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2024年价格走势 草甘膦2024年价格走势如何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2024年,草甘膦的价格经历了一定的波动。
上半年价格波动较大
2024年上半年,草甘膦的价格波动较大。一月份,草甘膦的价格为每吨3000元左右。但是随着春季农业生产的到来,草甘膦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也逐渐上涨。到了四月份,草甘膦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吨3500元左右。
下半年价格趋于稳定
下半年,草甘膦的价格趋于稳定。六月份,草甘膦的价格仍然在每吨3500元左右。七八月份,由于天气炎热,农业生产有所减少,草甘膦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价格略有回落。九月份以后,草甘膦的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吨3200元左右。
价格走势受多方面影响
草甘膦价格的波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夏季是草甘膦需求量高峰期,价格也相应上涨。其次是市场竞争的影响,草甘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格局的影响。政策法规的变化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对草甘膦价格产生影响。
2024年草甘膦价格波动较大,上半年价格上涨,下半年价格趋于稳定。价格走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季节性变化、市场竞争、政策法规和原材料价格等。在未来,草甘膦价格的走势仍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问答拓展:化肥农药2024年价格走向怎么样?
【药市】农药成交清淡 价格稳中下滑上周适逢元旦假期野尺碰,农药市场成交气氛清淡,但市场信息交流频繁。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迎来春节长假,期间所有工厂的生产与运输基本会处于半停滞状态,因而可以预见在1月中上旬,出口订单将迎来一段集中下单时期。
草甘膦
上周,国内草甘膦原药成交价格继续稳中有降。虽然大家看好1月份的原药市场,但是市场对于草甘膦原药的接受程度目前仍然处于低潮,市场上的询单包括制剂的询单都较少。原药生产企业的库存压力高企,而生产依然在继续。在这种情形下,国内草甘膦原药价格只有下调一条路可走。
临近春节,企业新一轮的停产检修陆续开始。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还在继续生产的草甘膦原药企业都是航母级的,大家都不会主动与竞争对手言和,因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在没有外界力量或者政府调控政策出现之间,草甘膦原药市场恐难很快好转。1.8万元的吨价曾被称为草甘膦原药的底限,而现在已经被突破。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草甘膦原药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百草枯
上周,国内百草枯母药价格相对平稳。由于国内百草枯母药订单仍然很少,企业一点也没有调价***,但是大部分企业已开始制定1月份价格,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调。
面临春节,部分企业已开始关注春节前的货运问题。
据悉,部分企业在元旦前后已经开始扩大产能,为即将到来的1月份旺季做准备。元旦前期,百草枯母药主要原材料吡啶价格仍有下降的迹象,加之元旦前的询单只询不定,因而预计短期内百草枯母药价格仍会以下调为主。
毒死蜱
上周,国内毒死蜱原药价格稳中下滑,但下滑的速度已明显减慢。
在企业的武汉“秘密会议”后,毒死蜱原药市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经过三四天的酝酿,周中开始能明显感觉到毒死蜱原药价格出现分歧走势。从市场反馈的颂谈信息了解到,一部分毒死蜱原药价格向稳,成交价格稳中略降;另一部分则下降得比较快,已经向价格最低点逼近。受其影响,前期培育的成交气氛开始变淡,下游企业观望情绪高涨,也有一部分制剂企业选择在此时进入。他们的观点是:价格已经低于自己的预期,先入手部分货源以保证春节期间的生产需求;而一些不急用的企业,仍然持币观望困斗。
从原材料市场反馈来的消息显示,由于目前毒死蜱原药价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原药生产企业已成本倒挂,直接导致原药生产企业狠压中间体价格。由于中间体企业自身的环保压力很重,利润又低,原药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压价迫使
问答拓展:草甘霖现在多少钱一吨?
据中国懂懂农资网2024年6月1日消息目前草甘膦价格售价约1.8万/吨艰难的草甘膦市场
2024年我国农药总产量为226.2万吨,同比增加12.3%;我国农药产业去年利润总额为76亿元,同比大降旦凯29.5%。以草甘膦为例。从2024年开始,受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等因素影响,草甘膦需求大幅增长,其价格也由之前的2万~3万元/吨上涨到2024年最高的10~12万元/吨。市场紧接扩产,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目前草甘膦价格售价约1.8万/吨。草甘膦市场价格的暴跌,分析其原因:第一,产能严重过剩,草甘膦2024年,2024年我国草甘膦产能分别达到87万吨和103万吨,产量分别为43万吨和49万吨。第二,出口受阻,自希腊危机以为,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下挫,或多或少影响草甘膦国际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预期走势。再次各国的贸易保护,例如在3月底美国Albaugh公司提出的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草甘膦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虽此调查撤消,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压草甘膦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团轿。第三,天气影响国内需求。西南地区大旱后华南地区模或唤几次连续特大暴雨灾害影响,国内种植影响严重,相对草甘膦的用量更为稀少。造成国内大部分草甘膦产能闲置,据资讯统计,2024年4月份草甘膦产量(折100%)8095吨。
问答拓展:黄磷价格暴涨!和邦生物1.74亿“神操作”幕后
两个月前,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的内心还是忐忑的,虽然他们已经看到了行业可能的走势。
暴涨与锁价的寓言
因为和邦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上交所发橘明了一封“事后审核问询函”(上证公函【2024】0746号),其中一个问询问题就是——报告期末,公司预付款项余额为2.99亿元,同比大幅增加,公司称主要是为了锁定原材料货源,保证***和稳定成本。
上交所要求补充披露:预付金额前五名的具体对象及其关联关系、说明公司预付款项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和合理性等。
2024年年报显示,该公司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拥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18万吨/年双甘膦——农药中间体生产线,是全球该产品笑没最大的供应商。
之所以要签订这个合同,和邦生物答复上交所的理由很简单:公司预测2024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黄磷供应会“更趋紧张且价格会上涨”。
原因在于它观察到,2024年3季度,由于中央环保督查加强对黄磷主产区云南的督查,使黄磷供应一度紧张。
和邦生物的嗅觉确实灵敏!
现在来看,签订这个“锁价保量”供应合同,可堪称踩准市场的一波“神操作”——你要知道,如今的黄磷价格,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暴涨。
根据Wind数据库,7月9日,黄磷价格还在元每吨,但是10日突然飙升,达到了每吨,11日,更是达到了元每吨。
此后黄磷价格进一步上涨,截止到7月15日,其价格已达到了元/吨,相较于7月9日的价格上涨了45.16%。
与之相映的是,澄星股份在近日也成了令人瞩目的“妖股”——该公司主要从事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7月16日早盘,澄星股份再度一字板,报6.86元,上涨9.94%。这是自7月10日以来,澄星股份收获的第5个涨停板。但事实上,澄星股份生产的黄磷主要是作为公司生产磷酸的原料供应,对外销售占比较小……
这一切都源于黄磷价格的突然“变脸”。
省下来的就是利润
提前“锁价”的和邦生物,正是黄磷的消费大户。
黄磷也是和邦生物生产双甘膦产品的主要外购原材料、成本控制的“核心要素”。
显然,这笔开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省下来的真金白银,就是利润。
作为全球最大的双甘膦供应商,和邦生物自身也生产草甘膦,草甘膦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除草剂。双甘膦是草甘膦中间体,是合成草甘膦过程的主要原料之一。
2024年,和邦生物实现营收60.09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好水平。当年表现最亮眼的业务正是草甘膦业务——2024年公司草甘膦产量增长约43.52%,销量增长了69.82%左右,草甘膦业务营收大增81.66%,达到13.70亿元。
要知道,4年前,和邦生物草甘膦业务才开始起步。如今公司正欲将草甘膦产能提升至14万吨/年,并有望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唯一的全流程IDA法草甘膦制造商。
在国内***侧改革和环保督查双重压力下,草甘膦行业其实早已呈现洗牌出清之势。
据了解,国内草甘膦有效产能继2024年大幅下降后,几乎无新增产能,开工企业数量从30多家下降至2024年的10家左右,实际有效产能为51.83万吨左右。
能走到今天,和邦生物确有不少独到之处。
制备草甘膦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甘氨酸法,一种是天然气IDA法,和邦生物选择的是后一种。
就拿这次黄磷价格暴涨来说,据业内人士透露,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每吨草甘膦消耗300公斤黄磷。和邦生物采用IDA法,每吨草甘膦消耗258公斤黄磷,足足少了40公斤。成本优势保守估计,较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每吨节约1000元。
从历年海关数据看,6-8月为草甘膦出口淡季。从2024年开始,每年草甘膦价格的顶峰是在11月、12月份。
在此背后,草甘膦产业链即将整体步入景气周期,或许不是痴人说梦。
据透露,目前和邦生物正在对双甘膦项目进行工艺优化,以使公司双甘膦产能得以充分释放。优化完成后,公司产能利用率将提升20%左右,行业独角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由于和邦生物双甘膦项目技术领先、规模匹配合理、成本控制、市场运作到位,还改善了行业格局,使众多草甘膦制造企业更积极的选用双甘膦为原料的工艺制备草甘膦。
移不走的中流砥柱
和邦生物“锁价”的先见之明,就在于管理层很早就意识到:磷矿石、草甘膦等产业景气复苏的基础逻辑之一,在于环保日益趋严。为此,它始终抱定“两个坚信”。
第一个坚信:环保强化推动***侧出清,行业也有望在治理后进入景气上行期。
目前来看,这一逻辑在逐步兑现之中。
我国黄磷产地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四省,其中云贵川地区产量占比超过90%。7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的一则报道揭开了云贵川一些黄磷生产企业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
此前,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根据安排,今年将先行完成黄磷企业的环境整治。
央视报道催化,整治快速升级。全国黄磷产能利用率在一周之内由66.5%骤降至37.1%,目前贵州全部地区、四川马边地区及云南大部分地区黄磷企业停炉。
供应显著收紧,加上黄磷储存非常危险,很多工厂买了之后就必须用,价格传导非常快。
黄磷价格一下子疯了,有人笑,自然有人哭。而像和邦生物这类超前布局的企业,将持续受益于后续产业出清后释放的政策红利。
和邦生物超前布局的底气,来自于它对全产业链的长期深入思考和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坚定推进——这就说到了第二个“坚信”。
和邦生物一直坚信:只有全球视野,才能在核心业务层面均做到“最具竞争力”,这才是国家倡导的高质量发展。
财报显示,2024年—2024年,和邦生物在建工程期末余额分别为11.67亿元、9.25亿元和18.64亿元。特别是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上市以来之最。公司在建项目包括蛋氨酸项目工艺提升、双甘膦工艺优化等项目。
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巨额资本支出之后,和邦生物即将迎来产业升级后的收获期——这些项目投产将使得公司产品更具竞争力,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同时,还将减少公司财务成本。
根据年报,和邦生物的双甘膦、草甘膦毛利率略高于同行业,主要系和邦生物具备了全流程工艺技术,较同行业上市公司具有成本优势。
高筑墙,广积粮。和邦生物正在全力推进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其他入选企业还包括:PCB市占率全球第一的鹏鼎控股(002938)、锂电池湿法隔膜市占率全球第一的恩捷股份(002812)、打印机业务细分行业全球领先的纳思达(002180):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的通威股份()等。
它们既是某些细分领域的绝对领先者,又是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
但这些像纽带一样的企业,构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对此,天风证券如是评价道:在今天产业升级和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它们成为让产业链“移不走”的中流砥柱。
本文源自投资者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