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蒜锈病有什么土方法冶 大蒜锈病的防治方法

2024-07-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582 次

大蒜锈病的土方法冶

土方法一:轮作

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大蒜锈病防治方法。在大蒜种植地轮作其他作物,可以减少大蒜锈病的发生。比如,可以将大蒜和豆类、玉米等作物轮作,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降低大蒜锈病的发生率。

土方法二:深耕

深耕是一种有效的大蒜锈病防治方法。在大蒜种植地进行深耕,可以将土壤中的病菌深埋到土壤下层,减少大蒜锈病的发生。深耕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大蒜生长。

土方法三:施肥

施肥是一种有效的大蒜锈病防治方法。在大蒜种植地适量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要注意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大蒜生长不良。

土方法四: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一种有效的大蒜锈病防治方法。在大蒜种植地合理密植,可以增加大蒜之间的竞争,提高大蒜的抗病能力。要注意密植不宜过密,以免影响大蒜的生长和产量。

土方法五: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的大蒜锈病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在大蒜种植地引入天敌、有益菌等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大蒜锈病的发生。这种方法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较小,对大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小。

拓展问题一:如何判断大蒜是否感染了锈病?

大蒜锈病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黄绿色的斑点,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枯黄、凋萎。如果发现大蒜叶片上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说明大蒜可能感染了锈病。

拓展问题二:大蒜锈病的危害有哪些?

大蒜锈病会导致大蒜叶片上出现黄绿色的斑点,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长期大面积感染,会导致大蒜的死亡,对大蒜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拓展问题三:如何预防大蒜锈病的发生?

预防大蒜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轮作其他作物、深耕、适量施肥、合理密植、生物防治等。

拓展问题四:大蒜锈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大蒜锈病的治疗方法有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物理治疗等。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建议选择生物制剂或物理治疗。

拓展问题五:大蒜种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大蒜种植的最佳时间是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大蒜的生长和发育。

问答拓展:大蒜锈病有什么土方子

大蒜锈病的防治方法有清洁田园、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1、清洁田园

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轮作倒茬,同时避免葱、蒜、韭菜混种连作。大蒜收获后,注意及时清洁田园,并翻地灭茬,以减少田间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深沟高畦种植,防止田间裂尘雨后积水。增施农家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庆皮如遇连续阴雨天气,要及时检查田间发病中心,以便喷药封锁。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或12.5%烯唑誉源差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

或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次。

大蒜种植注意事项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要选择硬实、个头肥大、蒜瓣整齐的蒜头作种蒜。每个畦面种4行,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栽深5厘米。地膜采用宽80厘米、厚0.006厘米的白色薄膜。覆膜时要紧贴畦面,拉紧、伸直、铺平,畦头和两边用土压严、压实,以防被大风刮起撕裂。

蒜苗出土后及时划破地膜,划破后要用细潮土将膜孔盖严,让蒜苗自然长出膜外。地膜大蒜生长旺盛,后期易出现脱肥现象,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应及时追肥,可采用掀膜追施或结合浇水追施等方法。

地膜覆盖种植的大蒜成熟早,一般比露地种植提早10天左右,应注意及时收获,防止因收获偏晚影响蒜头品质。收获前7天~10天停止浇水,以免收获后蒜皮过湿,蒜头含水量大而影响贮藏。收获适期在大蒜抽薹后20天,大蒜顶叶黄枯,假茎变软时为佳。

问答拓展:大蒜有哪些病害如何防治

常见的大蒜病害有大蒜叶枯病、大蒜锈病、大蒜灰霉病、大蒜菌核病、大蒜细菌性软腐病、大蒜疫病等。

大蒜叶枯病:发病后,叶面喷洒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7天喷洒一次。

大蒜锈病:病发时,叶面喷洒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10-15天喷洒一次......

一、大蒜叶枯病

1、症状

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刚开始时,病斑呈现为花白色小圆点,后续逐渐扩大成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且在病斑之上出现黑色霉状物,散生黑色小粒。病情严重时,植株全株叶片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

(1)在大蒜收获之后,及时将蒜田中的病叶、黄叶带出田外并集中焚毁或深埋。

(2)在播种之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浸种,用量为蒜种重量的0.3%左右。

(3)病发初期时,使用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3次。

(4)田间发病后,每亩地使用150g的40%多菌灵胶悬剂和150g磷酸二氢钾兑水稀释喷雾,每隔7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或叶面喷洒8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共喷洒2-3次。

二、大蒜锈病

1、症状

大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假茎。病斑初期为梭形褪绿斑,后续在表皮下出现略微凸起的圆形或椭圆形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橙***粉状物。病斑周围具有***晕圈,随着病情加重,病斑连成一片,导致叶片枯黄,植株提前枯死。

2、防治方法

(1)减少灌水次数,切忌大水漫灌,若遭遇长期阴雨天气,及时开沟排水。

(2)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紫皮蒜、小石口大蒜、舒城蒜等大蒜品种进行栽培。

(3)在病发初期时,叶面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利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1-2次。

三、大蒜灰霉病

1、症状

大蒜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时,叶片正反两面出现褪绿小白点,后续逐渐扩展成为长形或梭形病斑,导致大多数叶片枯黄。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出现灰色的绒霉层,导致叶片颜色变褐或呈水渍状腐烂。

2、防治方法

(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理掉田间的病残体。

(2)对于大棚栽培大蒜,及时进行通风降湿,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3)如果是露地大蒜,在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5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800-1000倍液、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2-3次。

(4)如果是大棚栽培大蒜,在发病初期时,每100立方米空间使用50g特克多烟剂或每亩地使用250g的45%百菌清烟剂烟熏一斗没晚上,桥搏每隔7-8天烟熏一次。或者是在傍晚时分,每亩地喷洒1kg的10%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隔9天喷洒一次。

四、空消纳大蒜菌核病

1、症状

(1)大蒜菌核病主要危害假茎基部以及鳞茎。发病初期时,病部为水渍状,后续病斑变暗或呈现出灰白色溃疡腐烂,腐烂处散发出蒜臭味。当湿度过高时,出现白色绵毛状菌丝,并溃疡腐烂。

(2)大蒜叶鞘腐烂后,叶片蔫萎、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

2、防治方法

(1)在大蒜收获后,及时耕翻土地,耕翻深度以20cm左右为宜。

(2)在播种前,使用10%盐水漂种2-3次,将菌核除去。

(3)在种植前,每亩地使用0.5kg的20%甲基立枯磷与20kg细土混合配制成药土,全田撒施。

(4)露地种植出现子囊盘时,立即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用量为1kg/亩。或者是在盛花期时,叶面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8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4次。

五、大蒜细菌性软腐病

1、症状

大蒜细菌性软腐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先从叶缘或中脉开始,然后沿着叶缘或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贯穿整个叶片。当湿度过大时,病斑处呈现出黄褐色软腐状,最终全株枯黄或枯死。

2、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

(2)在播种之前,每亩地使用1kg的77%多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3)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50%琥腔肥酸铜可湿粉500倍液或77%可杀得微粉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用药一次,一共用药2-3次。

六、大蒜疫病

1、症状

大蒜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时,叶片中部或叶尖之上出现苍白色至浅***水浸状斑,边缘为浅绿色,后续病斑逐渐扩展,致叶片蔫萎。当湿度过高时,病斑处腐烂,并出现稀疏的灰白色霉状物。

2、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苍山蒜、紫皮蒜、宁蒜1号、苏联蒜、硬尾等大蒜品种进行栽培。

(2)发病地块2-3年以内不宜种植葱蒜类蔬菜。

(3)在发病初期时,叶面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如果病菌对上述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大蒜锈病怎么防治?谢谢

大蒜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假茎。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②避免葱蒜混种,减少病源绝罩侵染。③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世源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三唑搜宏态酮乳油2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防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