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 玉米锈病种类

2024-06-2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530 次
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 玉米锈病种类

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的研究

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研究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成为了农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的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对玉米锈病抗性品种和易感品种进行比较,筛选出与玉米锈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同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

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的意义

研究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可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可以开发出新的抗病品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问题:

1.玉米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玉米锈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2.玉米锈病的病因是什么?

答案:玉米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3.研究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研究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可以为玉米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研究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研究人员通过对玉米锈病抗性品种和易感品种进行比较,筛选出与玉米锈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同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出的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玉米锈病基因所在位置。

5.玉米锈病抗性品种有哪些?

答案:玉米锈病抗性品种包括黄单胞菌玉米、蓝单胞菌玉米等。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的病原

玉米普通锈病的病原菌为高粱柄锈菌(Pucciniasorghi),属于担
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夏孢子球形,近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褐色,大小
24~33微米×21~30微米,表面具余谨微刺,膜厚1.5~2微米,棚档赤道附近具4个发芽
孔。冬孢子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栗褐色,顶端圆,少数扁平,表面光滑,具
1个隔膜,隔膜处稍缢缩,大小28~46微米×14~25微米。柄淡***至淡褐色,
长达50微米。
据国外报道,玉米普通锈病在其转主寄主植物--酢浆草属植物上产生性
孢子器和锈孢子器,但在我国还未见报道。高粱柄锈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发病规律:在我国链毁乱,玉米普通锈病越冬和初次侵染来源问题尚未完全明确。
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各省、自治区,由于冬季气温较高,夏孢子可以
在当地越冬,并成为当地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但在甘肃、陕西、河北、山
东等北方省份,由于冬季寒冷,夏孢子和冬孢子能否安全越冬尚存在争议,
且也未发现酢浆草与玉米锈病的初侵染存在联系。在北方玉米锈病发
生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是南方玉米锈病菌的夏孢子随季风和气流传播而来的。
普遍锈病在相对较低的气温(16~23℃)和经常降雨、相对湿度较高(100%)的
条件下,易于发生和流行。在我国西南山区玉米锈病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普
遍发生的。据国外报道,玉为普通锈病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阶段也可发生
于大刍草上。实践证明,偏施氮肥有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不同玉米品种和
品系对玉米锈病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马齿型较抗病,甜质型玉米则抗病性
较差,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发病较重。
防治:玉米锈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大区域发生和流行的病害、防治上必
须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主、以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重
地区应更换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搭配使用磷钾
肥。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65%代森锌500倍液,50%代森铵
水剂800~1000倍液,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
1500倍液。

问:玉米植株的抗锈病(T)和不抗锈病(t)的基因以及籽粒的非甜(A)和甜(a)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1)由于不抗锈病的基因为t,籽粒的甜基因为a,所以不抗锈病甜粒个体丙的基因型是ttaa.射线处理是诱变育种的措施,经过相关培养获得可育不抗锈病甜粒个判轿体为单倍体育种.
(2)由于乙与甲相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而甲为纯合的不抗锈病非甜玉毕拿米,所以乙的基因型为TtAA,又丙的基因型为ttaa.因此若将乙于丙杂交,理论上,F1有不抗锈病非甜和抗锈病非甜两种性状.F1抗锈病非甜个体基因型为TtAa,F2抗锈病甜粒个体的基因型为TTaa、Ttaa,比例为1:2,所以F2抗锈病甜粒个体中抗锈病基因的频率是23.
(3)实验结果及:手冲搭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则F1全为糯性;若这两株玉米的糯性突变发生在两对不同的基因上,则F1全为非糯性.
故答案为:
(1)ttaa诱变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2)223
(3)若F1全为糯性若F1全为非糯性

问:玉米预防锈病上午打药好还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预防锈病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问:如图表示利用高秆抗锈病玉米(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细胞生产人工种子的过程.下列叙述

A、高秆抗锈病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通过①过程两两融合得到的细胞基因型有9种,故A正确;
B、②是脱分化过程、③是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不同,故B正确;
C、花粉细胞杂交形成的植株可育,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故C错误;
D、人工种子的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丛芽的发育,故D正确.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