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纹枯病特效药 叶枯病
随着春天的到来,温度越来越高,各种真菌病害开始频发,诸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草莓白粉病、黄瓜灰霉病,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杀菌剂。
说到杀菌剂,这几年最火的莫过于吡唑醚菌酯了。好多农户使用吡唑醚菌酯后,不仅有杀菌效果,还能保健增产,真是神奇。
吡唑醚菌酯1993年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发现,2024年登记并上市,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吡唑醚菌酯自从投放市场以来,杀菌谱广、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这类杀菌剂的功能都能得到验证,在农民中大受欢迎。
杀菌机理: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所以它也被称为呼吸抑制剂。
主要特点:(1)杀菌谱广
吡唑醚菌酯对几乎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小麦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2)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3)混配性较好
吡唑醚菌酯能与几十种药剂复配,与苯醚甲环唑、代森联、烯酰吗林等复配效果好,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
(4)防早衰、增强抗逆性、提质增产
吡唑醚菌酯除了杀菌防病作用之外,还能诱导许多作物的生理变化,增强作物的生理功能,防早衰、保健增产。
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上,吡唑醚菌酯通过延长灌浆期叶片中叶绿素的功能期,增加灌浆时间和效率,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
同时,它能降低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作物衰老。对柑橘、葡萄、芒果等作物来说,经常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增加座果率、提高品质、增加卖相。
适用作物:适用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大豆、马铃薯、草莓、黄瓜、西瓜、甜瓜、白菜、甘蓝、花椰菜、芹菜、西红柿、茄子、辣椒、苹果、梨、香蕉、桃树、葡萄、猕猴桃、荔枝、芒果、柑橘等多种作物。
防治对象:防治纹枯病、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100多种真菌病害。
使用方法: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10-20克,加水30斤喷施;果树、蔬菜等作物,10-15克,加水30斤喷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