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生菜所有病防治(生菜斑点病)

2024-07-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173 次

今儿个回娘家,正巧父亲在菜地里给生菜施肥,就顺道去逛了逛。期间发现几株生菜根部出现腐烂发臭的情况,仔细瞧了瞧发现这个情况就是生菜栽培当中发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即生菜“软腐病”。生菜软腐病又称水烂病,多在生菜生长中后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肉质茎和根茎部。染病初期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状,逐渐发展成褐色病斑,快速软化腐烂并发出恶臭气味。

生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胡萝卜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病致病变种。这种病菌不耐光和干燥,在日光下暴晒两小时,大部分的病菌就会死亡。病菌生长温度在4-39℃之间,生长的最适合生存温度在25-30℃之间,在50℃的环境中,经过10分钟就能完全死亡,病菌在脱离寄主的土中只能存活15天左右。

生菜软腐病的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生菜病株上,和未腐熟的肥料里生存。病菌主要是通过浇水、施肥、农具及昆虫活动传播蔓延,病菌会经过植株的伤口和生理裂口侵入而使生菜发病,也就是说多年重茬的地块,田间病残体多,施用完全没有腐熟,带菌的肥料是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的地块容易发病。土壤黏重、偏酸、肥力不足、耕作粗放,软腐病发病也会加重。还有就是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闭、通风透光不好的地块发病也较重。另外在生菜的生长前期氮肥施用太多,植株生长过嫩,抗病力降低,则容易诱发软腐病。有些菜农习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这种浇水方式也会加速病害扩大蔓延。

生菜的种植品种很多,有的品种对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抗软腐病的能力强,所以在种植前要认真挑选这些抗病品种,这是保证生菜能够健壮生长的先决条件。在播种前必须对种子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用种子重量的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生菜种子混拌均匀。

生菜的种子小,顶土能力弱,所以采用先育苗再定植的栽培方式。培育壮苗是预防软腐病的关键。出苗后7-10天当小苗长到两叶一心时要及时间苗,间苗后用500倍液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洒叶面进行追肥。在苗期还应喷1-2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在同一地块连续多年栽培生菜,土壤中会残留大量的各种有害细菌,一般在同一地块种植生菜要间隔3-4年。生菜前茬不能是叶菜类,最好能与非菊科蔬菜或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为了防止肥料中带菌,在定植地块中施用的粪肥先用酵素菌沤制后再使用。在定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每亩撒施生石灰20-40千克。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及时缓苗。

生菜苗定植后就进入田间管理阶段,温湿度的控制是保证生菜健壮生长的关键,白天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夜间在13-1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其次要勤中耕,中耕可提高土壤通透性。中耕操作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在植株上产生人为的机械损伤,给病菌的入侵创造机会。在种植生菜的过程中,蚜虫是传播软腐病的主要害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对蚜虫进行防治。

因为生菜下部老叶较大,并且大多贴在地面上,影响底部空气流通,非常容易感染细菌性病害,应将贴在地面老叶全部疏除,增加通风,从而减少细菌的侵染。发现发病严重的病株要及时拔除,然后使用生石灰进行杀菌。浇水时不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只要水流到畦的另一头就可以了。生菜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并深埋或烧毁。药剂防治方面可采用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