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蓟马危害水稻 稻蓟马危害部位
稻蓟马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叶片损伤
稻蓟马会在水稻叶片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叶片上啃食,形成许多小的斑点。随着幼虫的生长,这些斑点会合并成大的伤口,严重时整片叶子会枯死。
2.花粉受损
稻蓟马会啃食水稻的花药,导致花粉减少,从而影响水稻的授粉和结实。这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穗部受损
稻蓟马也会啃食水稻的穗部,导致穗部变形、短缩,影响水稻的产量。同时,穗部受损也容易引起病菌感染,进一步加重水稻的病害。
4.营养不良
稻蓟马在啃食水稻的同时,也会分泌出唾液,其中含有一些毒素,会导致水稻的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稻蓟马是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关拓展:
问:什么是蓟马图片
蓟马图片如图
蓟马为昆虫纲缨翅目的统称。幼虫呈白色、***、或橘色,成虫***、棕色或黑色;取食植物汁液或真菌。体微小,体长0.5-2mm,很少超过7mm。该科昆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食性复杂,主要有植食性、菌食性和捕食性,其中植食性占一半以上,是重要的经济害虫之一。
蓟马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危害茄子、黄瓜、芸豆、辣椒、西瓜等作物。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5月份则是第二个高仿宴峰期。
扩展资料
防治备陵银方法
1、农业防治
调整种植制度,尽量避免水稻早、中、晚混栽,相对集中播种期和栽秧期,以减少稻蓟马的繁殖桥梁田和辗转为害的机会。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期适量追施返青肥,促使秧苗正常生长,减轻为害。防止乱施肥。
2、化学防治
防治时期:依据稻蓟马的发生为害规律,遭受稻蓟马的为害时期,一是秧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二是本田稻苗返青期。这两个时期应是保护的重点。即在秧田秧苗四、五叶期用药一次,第二次在秧苗移栽前2-3天用药。
3、防治指标
常见卷叶苗,叶尖初卷率约15%-25%,则列为防治对象田。
参考资料来汪竖源:百度百科-稻蓟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蓟马
问:求大神,这是水稻上的什么虫子
水稻害虫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本世纪迁飞性稻飞虱发生相对偏轻,但不能麻痹,加强监控,防止回升;稻纵卷叶螟嫌悉持续猖獗,特别是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宏磨)大发生,对粳稻穗期造成严重为蔽者斗害。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本地繁殖、本地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本世纪螟虫兴风作浪,灰飞虱小虫闹大灾。问:稻蓟马怎么防治?
危害水稻的蓟马很多,以蓟马科的稻蓟马发生最为普遍,常见的还有花蓟马、禾蓟马和管蓟马科的稻管蓟马,均属缨翅目昆虫。稻蓟马主要为害水稻,以秧苗和分蘖期受害最重。也能取食、麦类、游草、稗、看麦娘等,还可危害豆类、玉米、高粱、甘蔗、葱和烟草等作物。稻蓟马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水稻叶面,吸取汁液,轻者出现花白斑,重者使叶尖卷褶,渐至全叶卷缩枯黄,使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抽穗扬花期为害嫩穗,破坏颖壳,引起籽粒不实,造成秕谷。
形态特征
稻蓟马雌成虫体长1.1~1.3毫米,雄成虫体长1.0~1.1毫米,黑褐色,头部近方形,触角7节。前后翅均深灰色,近基部色淡,顶端较尖,翅缘有长缨毛,是其形态的重要特征。卵肾状形,长约0.26毫米,宽0.1毫米,初产时白色透明,中期变为淡***,将孵化时可透见红色眼点。若虫无翅,初孵若虫白色透明,复眼红色,以后体色转黄。3、4龄若虫已不取食,故称预蛹或假蛹,第4龄若虫体长0.8~1.3毫米。
发生规律
稻蓟马在我国南方可终年繁殖为害,世代历期短,在23~25摄氏度时,完成一代只需15~18天,田间世代重叠,我市一年发生11~12代,以成虫在看麦娘、李氏禾、芒草、麦类及稻桩上越冬。3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先在麦类及禾本科杂草上取食、繁殖,4月中、下旬水稻秧苗露青后,成虫大量迁往稻秧上,在水稻秧田及分蘖期稻田为害、繁殖,至7月中旬后,气温升高,水稻圆杆拔节后,虫口数量急剧下降,大都转移到晚稻秧田为害,以后再转移到麦苗和禾本科杂草的心叶或叶鞘间生活,11月底成虫进入越冬。成虫性活泼,迁移扩散能力强,水稻出苗后就侵入秧田。天气晴朗时,成虫白天多栖息于心叶及卷叶内,早晨和傍晚常在叶面爬动。雄虫罕见,主要营孤雌生殖。雌虫有趋嫩绿秧苗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面正面脉间的表皮下组织内,对着光可见产卵处为针尖大小的透明小点。早稻秧苗2叶期见卵,4~5叶期卵量最多,本田多产于水稻分蘖期,圆杆拔节后卵量减少。初孵若虫多潜入未展开的心叶、叶鞘或卷叶内取食。为害穗部的蓟马,因食害颖壳内壁或子房,影响结实,造成颖壳变褐或成秕谷。自第2龄起大部分群集在叶尖上为害,使叶尖纵卷枯黄。3、4龄隐藏在卷缩枯黄的叶缘和叶尖内,不再取食,也不大活动,直至羽化。稻蓟马不耐高温,最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18摄氏度时产卵最多,超过28摄氏度时,生长和繁殖即受抑制。所以在长江流域6、7月份间发生多,为害重,尤以此2月气温偏低的年份易大发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栽插后加强管理,促苗早发,适时晒田、搁田,提高植株耐虫能力。对已受害的田块,在药液中每亩加入150克尿素一起喷雾,能使稻苗迅速恢复生长。
(2)化学防治
由于稻蓟马繁殖周期短促,应重视田间观察及测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在若虫发生盛期,当秧苗百株虫量200~300头或卷叶株率10%~20%,水稻本田百株虫量300~500头或卷叶株率20%~3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策略是“狠治秧田,巧治大田;主攻若虫,兼治成虫”。
一催芽露白后或播种前,每5公斤左右种谷拌10%蚜虱净(施可净)可湿性粉剂25克,可在30天内基本控制稻蓟马,并可有效预防苗期稻飞虱和叶蝉危害。
二用35%好年冬(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量的0.6%~1.1%,在常规方法浸种后拌匀药剂,然后踏谷播种。
三用10%蚜虱净粉剂2000倍、40%乐果乳剂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40公斤。
问:稻蓟马有什么好的防治办法
水稻蓟马危害,像火烧状,它锉伤稻叶衷面并吸取汁液、留下一点一点的黄白色韵伤斑,引起叶片向内纵卷,开始受叶尖向内纵卷,称为“叶尖初卷期”,以后纵卷继续向叶片中部延伸,这时称为“稻叶半卷期”,全叶被害呈纵卷发黄,乃至枯萎死亡,称为“稻叶枯焦期”。防治蓟马危害,用螺虫乙酯+吡虫啉喷雾防治,也可以用联苯菊酯+噻虫嗪喷雾防治。问:稻田里的害虫飞的高吗
答,稻田里的害虫飞的不怎么高。我们平时注意到凡发生在水稻田里敌各种害虫,比如稻飞虱,稻蓟马,螟虫以及吸浆虫等,正常都是在水稻丛中,叶片乖秸秆之间,还有就是在田间水面之上,因为所有水稻害虫不是吸食叶片,就是危害水稻花粉和秸秆,所以农民朋友就是针对水稻害虫活动范乛围稳准狠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稻田里的害虫飞的高吗
稻田里的害虫飞的不高,因为这些害虫以稻子为食。
例如:水稻田上空时常飞着密密麻麻的飞虫,这种飞虫叫稻飞虱。它是专门危害水稻的飞虫。
在水稻进入抽穗扬花期,稻飞虱就从白杨树及其它革丛飞入稻田,主要吸食水稻叶片和稻穗***,如果不及时贲药扑灭,捋含造成水稻纹枯病和白叶桔以及白穗病的大发生。轻则引起水稻减产。重侧含颗粒无收。
稻田里的害虫飞的高吗
稻田里的害虫飞得不高,因为稻田里面的害虫主要是以啃食稻田里面的水稻为生,一般都是附着在水稻上,都是些小昆虫,所以飞得都不高。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