虫的体内寄生或啃食幼虫,达到控制桃小食心虫的目的。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防治方法,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来防治桃小食心虫。常用的农药有敌敌畏、氧化乐果、氯氰菊酯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方法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使用。3.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一种综合防治方法,可以利用果树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来控制桃小食心虫的生长和繁殖。比如可以通过合理的果树栽培管理来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减少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另外,也可以利用生态环境中的一些物种如蜻蜓、蚂蚁等来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数量。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1.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时间是什么时候?答: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时间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时期是桃小食心虫的活跃期,也是防治效果最好的时期。2.化学防治会对果实产生影响吗?答:化学防治会对果实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免对果实产生不良影响。3.生物防治对果树有影响吗?答:生物防治不会对果树产生影响,反而可以提高果树的生态环境,增加果树的抗病能力。4.如何预防桃小食心虫的发生?答:可以通过加强果树的栽培管理,合理施肥、修剪等来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减少桃小食心虫的发生。5.桃小食心虫的危害有多大?答:桃小食心虫的危害非常大,会导致果树的生长受到阻碍,果实品质下降,甚至直接导致果树死亡。所以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保护果树。果树害虫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当中提到的农药敌敌畏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环境,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问答拓展: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不仅仅危害桃树,还危害山楂,苹果,梨,杏,李等核仁类果树,掌握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对管理好桃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桃小食心虫以幼虫为害果实,被害果表面出现针头大小的蛀果孔,孔外出现泪珠状汁液,汁液干后呈白色蜡状物。幼虫在果实内为害,造成纵横弯曲的虫道。虫粪留在果内,果实呈豆沙馅状。

幼果被害后,生长发育不良,形成果面凹旁岩凸不平的猴头果。被害果表面大多留下圆形脱果孔,孔口处有少量虫粪,有丝粘连。

二、桃小食心虫的的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开始,每亩放置桃小食心虫诱捕器3~5个,或每3~4公顷设置1台果园专用频振式杀虫灯,可大量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

2、地面防治: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在果园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捕器,自诱到成虫之日起或于5月中下旬降雨或果园浇水后,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3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400倍液,喷洒树盘后浅锄。

3、树上喷药:喷药时期应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当果园卵果率达到0.5%~1%时喷药。药剂可选用30%氰马乳油15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000~15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三、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该虫1年发生1~3代,以老运仿御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冬茧越冬。翌年苹果落花后半个月左右,幼虫开始出土。继而在地面做夏茧化蛹。该虫在河南省5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盛期在6月中下旬。

第一代卵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初孵幼虫在大棚果面爬行一段时问后,从果实胴部蛀入果实,在果实内取食,排粪便于其中。幼虫老熟后从果中脱出,7月下旬以前脱果的幼虫,脱果后在地面做茧化蛹,继续发生下一代;

8月中旬脱果的第一代幼虫,一部分入土做茧越冬,另一部分继续发生下一代。

四、桃小食心虫的预防方法

1、清洁田园:捡拾落地虫果和摘除虫果,集中处理,能减少虫源。

2、果实套袋:实行果实套袋,既能防止病虫害,又能增加果实光洁度。

问答拓展:桃小食心虫怎样防治?

答:桃小食心虫也叫桃蛀果蛾,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俗称枣蛆、钻心虫等。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分布,是枣树的重要害虫,此外还为害苹果、梨、桃、杏、李、山楂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入果内为害,虫粪留在果内,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商品果产量。

(1)形态特征

①成虫。灰褐色,体长5~8毫米,翅展13~18毫米,前翅灰白色或浅灰色,中央近前缘有一蓝黑色近倒三角形的大斑。雌蛾较雄蛾体型稍大。

②卵。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橙红至深红色,表面有不规则环状刻纹。

③幼虫。体长13~16毫米,幼虫小时为淡黄白色,老熟时桃红色,头、前胸背板及臀板为褐色或黄褐色。

④蛹。长6.5~8.6毫米,黄白色,近羽化时灰褐色。

⑤茧。越冬茧扁圆形,长5毫米左右,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而成,质地紧密,夏茧纺锤形,长13毫米左右,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此种茧称为“蛹化茧”(图19)。

图19桃小食心虫

1.成虫2.卵3.蛹4.冬茧5.夏茧6.幼虫7.为害枣果状

(2)生活简史

河北大部分地区、山东西北地区1年2代,其他各地区多数1年1~2代,南部地区最多可达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或堆放残次果下的土中做越冬茧越冬,虫茧多集中分布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10~15厘米土层,以树干北侧最多。越冬幼虫开始出土的日期与温度有关,出土是否整齐与当时的降雨状况或土壤湿度有关。一般在出土前一旬的平均气温稳定在16.9℃、地温19.7℃时开始出土。5月中、下旬,有适当降雨或田间浇水即可连续出土,集中出土期在6月上、中旬,此间每次降雨都可形成出土高峰。如长期干旱无雨则推迟幼虫大量出土时间。越冬幼虫出土后在背阴处靠近树干的土块下做“蛹化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羽化,第1代卵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初,第2代卵盛期在8月中、下旬,卵期7~8天。第1代幼虫蛀果盛期在7月底至8月上旬,第缓侍2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不转果在果内蛀食20天左右老熟,脱果入土结茧。

(3)防治方法

①农艺措施春季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前,在树干下周围1米范围挖虫茧或覆地膜阻止幼虫出土;8~9月份检拾虫果放于养虫箱中,待桃小甲腹茧蜂羽化成蜂后放飞于枣园,未寄生的蛹茧再烧毁。

②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桃小甲腹茧蜂寄生幼虫防治。利用性诱剂诱杀雄成虫。

③药剂防治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前和第1代幼虫脱果盛期前,用白僵菌普通粉剂2千克加入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0.15千克或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0.5千克加水150千克喷树盘然后覆草,防效可达90%以上。根据桃小性诱剂测报结果和田间查卵进行防治,当雄蛾高峰出现1周左右,田间卵果率达到0.5%~1%时为防治指标,用1.8%阿维菌素(爱福丁、海正灭虫灵)乳油3000~4000倍液、5%氟苯脲(农梦特)乳油1000~2000倍液、25%灭幼脲胶悬剂500~1000倍液、20%甲氰菊枣哪羡酯(灭扫利)乳油2500~3000倍液等均可防治,用药间隔15天左右,连续防治2~3次,并与上述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起来防治即可控制桃小食心虫的为害。单纯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附桃小食心虫性引诱剂使用方法:商品桃小性诱剂有A、B两种组分,对桃小雄蛾都有引诱特性,组分配比以A∶B=90~凳拍80∶10~20诱蛾活性较高,着药部分称为诱芯,通常以橡胶塞或塑料管做载体,含性诱剂500微克。商品诱蛾范围为垂直高度13米、水平方向200米。

使用方法:先用普通水碗一个,在其中放入适量的800~1000倍洗衣粉水。离水面1厘米处安放诱芯,被诱雄蛾进入洗衣粉水中不会逃逸,这种装置称为诱捕器。用于测报时每667米2挂一个,共挂3~4个诱捕器,悬挂的高度一般距地面1.5米,挂于树的背阴处枝干上。当第一头雄蛾出现时,立即地面用药;诱捕的雄成虫高峰期后6~7天为树上第一次用药时期。用于诱捕雄蛾,防止交配产卵,每667米2悬挂诱捕器3~4个,可减少用药次数1~2次,因为诱芯的田间有效寿命可长达2个月,只要注意及时取走雄蛾并向碗中补充清水即可,一般在第一次树上用药后采用此法。

问答拓展:桃小食心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该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预报工作,采取树下防治为主、树上防治为辅,人工与药剂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1)预测预报工作是适时防治桃小食心虫的关键

①越冬幼虫出土期预报。在幼虫出土前,选上一年发生严重的苹果树5株(或于秋季采收时取大量虫果堆放在测报树下),将树盘整平耙细,覆上一层细土,在距树干60厘米范围内,均匀放置瓦片15~20片。开始每2~3天检查1次有无出土的幼虫或夏茧,记数后将虫取出,发现有幼虫之日即幼虫开始出土期,此后每天上午检查1次,若天天都有幼虫出土,且数量日趋增加,表示幼虫开始进入出土盛期。

②成虫发生监测。采用桃小食心虫的性诱剂进行监测,连续3天诱到成虫时,即为幼虫始盛期,开始地面防治。

③调查卵果率。成虫出土高峰后3~5天,选念备主栽品种5株,均匀分布园内,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每个方位在高约1.5米处定果20~40个果,2天查卵1次,记数后将卵抹去。当卵果率达到1.0%~1.5%时,进行树上防治(随着食品安全和优质果率提高,适当放宽指标)。

(2)生物防治

①保护增殖天敌控制食心虫的危害。桃小食心虫的天敌很多,蚂蚁、步行虫、蜘蛛是地面捕食幼虫的最好天敌;花蝽、粉蛉、啮虫、瓢虫在树上捕食卵粒。桃小食心虫幼虫的寄生蜂有:甲腹茧蜂、齿腿姬蜂、长距茧蜂和桃小白茧蜂等。果园植被多样化有利于天敌的保护和增殖。试验结果证实,在果园种植或保留有利于天敌增殖的植物或杂草,与清耕园相比,可使地面捕食性天敌如蜘蛛和步甲的数量增加5~10倍,桃小食心虫数量下降40%~60%。

②加强生物防治的比例,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生物防治除了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外,应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农药。土施芫菁夜蛾线虫(Steinerneinaoarpooaps)、异小杆线虫和格式线虫和白僵菌防治桃小效果显著,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约为667平方米。下同。施1亿条线虫,虫果率仅为1%,而40%辛硫磷200倍液,虫果率为3%,其防治成本也由化防的17.0元降至10.0元;Bt乳剂防治桃小食心虫虫卵效果也很好。

(3)化学防治

①加强地面防治。

a.地面施药的时期和次数。根据监测越冬幼虫出土的数量增长,掌握幼虫出土的始盛期,即幼虫出土数量突然增加的时候,开始第一次施药,以后每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施药。但必须注意雨量的变化。10毫米以上降雨量就能促使幼虫大量集中出土,雨后2~4天施药。

b.地面施药的方法及范围。先把树盘中杂草锄净、整平之后,于全树盘范围内施药。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多集中(约占全树盘总虫量的2/3以上)在树干周围1米内,为重点施药区域。

c.地面防治的药剂。防治桃小食心虫越冬后出土幼虫的生物制剂有:芫菁夜蛾线虫、Bt、白僵菌;化学药剂有:25%辛硫磷微胶囊剂、40%辛硫磷乳剂、40.7%乐斯本乳剂。

②树上按卵弯族果率化学防治指标挑治。当卵果率达到1.0%~1.5%时进行挑治。使用药剂有Bt乳剂500~600倍液,青虫菌6号、苏脲Ⅰ号、除虫脲3号1000倍液、850系列蛔蒿素500倍液、700倍液,对天敌杀伤力小,不污染环境,是首选药剂,当虫口数量较大时可用20%灭扫利3000倍液、乐斯本3000倍液。

(4)物理防治:主要是清洁果园

①收集虫果。幼虫蛀果危害期间,经常摘除树上的虫果和拣拾地面落果,加以深埋、造酒或喂猪。

②消灭堆果场的越冬茧。诱集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在树干周围1米范围内,堆一层10厘米的细沙或覆草,诱集桃小食心虫在此越冬。越冬完成后,筛出越冬虫茧深埋。

③果实套袋。套袋应于产卵前完成,于9月上旬去袋,可防治桃小等多种食果害虫。

④地膜覆盖树盘。在越冬幼虫连续出土时,在植株1米范围内覆盖地膜,周围用土压实,可有效消灭出土幼虫和防止越冬成虫飞出,同时还起到保墒、仔闹毁增温和灭草的作用。

⑤果园养鸡。

⑥栽种苹果树时不要与桃、梨混栽在一起,减少转移寄主。

(5)性诱剂监测、诱杀和迷向桃小食心虫:应用性激素监测防治桃小食心虫具有测报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使用简便、费用低、效果明显的特点。在虫果率6%以上的果园应年年进行预测,不可间断。采用诱杀法和迷向法必须在虫果率5%以下的果园进行,方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雄成虫出现高峰6~7天后,田间卵果率达到0.5%~1%防治指标时,进行树上喷药防治,效果最佳。在苹果中、晚熟品种中,越冬代成虫在国光园发生量比金冠园大2倍,而第一代成虫发生量金冠反比国光品种大5倍多。桃小食心虫喜欢在中熟品种上产卵,早、晚熟品种上产卵极少。在中熟品种中最嗜好的是金冠,其次是红玉、元帅、倭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