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三遍药矮丰王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也是大宗的出口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国产花生主要用于出口、小食品以及榨油,而国内食用油自给率只有32%左右,且主要是大豆油,主要依赖进口大豆或者大豆油,花生产油量高,大量使用花生榨油是解决食用油自给的最好的办法。据统计,目前我国花生种植面积约466.7万hm2,单产223kg/667m2,总产超过1600万t,花生的总产、出口量在油料作物中排名第一,但是国内榨油使用应用较少,受限于种植面积,提高花生单产,增加总产必不可少。花生高产栽培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的花生清棵蹲苗技术解决了花生壮苗的问题,再到花生配方施肥技术的普遍应用,随后到了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应用,再配以药剂防治花生早衰技术,到现在的花生单粒精播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在的花生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合体—地膜覆盖单粒精播技术,使花生每667m2产量最高纪录从200kg增加到400kg、500kg、600kg、700kg,以及现在的最高纪录782.6kg,随着不同年代的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花生产业的一次次变革,促进了花生产业的迅速发展。花生的用种量比较大,普通型花生一般需要种子果20~25kg/667m2,珍珠豆型花生一般需要种子果15~20kg/667m2。全国每年花生用于播种大约有150万t,占全国花生总产量的10%左右。如果能在保持产量不减的情况下,适当减少花生用种量,便可降低花生生产投入成本,变相提高效益。基于这一思路,从2024年开始,辽宁省开展了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应用单粒精播技术,产量与常规栽培持平,甚至略有增产,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30%左右的种子用量,能够减少成本50~100元/667m2。该项技术的研究同江苏农学院的“少群体,壮个体”理论相近,通过培育健壮个体的基础上建立高产群体,并通过高肥水条件下实现作物高产。说明在花生单株生产力较高的情况下,想要高产,可以改每穴双粒或者多粒种植为单粒种植,用以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再配以合适的种植密度,更有利于提高花生高产。地膜覆盖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地温,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便于花生早出苗、出壮苗、早开花、早结果。
1土壤与施肥
超高产花生田应选土层深厚,中等肥力以上,结实层疏松,耕作层生物活性强,3年内未种过花生的生茬地。每667m2施腐熟的有机肥2500~3500kg,花生专用肥N∶P∶K=12∶15∶1580kg,全部有机肥及70%的化肥结合冬耕或早春旋耕时撒施,剩余40%的化肥在播种时随机器施在垄内。
2播前准备
2.1选膜
选择的地膜厚度为0.005~0.007mm、宽度为90~95cm左右为宜,要强度高不易老化,保证在花生封垄后地膜不破碎。
2.2选种
用于做种的花生要进行果选及粒选,首先去除虫果、芽果及异型种果,然后晒果2~3d,可以以有效地促进种子后熟。辽宁地区可以在4月上旬剥壳,剥壳后对种子进行分级,选一级米作种子,种子要整齐一致,籽粒饱满,色泽鲜艳,不要霉变粒、两半粒、破损粒,要把秕粒、虫粒、霉变粒、发芽粒剔除。2.3播前做好发芽实验
在选好的种子中,随机选取100粒放在40℃左右温水中浸泡4h,使种子吸足水分,去除水分后保存在合适的容器内,用湿毛巾盖起来,在25~30℃条件下催芽,每隔8h左右,适当浇水1次,保持种子湿润即可。到第3天时查看种子发芽情况,发芽率达95%以上的种子留种备用。
3精细播种
当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同时要足墒播种,确保种子出苗期和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起垄前,先将地耙平耢细,可用花生精量播种覆膜机进行机械播种,采用机械播种可以有效的控制种植密度、施肥量,还能保证地膜覆盖质量。播种时可用甲胺磷或者辛硫磷拌种,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幼苗害虫。播种时要求垄距90cm,垄面宽60cm,垄高5cm,垄面上种植2行,行距40cm,穴距10~11cm,播种后在种子行上方盖4cm厚的土,便于花生子叶自动破膜出土。播种时,在田角单种一小块花生,以备后期补苗。
4加强管理
4.1化学除草
播种时可用700~750倍的99.9%乙草胺、多尔等除草剂液均匀喷洒床面,随后播种覆膜一次成型。播种后在垄沟内再次应喷施1次除草剂以防止垄沟内产生杂草。部分除草剂不能去除的杂草人工拔除。
4.2打孔放苗和盖土引苗
待幼苗两片真叶展现时,膜面上的土堆上方会出现凸起,此时部分苗可以破膜,有的则不能出现,可以在上午9:00前进行引苗,防止地膜烫伤幼苗。放苗方法:用食指在凸起的位置将薄膜撕出一个圆孔,把幼苗放出,随后在膜孔上盖一把湿土,盖在幼苗四周,既可以保湿也可以防止风刮进地膜内吹起地膜。4.3及时补苗
一般在播种后10~15d左右,地膜上没有明显的凸起,可以进行补苗,补苗选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补苗移栽后需要浇水。
4.4在基本齐苗后,进行清棵
在基本齐苗后,将幼苗周围土扒开,使2片子叶和子叶叶腋的侧芽露出土面接受阳光照射,同时要检查地膜是否限制了花生叶片的正常生长,使第一对侧枝早出土、出膜,使之多开花、多结荚,从而获得高产。4.5浇好关键水
覆膜播种时通常要求土壤所含水分充足,再加上正常的自然降水,这样可使花生保墒60d。如果遇到长期干旱,可在花生结荚期和荚果成熟期,进行田间灌水。如果遇到长期阴雨,土壤水分过大,要及时排水,防止荚果腐烂。
4.6化学防控
在花生谢花大量果针扎土时,及时对花生进行化学防控,防止花生徒长。化学防控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每667m2用15%多效唑60g加花生矮丰200g,对水60kg喷雾。多效唑不要喷施过早,喷施过早,易造成果荚小,单粒多,双粒少,产量低。始花后每隔10~15d,叶面喷施多菌灵与代森锰锌混合液50~60kg/667m2,连续2~3次,以防叶部病害,盛花期后喷施富含N、P、K及多微元素的叶面肥1~2次,间隔7~10d,以护根保叶。
5花生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茎腐、根腐、叶斑、锈病的防治。花生茎腐、根腐、叶斑、锈病在田间发病时,也可以在进行喷叶面肥的时候,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1~2次。
5.2虫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