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白粉病不用药能好吗 白粉病不用药能好吗

2024-07-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27 次

白粉病是植物病害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常见于叶面和花朵上,病叶上会有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很多人会选择使用化学农药来治疗白粉病,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不用药治疗白粉病?

使用化学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潜在威胁。使用化学农药只是暂时性地解决了问题,病害很容易再次复发。使用化学农药还会破坏植物的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下降,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

如何不用药治疗白粉病?

不用药治疗白粉病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调节环境湿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调节环境湿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增加通风、减少浇水、增加阳光等方式降低环境湿度。
  2. 使用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一种天然的防治病害的方法。可以使用一些对植物无害的微生物来防治白粉病,如木霉菌、拟青霉菌等。
  3. 使用天然杀菌剂:天然杀菌剂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使用大蒜、辣椒、茶叶等植物来制作天然杀菌剂,喷洒在植物上可以有效防治白粉病。

总结

白粉病不用药也能治疗,而且更加环保和健康。调节环境湿度、使用生物防治剂、使用天然杀菌剂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防治白粉病,让植物健康成长。

相关拓展:

问:白粉病用什么药最好?

白粉病是许多作物生长中后期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而且很难根除,防治难度较大,有些药剂还可能产生药害,今天推荐几个防治白粉病的特效药剂,安全又高效。

文章图片1
配方一: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具有保护、治疗和渗透传导作用。在发病初期施药,每亩可用15-25毫升,兑水30-50公斤喷雾,可有效阻止白粉病、灰霉病等病菌侵入,防止病菌扩散和清除体内病菌等多种作用,并提高植物体免疫能力,减少植物发病次数和用药次数。

文章图片2
配方二:20%氰烯·己唑醇悬浮剂,是由氰烯菌酯+己唑醇复配而成,具有广谱、内吸性,兼具保护和治疗。在发病初期用药,每亩用110-1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的蔓延。

文章图片3
配方三: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是由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复配而成,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在发病初施药,每亩用30-40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雾,对黄瓜、甜瓜、西瓜等作物的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效。

问:草莓白粉病用什么药最好

草莓白粉病可用的最好药有:耐普9,天宝,抗多乐,根多乐绿亨8号、丁子香芹酚等。

药剂防治:

1、苗期用耐普9,天宝,抗多乐,根多乐等喷雾,培育壮苗。

2、预防白粉病可以用绿亨8号或者丁子香芹酚或者绿亨3号等喷雾,发病初期用扫粉+丁子香芹酚+天宝,或赚实+丁子香芹酚+升隆靓庄,或攻阻+绿亨8号+利丰安,或氟硅唑+丁子香芹酚+天宝喷雾,7天1次,连续2次。

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

发病原因发病与温度、湿度有关系。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危害时间长,受害重。栽植密度过大、管理粗放、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长势弱等,易导致白粉病的加重发生。

草莓生长期间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加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是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的羽衣草单囊壳菌侵染所致。主要危害叶、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

叶片染病,会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会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

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