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海南的果树上的害虫 海南的果树上的害虫是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09 次
海南的果树上的害虫 海南的果树上的害虫是什么

海南的果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害虫,它们会给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果树上的害虫防治是果农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从害虫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果树上常见的害虫种类

海南的果树上常见的害虫有红蜘蛛、黄龙木虱、柑橘食叶螨等。其中,红蜘蛛是最为常见的果树害虫之一。它主要生活在果树叶片的背面,会吸取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干枯、脱落。黄龙木虱则是以吸食果树汁液为生,它会在果树的叶片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不断吸食果树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果树叶片枯黄、卷曲。柑橘食叶螨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在果树叶片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会吸食叶片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脱落。

二、果树害虫的危害

果树害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果树的生长和发育。害虫吸取果树的汁液,会导致果树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果树的死亡。

2.降低果实的质量。害虫会在果实上产卵或吸食果实汁液,导致果实病虫害,影响果实的品质。

3.增加果农的成本。果树害虫的防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果农的成本。

三、果树害虫的防治方法

果树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种。

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人工清除害虫或利用物理手段防治害虫。比如,使用高压水枪清洗果树叶片、用黄板诱捕黄龙木虱等。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对果树害虫进行防治。化学防治需要注意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对果树害虫进行防治。比如,使用寄生蜂防治红蜘蛛。

四、海南果树害虫防治相关问题


1.如何防治柑橘食叶螨?

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也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比如,可以使用黄龙木虱寄生蜂对柑橘食叶螨进行防治。

2.如何防治果树上的病虫害?

可以使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需要注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什么时候进行果树害虫的防治?

可以根据果树害虫的发生情况和生长时期进行防治。一般来说,果树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是果树害虫防治的重点时期。

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是什么?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同时生物防治也比较经济。生物防治的效果可能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操作经验。

5.如何预防果树害虫的发生?

可以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比如适时修剪果树、保持果树干燥、合理施肥等。另外,定期巡视果树,及时发现害虫并采取防治措施也是预防果树害虫的发生的重要方法。

问答拓展:海南树多的地方有一种小黑虫咬人很痒,这种虫叫什么?有毒吗?

这个叫小咬,即蠓。一种很小的蝇类,要吸血,叮人后会发痒红肿,跟蚊子叮了一样。一般无毒,某些人会引起过敏。

属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uidae)。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胡扰右,我国报告近320种,成虫体小约1~4mm呈黑色或褐色,常孽生水塘、沼泽、树洞、石穴的积水及荫蔽的潮湿土壤,寿命约1月,以幼虫或卵越冬。

扩展资料:

被蠓咬后治疗措施:

被蠓咬后,应以消炎、止痒、防治继发感染为原则。

1.立即措施 当被蠓叮咬后,立即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钠溶液或氨水外搽,可大大减轻局部反应的程度。

2.急性期和亚急性期 可外搽各种止痒剂,如樟脑、薄荷脑穗做拍、石炭酸乙醇溶液或洗剂;亦可用1%薄荷炉甘石洗剂。当大批人员被叮咬时,可用热水浸泡。有水疱者可用2%甲紫液涂搽,以防止继发感染。有继发感染时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煎汁外搽。

3.慢性期 该期治疗较困难,可选用手术切除、X线照射、电灼、激光、冷冻等疗法。猜羡亦可采用结节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一般2~4次可治愈。选用肤疾宁贴膏或皮炎灵膏外贴亦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蠓

问答拓展:果树上长的是什么虫子,有什么办法去掉

蚧壳虫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搭迟是柑桔、柚子以及其他果树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中文学名

蚧壳虫

别称

介壳虫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管理

定期施肥,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知孙李理,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通风透光,减少虫害发生率。

2.化学防治

渗透作用的药剂凯裂,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药液经树体吸收后,蚧壳虫***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连喷两次,间隔期为5~7d。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操作简单,防治彻底。

人工方法

问答拓展:有谁认识这美丽的蝶(蛾)是什么吗?拍摄于海南省五指山市黎家龙眼树上。

龙眼鸡,昆虫名,为同翅目(Homoptera),蜡蝉科(Fulgoridae)。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都广有分布。国外东南亚多国亦有分布。除龙眼、荔枝外,尚危铅巧禅害芒果、橄榄、柚子等,是热宽带带、亚热带果园中常见的害虫槐尘,无论成虫、若虫均吸食寄主枝干汁液,使枝条干枯、树势衰弱;其排泄物还可诱发煤烟病。

龙眼鸡是东方蜡蝉属的模式种,一如其他同属物种,龙眼鸡以吸食树液为生,本种主要吸食龙眼以及荔枝的树液,而方法是以其细长的啄刺破树皮吸食流出的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