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菌病害细菌
植物细菌病害是指由细菌引起的植物***。这些细菌可以侵入植物的细胞并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导致植物受损或死亡。
常见的植物细菌病害细菌
- 番茄斑点病菌:这种细菌会导致番茄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并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它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和水传播。
- 青枯病菌:这种细菌可以侵入豆科植物的根部并导致根腐。它还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和水传播。
- 黑腐病菌:这种细菌会导致洋葱和大蒜的叶片和鳞茎腐烂。它可以通过土壤传播。
- 火鸡冠病菌:这种细菌会导致玉米叶片上出现***或红色斑点,并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它可以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
预防和控制植物细菌病害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控制植物细菌病害的方法:
- 使用健康种子:使用经过检验的健康种子可以减少细菌病害的传播。
- 保持土壤健康: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湿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
- 避免过度灌溉: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湿度过高,从而增加细菌病害的发生。
- 使用合适的肥料:使用合适的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细菌病害的发生。
- 使用化学农药: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可以控制细菌病害的传播。
植物细菌病害细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播。预防和控制植物细菌病害的方法包括使用健康种子、保持土壤健康、避免过度灌溉、使用合适的肥料和使用化学农药。
相关拓展:
问:植物细菌病害有哪些?
plantbacterialdisease
何礼远
由病原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迄今有记载的植物细菌病害有500种以上。有的一种植物上发生几种细菌病害,最多的达10种左右,但不少植物上尚未发现细菌病害。
分布和为害
凡有植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细菌病害分布,但发生的种类则依不同气候带或不同生态区而异。植物病原细菌中有的种类寄生专化性强,只能侵染一种植物,有的种类寄生范围较宽,可侵染多种植物,最多的可达200余种,如青枯病菌。细菌病害对植物的为害是多方面的帆兆,如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营养代谢或光合作用等,从而造成农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例如,据从肯尼迪等(H.W.Kenn***yetal,1980)报道,1976年美国31个州因43种细菌病害的为害而造成经济损失达多万美元;曾有报道棉花因角斑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mal-vacearumDye)为害减产达30%;在中国,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campestrispv.oryzaeDye)于70年代初连续3年在长江流域大流行,每年发病面积约133.3公顷,重病稻田一片枯焦。学术界公认的世界性重要细菌病害是:水稻白叶枯病,主要发生在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植物青枯病(PsendmonassolanaceareumSmith),各大洲都有发生,但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温暖、酷热、潮湿、多雨的条件下严重为害。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发生,但以长江流域以南为害最重。植物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Erwinia)引起的病害,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也为害禾本科及其它栽培植物,世界各国及中国南北方都有发生。梨火疫病(Erwiniaamylovora(Burrill)Winslowetal.),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为害梨、苹果等,有“细菌火”之称,是毁灭性的细菌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此病。植物根癌病又称冠瘿病(AgrobacteriumtumefaciensConn),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围很广侍散,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重,近年在中国局部地区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严重发生。马铃薯环腐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sep***onicumDavisetal.),在欧洲、北美发生普遍。在中国马铃薯主要栽培区都有发生,以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冷凉山区较重。但8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无毒种薯生产体系不断建立及推行整薯播种,此病的为害逐年减轻。还有几种以种子或栽种材料带病传播的危险性细菌病害,如玉米枯萎病(ErwiniasteuartiiDye)、菜豆萎蔫病(Curtobacteriumflaccumfacienspv.flaccumfaciensCollinsetJones)、梨火疫病、苜蓿萎蔫病(Clavibactermichiganensesubsp.In-sidiosumDavisetal.)、香蕉细菌枯萎病(P.sola-nacearumrace2)和甘蔗流胶病(X.campestrispv.vasculorumDye),它们在有些国家严重为害,但在中国还未发现或仅在局部地区发生,因此被列为中国对外检疫对象。
症状类型和特点
植态谈租物细菌病害有以下几种症状类型。①组织坏死。一般发生在植物的叶、茎秆、果实或种子等部位,表现为组织局部坏死,呈现褐色、***或其它颜色的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斑点,病斑常呈油浸状或水浸状。有时病斑表面有胶状菌脓。黄单胞菌和假单胞菌的许多种类以及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的一些种类能引起这种症状。②腐烂。多发生在块茎、块根、鳞茎和果实等部分,有时发生在茎部和叶柄。组织腐烂,细菌解体,可从表面扩展到深层组织,有时呈软腐或湿腐状。欧文氏菌、黄单胞菌和棒状杆菌中的一些种类可引起这种症状。③萎蔫。系统侵染的结果,叶片发生萎蔫、变色、枯萎以至死亡,有时出现植株矮缩和黄化症状。主根、茎秆甚至分枝的维管束组织变色,常有粘液从维管束切面溢出。假单胞菌、棒状杆菌和欧文氏菌的一些种类可引起这种症状。④灼伤。一般发生在叶部,先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病,逐渐扩展直到整张叶片。叶变黄、干枯、卷曲,呈火烧状。一些难培养细菌以及某些棒状杆菌和欧文氏菌常引起这种症状。⑤溃疡。一般发生在茎秆、果实等部位。植物组织坏死或溃烂,病斑较大,形状不规则,但多限于表层组织。黄单胞菌和假单胞菌中的少数种类可引起这种症状。疮痂。多发生在块根、块茎等部位,也可发生在果实和叶部。病斑突起,似疮,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链霉菌和黄单胞菌的个别种类可引起这种症状。⑥组织增生。一般发生在茎部、枝条和根部。植物细胞增生或胀大,呈癌肿状、瘤状、带状或发状。所有土壤根癌杆菌和假单胞菌中的个别种类可引起这种症状。
控制
对于有多种传播途径的病害,多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许多植物病原细菌可在种苗或其它繁殖材料内外越冬或越夏,是重要的侵染来源。这种病害随带菌的播种材料的运输而传播,可通过种苗检疫选用无病种苗和种薯或进行种子处理防止病害传播。由土壤传播的病害,病原细菌可以在土壤中尤其是在土壤中的植物病残体内长期存活,作为侵染来源,这些病菌往往不易消灭,栽种抗病品种是防治这类病害的有效措施。药剂可用来处理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及土壤,也可喷洒于植物表面,保护植物免遭侵染或减轻病害。药剂的种类除化学药剂外还有生物制剂,生物防治主要用来防治土壤传播的病害。
参考书目
Agrois,G.N.plantPathology,2ndEd.,Academ'cPress,NewYork,1978.
问:植物细菌***害知识
细菌***害主要类群有棒杆、假单胞杆、野杆、黄单胞杆、欧文杆五个菌属。革兰氏染色除棒杆菌呈阳性外其它四个菌属都是阴性。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种类、受害植物种纳悉类及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害,而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细菌病害主要特点
非专性寄生菌,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因此导致的症状是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少数能引起***这是分泌激素所致。初期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或油渍状、半透明,潮湿条件下有的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腐烂型往往有臭味。这是细菌病害的重要标志。
细菌与真菌的区别
主要在于真菌受病植物一般症状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丝状物及黑色小粒点,而细菌则无。这是田间诊断的重要依据。
一、植物细菌病害的主要症状
症状是植物发病后外部显示的表现型。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是我们描述、命名、诊断和识别病害的主要依据。(症状:植物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植物受细菌侵染后产生的病状有:
斑点型:植物由假单孢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当数量呈斑点状。通常发生在叶片和嫩枝上,叶片上的病斑常以叶脉为界线形成的角形病斑,细菌为害植物的薄壁细胞,引起局部急性坏死。细菌岁羡病斑初为水溃状,在扩大到一定程度时,中部组织坏死呈褐色至黑色,周围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半透明的退色圈,称为晕环。如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
叶枯型:多数由黄单孢杆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终导致叶片枯萎。如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如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细菌性叶枯病、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等。
青枯型: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致使植物茎、叶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枯萎型:大多是由棒状杆菌属引起,在木本植物上则以青枯病假单胞杆菌为最常见,一般由假单孢杆菌侵染植物维管束,阻塞输导通路,引起植物茎、叶枯萎或整株枯萎,受害的维管束组织变褐色,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茎的断面有细菌粘液溢出。如番茄青枯病、马铃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溃疡型:一般由黄单孢杆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边缘隆起,中心凹陷呈溃疡状。如柑桔溃疡病、菜用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实细菌性斑疹病等。
腐烂型:多数由欧文氏杆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烂。植物多汁的组织受细胞侵染后通常表现腐烂症状,细菌产生原粘胶酶,分解细胞的中胶层,使组织解体,流出汁液并有臭味。如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细菌性软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畸型:由癌肿野单胞杆菌的细菌可以引起植物的根、根颈或侧根以及枝杆上的组织过度生长,形成畸形,呈瘤肿状或使须根丛生。假单胞杆菌也可能引起***。如菊花根癌病等。
2.蔬菜细菌***害与其他病害的区别:
(一)是蔬菜植株病变部位无明显附属物(如菌丝、霉、毛、粉等);
(二)是发病后期病变部位往往有菌脓出现,而真菌病害则有霉状物(菌丝、孢子等)。
1、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害的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2、青枯型和叶枯型细菌病害的确诊依据,用刀切断病茎,观察茎部断面维管束有否变化,并用手挤压,即在导管上流出乳白色粘稠液——细菌脓。利用细菌脓有无可与真菌引起的枯萎病相区别。鉴别茄子青枯病和枯萎病就可用此法区别。
3、腐烂型细菌病害的共同特点是,病部软腐、粘滑,无残留纤维,并有硫化氢的臭气。而真菌引起的腐烂则有纤维残体,无臭气。如鉴别白菜软腐病和菌核病常用此法。
4、镜检:细菌病害,除少数(如苹果根癌病)外,绝大多数能在受害部位的维管束或薄壁细胞组织中产生大量的细菌,并且吸水后形成菌溢,镜检病组织中有无细菌的大量存在(菌溢的出现)是诊断细菌病害简单易行的方法。遇到细菌病害发生初期,还未出现典型的症状时,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切取小块新鲜病组织于载玻片上,滴点水,盖上玻片,轻压,即能看到大量的细菌从植物组织中涌出云雾状菌泉涌出。早期确诊水稻白叶枯病常采用此法。
鉴定植物细菌***害,要通过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离、培养和接种乎茄拍试验,确定某种细菌致病。
二、生产上常见的细菌病害
(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叶枯病。
(2)西瓜:细菌性角斑病。
(3)番茄:青枯病、溃疡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
(4)辣椒: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
(5)白菜:白菜类软腐病、黑腐病、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
(6)甘蓝:甘蓝类软腐病、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
(7)马铃薯:青枯病、环腐病、软腐病。
(8)菜豆:细菌性疫病、晕疫病。
(9)茄子:青枯病。
(10)柑橘:溃疡病。
(11)桃:细菌性穿孔病。
(12)果树:根癌病。
三、细菌***害的发病条件
细菌***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和伤口侵入,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取养分,以进一步扩展。在田间,病原细菌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由于暴风雨能大量增加寄主伤口,有利于细菌侵入,促进病害的传播,创造有利于病害发展的环境,常是细菌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病原细菌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问:植物细菌病害用什么药物细菌病害
枯草芽孢杆菌或者氯溴异氰尿酸都可以巍巍农资,您身边的农资专家淘宝!问:通过细菌溢方法检测植物细菌***害的原理和技术
①病毒病害的病原鉴定:病毒病害的病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组织病变。目前在电子显微镜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多采用人工接种试验来验证。人工接种试验是用病株汁液磨擦接种、嫁接、昆虫传染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传播方法、寄主范围、寄主反应、体外保毒期、稀释终点以及血清方法等来区别病毒的种类。有些植物病毒还可以采用指示物进行鉴定。②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对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多采用“细菌溢”的方法。具体是切取小块病组织制片,放载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如觉现有“细菌溢”从病组织(维管束)涌出,即可勿步确定为细菌病害。
如果鉴定细菌的种类,就可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阳性和阴性反立来区别。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获得较纯的培养菌种,然后通过伤口或白然孔(水孔、皮孔、气孔等)人工接种,来确定细菌的种类。
目前,对细菌病害病原的鉴定,较迅速准确的方法是采用血清反应。具体方法是取一定病原的细菌液少许放载玻片上,然后加入某种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抗血清”,如果两者产生“凝集”即证明是某细菌病害的病原。例如鉴定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时,可将已培养好的环腐病细菌液注射到兔子体内,然后抽取兔子***,使沉淀后取上部的血清(即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放载玻片上,与被怀疑为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细菌掖混合,如产生“凝集”,即证明为环腐病病原。否则为非环腐病病原。
③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鉴定真菌病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挑取病株组织上的菌丝或子实体制片,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的形态、特征、色泽、大小、结构等。其次是采用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分离培养是切取小块病株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后,移到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在一定的恒温下培养,几天后观察菌落、菌丝体、无性抱子、有性抱子等形态、色泽。接种试验应根据真菌病害不同的侵染类型,将病菌抱子进行拌种、花器接种、土壤接种、涂抹接种或将抱子棍悬液进行喷雾接种。
④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植物受线虫为害后,多在受害部位产生虫廖或膨胀的形态变化,剖切虫瘦或膨胀部分用针挑取内部含有物制片,然后放显微镜下观察有否线虫及形态特征。有些线虫病并不引起植物形态变化,可采用漏斗分离法和叶片染色法进行检查,作出诊断结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