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莓生长特性生长过程影响果实发育环境有哪些_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602 次

草莓生长特性生长过程影响果实发育环境有哪些

草莓生长特性

草莓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70%~85%。草莓的生长周期分为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休眠期。在生长期和结果期,草莓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获得充足的养分,促进果实的发育。

草莓生长过程

草莓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萌芽、生长、开花、结果和休眠。其中,生长期和结果期是草莓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在生长期,草莓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以获得充足的养分,促进草莓植株的健康生长。在结果期,草莓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以支持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影响果实发育的环境因素

草莓果实的发育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和营养等因素。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草莓果实的发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而土壤的营养状况也会对草莓果实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拓展问题

问题一:草莓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和营养等问题。充足的阳光能够促进草莓果实的发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够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而土壤的营养状况也会对草莓果实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问题二: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农药?

答案:草莓生长过程中需要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农药。杀虫剂用于防治草莓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草莓病害,除草剂用于控制杂草的生长。

问题三:草莓果实的品质如何提高?

答案:草莓果实的品质可以通过合理的生长管理和科学施肥来提高。在草莓生长过程中,可以采用适当的修剪、疏果和控制病虫害等方法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同时,合理施肥可以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草莓的百科知识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植物,因果实呈红色,形状酷似草莓,故称为草莓。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糖类、有机酸和氨基酸等营养素,具有润肺、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草莓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普通草莓、野草莓、欧洲草莓、***草莓等。

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化学药剂。农药的种类繁多,按照作用机理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调节剂等。

施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向土壤中添加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一种农业技术。施肥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类型。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的有机物,如粪肥、腐熟堆肥等;无机肥是指化学合成的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参考来源:

1.《草莓栽培技术》

2.《农业生产手册》

3.《农业科学》

问答拓展:影响草莓果实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种子存在的影响草莓浆果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进行完整的授粉、受精及形成完好的果实。Nitch的研究表明,草莓花托上的种子(瘦果)数越多,其果实越重。授粉后的种子附近的花托升友可以膨大生长,不授粉的种子周边则不能膨大,所以,只进行部分授粉会出现畸形果实。将花托上种子去除以后,在没有种子的部分则不能膨大。但如在除去种子后,将植物生长激素以羊毛脂覆盖于告正花托上,则可以得到与有种子果实同样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调查了果实的生长激素含量,证明植物生长激素不在花托上,而只存于种子内。据此认为,果实膨大需要种子的存在,就是由于果实组织膨大与植物生长激素有关,而这些激素是由种子提供的。
(2)植株的营养状况果实发育过程中,若营养不良则会造成结果不良、浆果发育差等现象。草莓匍匐茎苗的质量好坏影响着草莓的产量。草莓匍匐茎苗的新茎粗度与产量呈明显正相关。春季草莓若不能形成足够的同化面积,植株体内营养不足,就会使草莓花器发育不良,出现花柱短、花粉稔性降低的现象,影响草莓果实的膨大。果实膨大期,因果实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植株营养生长此时受到抑制,着果过多会降低同化能力,使植株停止生长,这又反过来对果实膨大起抑制作用。某一果实的发育也会影响同株上其他果实的发育。草莓的一级序果着果早,在花序中占优势地位,往往形成果面有纵沟、形状不规则的特大畸形果。如果摘除此果,花序中的其余果可增大。由试验结果看,摘除一级序果,其二级序果可增大10%~20%,且形成速度加快。在生产上,由于一级序果果型大吵友槐,上市早,摘除一级序果对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一般难以实施。草莓高级序果小,上市售价低,可在高级序花开前疏除。
(3)光照草莓果实发育期需充足的光照条件。光照充足植株生长良好,光合作用旺盛,同化效率高,碳水化合物向果实供应较多,果实发育所需营养能及时得到补充,使果实膨大迅速,果实内糖分积累高,品质好。露地栽培情况下,果实成熟期晴天越多越好。相反,如果果实成熟期连续阴雨,植株生长处于弱光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果实中的糖分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将明显降低,严重地影响果实品质。促成栽培时,冬季弱日照下,棚内易造成光照的不足,在生产上应经常清洗大棚塑料薄膜,减少灰尘的污染,提高大棚的透光率。棚内可放置反光物,如辅以银色膜或白色膜,增加棚内的散射光,必要时还可采用照明光源增加光照。
(4)温度草莓果实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8~25℃,最低12℃。草莓自开花至成熟需一定的温度积累量,由于草莓品种遗传性较高,开花到成熟所需时间较短;温度较低,果实发育所需时间相应延长。在果实发育适温范围内,草莓自开花至成熟需30~45天。露地栽培草莓,早春气温相对较低,果实发育时间长,果实较大;如果气温骤然上升,果实发育时间缩短,很可能形成早熟的小果。促成栽培中,南方一般不用加温设施,棚中气温通常偏低,使开花至果实成熟的时间过长,影响果实提早上市。昼夜温差也是影响草莓果实发育的因素。果实发育期间,在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大,使光合产物积累多,呼吸消耗少,形成品质好、果型大的果实。低温对果实的影响在大棚栽培中容易发生。果实发育初期,受低温的影响,易产生畸形果;待果实长到一定大小后,果实中含糖量增多,果实内含物质浓度增大,对低温耐性相应加强。高温也影响果实的发育。白天气温较高、夜温也高时,抑制果实的发育。大棚促成栽培过程中,春季白天棚内温度有时上升到35~40℃,使草莓果实发生萼片干枯、发育不均衡的现象。应注意通风降温。土壤温度的高低,对草莓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有影响,从而也间接地对果实发育起作用。草莓果实发育期要求土温在15~20℃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草莓果实发育。
(5)土壤水分草莓鲜果中水分含量占90%以上,果实发育期吸水量逐渐增多,大量成熟期吸水量急剧增加。果实及植株所需水分主要由土壤***植株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多少对草莓果实发育的影响很大。土壤水分充足,草莓果实膨大快,果面光滑而有光泽,果实内含水多,柔软多汁;土壤水分不足,草莓果实小,果面干瘪,暗淡无光,果皮皱缩。草莓果实发育期为水分敏感期,此时应注意及时补充土壤中水分,以供果实发育。草莓植株地上部长势、根的分布状况及吸水能力不同,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有一定差异,多数品种以土壤水分张力pF值维持在1.5~2.0为宜。土壤水分过多会引起土壤通气不良,对根系活动及果实发育不利。

问答拓展:草莓的生长环境草莓的生长环境和条件简介

1、土壤。草莓适宜栽植于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植,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适宜pH值5.5-6.5。草莓对碱性土壤很敏感圆散,在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不宜种植草莓。
2、光照。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照充足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在半光照条件下,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不足时,叶柄和花序梗细、叶色淡、花朵小、果小、品质差。在开花结果期和旺盛生长期,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2-15小时;在花芽分化期,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16小时以上的日照下可使生长旺盛,但不能形成花芽,甚至无法开花结果。
3、水分。草莓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加上新老叶子更新效率高,因此不耐旱,需要的水分是比较多的。一般来说,生长季节土壤的含水量不应低于60%,这基本上可以满足每个开发阶段的用水需求。果实接近成熟时要注意丛郑控水,以保证果实的糖分和硬度。10月中旬,茎和叶停止生长,花蕾基本形成,必须及时灌足封冻水以备越冬。橘郑氏草莓不耐涝,一般小水勤施,注意田间雨季及时排水。
4、温度。草莓喜温凉气候,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2℃,-5℃出现冻花,-7℃以下出现冻果和冻根,25℃以上生长缓慢,30℃以上生长和光合作用便受到抑制,因此草莓在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应采取遮阴措施。花期温度低于0℃或高于40℃都会阻碍授粉受精的进行,影响种子的发育,导致畸形果。

问答拓展:草莓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草莓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如下:

一、水分:

草莓为浅根性植物,而且在生长季节又不断长出新叶及匍匐茎,纳颂迹因此对水分的要求较敏感。开花期水分不足,花期缩短,花瓣卷于花萼内不展开而呈现枯萎;浆果膨大时水分不足果实小,品质差。

但土壤湿度过大又影响植株的生长,有时引起根系的死亡和果实腐烂。因此栽植草莓的地块,地下水位不应少于75cm。

二、光照:

草莓是比较喜阳光但又有一定耐阴性的植物,在轻度遮阴下仍能生长,果实也能正常着色,适于作幼龄果园行间间作,在幼龄葡萄园棚架下也可栽植,以充分利用土地。

草莓对强烈阳光的照射有不良反应,会受炎热的危害,表现根系生长弱,叶片灼伤,叶变小,果实灼伤干枯,有时引起植株死亡。草莓可以在各种土壤上生长,但要丰产则以栽于肥沃、疏松、通气良好的沙壤土为好。

三、温度:

草莓在南方温暖地区无明显休眠期,成为常绿植物。在北方冬季被迫休眠,当温度降到-9~18℃时地上部受冻,而根系在-8℃时受冻。在北方栽培草莓,冬季必须用干草或秸秆覆盖防寒,其厚度华北地区3~5cm,内蒙古及东北地区8~15cm。

春季撤除防寒覆盖物时要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化冻后及时撤除上层已化冻的防寒物,以利提高地温,第二次在芽将萌发前进行,过迟易伤新茎。

四、土壤:

草莓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严格,适于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也能忍受pH5~6的微酸性土壤,沼泽地、盐碱地不适合栽植。

五、肥力:

草莓喜肥,栽植前应施足基肥。栽植材料必须选用至少带有3个叶片以上而根系发达的秧苗,才能保证栽后第一年的产量。栽植时应注意栽植深度,使苗心基部与地表齐平。栽植过深苗心被土埋没,易引起苗心腐烂,过浅易引起植株干枯死亡。栽后应及时灌水。

六、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的植株高度、冠径大小、分枝能力强弱而定。株高冠大、分枝力强的品种,株距25cm左右;株矮冠小,分枝力弱则株距15cm左右。在秧苗充足的情况下,为保证栽后第一年的产量,先密栽,15~25cm栽两株。

第一年结完果后间拔一株,洞并以利植株扩大生长。行距应根据栽植方式、机械化程度、更新年限(每年栽1次或3~4年栽1次)等而不同,一般30~120cm。栽植方式有单行栽植、双行栽植、方行丛植和地毯式栽植。畦栽的优点为管理较细致,缺点是整畦费工。

在不供繁殖秧苗的草莓园,每年应注意摘除匍匐茎,否则影响母株的生长发育。试验表明,摘除匍匐茎可增加产量达40%。在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樱橡虽然数量不多,但此时抽生的匍匐茎能形成大量匍匐茎株,而果实采收后发生的匍匐茎量多而快,因此都必须及时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