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纹枯病(纹枯病特效药)
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大家心中牵挂的大事。一粟一粒,一餐一饭,平凡生活点滴的背后,饱含着“粮”苦用心。
青神水稻长势喜人(余文摄)
2024已过半,在万物并秀的美好时节,青衣沃野绿意盎然,活力清新。绿油油的稻田长势喜人,是青神县积极开展春耕备耕、严格管控耕地、扩大播种面积工作的有力回音,彰显着青神县为全面实现稳产保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信心。上半年,全县已扩种粮食作物0.979万亩,其中水稻0.14万亩、玉米0.076万亩、大豆0.75万亩。小春播种面积6.72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栽播面积12.88万亩。
提高“配置”稳产稳收有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水泥路、水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现在种植、收割便利多了。”彭洪银是西龙镇万沟村的一名种植大户,承包了1023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彭洪银播种、管理、收割粮食作物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以往道路不畅,一遇下雨天,农业机械进不来。现在路修好了,无论晴雨,农业机械进出都能畅通无阻,不误时机及时收割。同时,水渠修好后,麦田排水系统也通畅了,有助于稳产保收。
西龙镇万沟村是青神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水利、农业、科技等综合措施,进行水、田、路综合治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高,真正实现藏粮于地,为青神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19万亩。项目区直接受益农户约3534户、年直接受益农业人口约9482人。2024年项目区涉及的5个村均有水稻种植。
创新育种绿色防控有路子
眼下,水稻进入抽穗期,是水稻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绿油油的稻穗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荡起片片稻浪。青神县西龙镇新农村的种粮大户李东好也比平常忙碌了很多,每天一早,他会来到田间地头做检查,做好水稻抽穗期病虫害防治。“常言道‘三分种田,七分管’,这个时期可不能偷懒,这样才能为水稻丰产丰收打好基础。”拿起几丛稻穗细心观察的李东好乐呵呵地说。
在李东好的地头,一个个白色诱捕器如“标兵”般守卫在田间,诱捕器采用生态和物理防治等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使二化螟基数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整个田间的“绿色防控”。
李东好介绍,他家500多亩田将于8月中旬进行机械化收割,预计今年每亩亩产达1300多斤,每亩产值达1755元。同时,通过农业部门的指导,他还将采取稻药轮作的模式,待水稻收割后,他将换种成中药材,进一步提高收入。“采用稻药轮作模式同传统的种植蔬菜相比,收益要高,一年500多亩下来要高25万。”李东好说。
技术支撑农业服务有保障
在西龙镇观金社区,种植大户程伟正忙着用无人机喷药。在程伟的遥控指挥下,无人机螺旋桨飞速旋转,像一只雄鹰,盘旋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几分钟的时间,一大片稻田的农药就已经喷洒完毕。
“以前,我们采用人工打药的时候,每天需要十多个人,现在只需要2个人就可完成。现在的效率也大大提高,无人机一天可喷洒500余亩。”从最初的人工打药到如今的农业机具喷洒,有了机械化的好帮手,既减轻了负担,又降低了成本,程伟对效率很满意。
今年以来,青神县农业农村局强化服务支撑,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编印《病虫情报》6期,开展2024年四川省“百县千乡万户”科学安全用药培训青神县水稻作物专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培训10次、宣传7次,培训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全县加大农资供应保障,为农业生产做足准备。截至目前,全县农药化肥储备1430吨、农膜储备2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