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杀虫用什么药(养花杀虫杀菌用什么药)
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对细菌、病毒和芽孢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临床上常用1%~2%的溶液,本品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因而消毒完毕,冲洗干净后再放入犬)、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临床上用3%~4%的溶液治疗皮炎或与福尔马林合用做甲醛蒸熏消毒预防传染病)、福尔马林、新洁尔灭(胶状液体,对一般细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特点是毒性低、无腐蚀、性质稳定、能长期保存、消毒对象广泛、效力强、速度快,但对病毒的作用效果差,临床上应用0.1%的溶液进行器械、皮肤消毒,应用0.5%~2%水溶液喷雾杀灭病原菌)、生石灰(用时将生石灰1份加水1份制成熟石灰,然后用水配制成10%~20%的混悬液的石灰乳用于消毒。石灰乳具有较强的消毒作用,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同时应现用现配不可放置过久。生石灰1千克加水350毫升化开而成的粉末,也可进行消毒。要注意直接把生石灰粉撒在干燥的地面上,不能发生消毒作用,反而会使犬蹄部干燥开裂)、草木灰、漂白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遇水产生极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易离解产生氧原子和氯离子,通过氧化和氯化作用,而呈现强大而迅速的杀菌作用。5%溶液可杀灭一般性病原菌,10%~20%溶液可杀灭芽胞)、来苏儿、次氯酸钠(为广谱消毒剂,因易于分解,不易保存,未能广泛应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灭毒净(具有一般消毒剂的特点,其独特之处是可作为动物食品添加剂,有增强食欲、止痢等功效。对泔水、动物食品、饲料、饮水消毒安全可靠,效力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对环境不构成任何污染。本品为白色结晶小颗粒,极易溶解于水,溶解后呈微浊状稍有泡沬)、日新双氧氯毒杀消毒液(二元复配型的超强杀菌杀病毒力、超广谱的消毒剂,特点为强氧化剂,具有氯制剂、有机酸、普通氧化剂的所有优点;三重杀菌杀病毒方式,用量小,杀菌杀病毒能力强,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安全可靠,且无抗药性,无残留;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均高度敏感、呈强杀灭作用并具有持久净化、除臭功效)、龙胆紫、酒精(常用的皮肤消毒剂,浓度为75%,能杀死一般细菌,对芽孢、病毒无效)、碘酒、双氧水、杀特灵、百毒杀(无色、无味、无毒、无刺激、无腐蚀,能杀灭细菌、病毒、霉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低浓度瞬间杀菌,临床上常用于饮水、环境、器械、口服、喷雾、冲洗等消毒)、威岛牌消毒剂(对病毒有效,可带犬消毒)、菌毒杀(广谱速效复方型消毒剂,无毒、无臭、无刺激,可带犬消毒)、爱迪伏(对病毒有显著灭活作用,可带犬消毒)、消毒王等等。抗生素类药物
以下是从百度百科里找的相关资料,可以看一下,希望有帮助!
1、青霉素类:为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细菌的细胞壁发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人、哺乳动物机体细胞几呼无影响,因而对人体副作用较少。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药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
2、头孢菌素类:本类抗生素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习惯上依据时间及对细菌的作用,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3、氨基糖苷类:本类抗生素性质稳定,抗菌普广,在有氧情况下,对敏感细菌起杀灭作用。其治疗指数(治疗剂量/中毒剂量)较其它抗生素为低,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耳毒性。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霉卡那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4、大环内酯类: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为抑菌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但是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红霉素为本类的代表,临床应用广泛,对青霉素过敏者常以本品治疗。近年来研制开发了许多新品种,临床效果显著,如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等。常用的还有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等。
5、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本类抗生素可沉积于发育中的骨骼和牙齿中,反复使用可导致骨发育不良,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自妊娠中期至3岁,危险性最大,并可持续至7岁甚至更久,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小儿禁用。
6、氯霉素类:本类抗生素特点是脂溶性高,易进入脑脊液和脑组织,并对很多病原体有效,但可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包括氯霉素、琥珀氯霉素等。
7、林可酰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8、多肽类及其它抗生素:本类抗生素结构复杂,按结构特征难以归类,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E、磷霉素、制霉菌素等。一、百菌清: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杀菌范围广,残效期长,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也可用40%粉剂喷粉,用量3-4克每平方米。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对梨,柿,梅等易发生药害。
二、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一般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种和土壤消毒,拌种时,用量一般为种子重量的2-3/1000。
三、波尔多液: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性杀菌剂,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根据硫酸铜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数种。配制时,先各用一半的水化开硫酸铜和生石灰,然后将硫酸铜倒入生石灰溶液中,并用棍棒搅拌均匀即可。配成的波尔多液呈天蓝色的胶体悬浮液,呈碱性,粘着力强,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有效期可维持半个月左右。波尔多液不耐贮存,必须现配现用,不能与忌碱农药混用。可防治黑斑博?锈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种病害。
四、石硫合剂:也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经过熬制而成,原液为深红褐色透明液体,有臭鸡蛋味,呈碱性。配制时,先将水放锅中煮开,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后,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的2份硫磺粉,边加边搅拌,加毕用大火烧沸1小时左右,等药液呈红褐色时停火,冷却后,滤去沉渣,即为石硫合剂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须稀释,休眠期喷洒可用波美3-5度,生长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释液。能防治白粉病,锈病,霜霉病,穿孔病,叶斑病等多种病害,还可防治粉虱,叶螨,介壳虫等害虫。
五、托布津: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内吸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其杀菌范围和药效和多菌灵相似,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绢病,菌核病,叶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还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锌:是一种广谱性有机硫杀菌剂,呈淡黄色,稍有臭味,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极易分解,常用65%的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立枯病等,不能与碱性或含有铜,汞的药剂混用。
七、退菌特:是一种有机砷,有机磷混合杀菌剂,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温及潮湿的环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锈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来特:是一种广谱性的内吸性杀菌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不溶于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药效期长,常用50%的可湿性粉剂2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铵:杀菌力强,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分解后,还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黄色液体,常用1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叶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立枯博。
十、硫磺粉:是一种黄色粉末,有明显气味,具有杀菌,杀虫作用,药效期5-7天,常用50%粉剂喷粉,用量为1-3克每平方米,或用于熏蒸,用量1克每平方米,可防治白粉博。
十一、链霉素:为白色粉末,一般用100-200毫克每升浓度喷雾,灌根或注射,防治细菌性病害,霜霉病等。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我倒是在用一个名“金莞香”的产品,是一种车用或家用的挥发性空气消毒液、而且还能去味比较明显,从多种中成药中提取有效成分,通过高科技纳米技术精致而成,当其气体分子挥发到空气中遇到微生物时,其有效成分可抑制细菌、病毒及微生物的酶系统,使之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灭冰原微生物的目的,意思就是切断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转播途径而达到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产品:环保、健康、无毒、无副作用、无二次污染、适合任何人群、达到国际卫生标准。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灭菌杀虫药用那种好?土里面有虫子,细菌等。你好,用阿维菌素+辛硫磷。吃过杀虫药后是不会呕吐虫子的(蛔虫),只能通过肛门排出。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