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苗期管理技术
这一篇农资文章内容会给广大农资人阐述一下“甘蓝苗期管理技术”的内容进行讲授,但愿对各位农友们有点帮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苗出苗后,应及时调整幼苗温度,避免幼苗过度生长。一般来说,苗床的温度可以控制在10°C左右。然后为了避免幼苗生长空间过于拥挤,需要在幼苗期间进行两次幼苗工作。
第一次是在甘蓝生长第一片真叶时去除生长较弱的幼苗。第二次幼苗在幼苗生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原则与第一次相同,但间苗间距应控制在3-4cm。
精选问答:
1、甘蓝育苗技术?
1、选择良种
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以及种植时间选择良种。比如在春季露地时可选择早熟、丰产、抗病力强的品种,而如果时早春时通过大棚种植的,就要选择耐寒性强、抗病力强的品种。
甘蓝的育苗技术
2、苗床准备
苗床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地块,而且前茬还没有种植过十字科蔬菜。苗床大小视种植规模而定,将苗床的土壤耙细整平,在每亩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高浓度三元复合肥50公斤,将其均匀的撒施在地面,将其和土壤混合均匀,这样苗床就准备好了。
甘蓝的育苗技术
3、适时播种
甘蓝春季播种时间一般在12-1月,播种前要使用温水或药剂消毒处理。温水浸种,将种子浸泡在50-60度的温水中,搅拌浸泡十几分钟后,捞出浸泡在清水12小时;药剂浸种,选择75%的百菌800倍液,将种子浸泡在其中12小时。这样可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浸种后也可进行温室催芽,但是包衣就无需进行了。播种时土壤要有一定湿度,如果过于干燥要浇一次透水后在播种,如果湿度刚好,则要在播种后再浇水。播种可用条播和点播,株行距4×4cm,每亩播种2-2.5公斤,播种后覆一层1cm厚的细土,再在其覆盖稻草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加快出苗。
甘蓝的育苗技术
4、苗期管理
在播种后要做好温度、光照以及水肥管理,甘蓝喜温和气候,也能耐高温和低温,在2-3度可缓慢发芽,在播种后保持温度在15-25度,约一周内即可齐苗,齐苗后要控制温度在10-20度,以免幼苗生长过快。如果种植密度较大,要及时间苗,当幼苗生长2-3片真叶时,则要进行分苗,这个阶段要提供充足光照以及要做好病害防治措施,但幼苗生长到5-6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栽。
2、夏季甘蓝育苗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卷心菜品种,主要包括“美貌”,“神月”,“秋绿”,“七草”等。
2、播种
根据种植时间确定播种日期,夏季卷心菜的播种期一般为28至32天,通常提前30天。
3、托盘选择
根据苗龄和出苗标准,可选择EPS128,EPS200,EPS242,VFT128,VFT200等托盘类型。从节约成本和苗质量的角度来看,通常使用EPS200,EPS242和VFT128。
4、基质
甘蓝幼苗基质需要良好的物理性质,适合白菜幼苗生长的pH值,无害虫,草和有毒物质。一般由进口草炭,国产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制成,比例为1:3:1:1。在基质中加入适量的基肥,pH值为6.0-6.5,EC为0.5mS / cm,基质酸度和碱度可分别用石灰粉和硫酸亚铁调节:可调节1.5kg石灰粉,增加每立方米的基质pH。 .5到1.0个单位;可以将0.9kg硫酸亚铁调节至每立方米基质0.5至1.0单位的低pH。基质的干湿度对苗期的维持管理和幼苗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要检查基质中的水分是否合适,您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用手抓起一把基质,用劲捏成一团,如果有水从指缝间渗出而不下滴,说明基质的干湿度很适宜,否则会过干或过湿。
5、泡种子
夏季甘蓝一般用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纱布袋中,放入50℃的恒温水浴中,浸泡约5分钟,继续搅拌。通常,可以取出少量种子并将其剥离,摊开晾干。
6、播种及催芽技术播种
使用ST-750自动播种线。每天的种子数约为600,000,播种深度约为0.5厘米。播种后,用珍珠岩覆盖,浇透水。
7、发芽
接种的托盘在发芽室中整齐有序地排列,发芽温度保持在21至23℃,并继续喷洒。约24小时后,种子破壳即可出催芽室。
8、温室管理
夏季,气温高,光线强劲。最好在晚上让甘蓝幼苗离开萌发室,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并在进入温室后及时喷洒水。子叶应在暴露的土壤前一天连续喷洒,并用遮阳网遮荫以提高发芽率。大约3至5天后,下胚轴逐渐从子叶中生长出来。释放幼苗后,应控制水量。若此时浇水太多,幼苗极易发生徒长,需做到不干不浇水,及时对穴盘边缘及通风口处的苗进行补水。7~10天时开始出现第一片真叶,此时可用50~75mg/kg14-0-14肥料进行浇灌,浇肥料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年10∶00前,浇完后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防止局部浓度过高造成叶片肥害。
在子叶平整后出现第一片真叶之前,移植幼苗,计算发芽率,准确获得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客户苗数和发芽率甘蓝的含量一般在90%以上。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减少遮荫和遮荫时间,增加照度,并根据天气条件进行相应调整,以防止幼苗长时间生长和造成滞后。不断提高肥料浓度,合理使用14-40-14,13-2-13,20-10-20等肥料,浓度一般为100-150mg / kg。为了促进根系生长,在约20天时通过水控制幼苗年龄,并且控制水的程度基于叶子没有枯萎为标准。在正确的时间注意中午的供水和适当的遮阳。
一周前使幼苗在全光条件下生长以适应自然环境。在圃前2天放入重肥,一般选择20-10-mg / kg。通常,出圃标准是三叶和一心。当使用盒子时,相同规格的幼苗进行起苗,并且在开始幼苗时应该很好地控制基质的水分。温室内的温度很高,幼苗在包装后不能立即运输,然后在冷却后进行操作。
9、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前后喷雾应均匀,正面。时间是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