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
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
小麦锈病是小麦上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会导致小麦的减产和质量下降。那么,小麦锈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1.病原菌
小麦锈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条锈菌、黑锈菌和白粉菌。其中,条锈菌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这些病原菌可以通过风、水、土壤和种子等途径传播,进入小麦植株内部并繁殖生长,最终导致小麦锈病的发生。
2.气候条件
小麦锈病的发生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通常来说,温度在15-25℃、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最适合病原菌的生长和传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小麦锈病的发生率会显著提高。
3.小麦品种
不同的小麦品种对小麦锈病的抗性也不同。一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另一些品种则容易感染病原菌。在种植小麦的时候,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小麦锈病的发生。
4.农业管理
农业管理也是影响小麦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不及时清除病残体、不合理施肥、不适当使用农药等都会增加小麦锈病的发生率。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加强对小麦锈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拓展问题
1.如何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
答:预防小麦锈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保持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适当使用农药等。
2.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答: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物理防治包括清除病残体、消毒土壤等;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对病害进行控制;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病害进行防治。
3.小麦锈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什么?
答:小麦锈病会导致小麦的减产和质量下降,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防治小麦锈病,农民还需要增加农药使用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4.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关吗?
答: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随着气候变暖,小麦锈病的发生率也可能会增加。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小麦锈病的病原菌有哪些?
答:小麦锈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条锈菌、黑锈菌和白粉菌。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随着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小麦也进入了快速生长阶段,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条锈病是需要多注意的。
那么,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是什么呢?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培拆清。
小麦条锈病发病条件1、条锈病喜凉怕热,在我国,有一些地区非常适宜条锈病病菌的越冬,所以往年经常发生条锈病的地区,土壤中存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来年容易引起条锈病的发生。
2、选种的品种,属于不抗条锈病的小麦品种。
3、3到5月份,下雨比较多,适宜锈菌孢子的生长和蔓延。
小麦锈病中,除了条锈病,还有叶锈病和杆病。
小麦条锈病防治措施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种定期轮换。
适期播种,适当晚播,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小麦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
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减少产量损失。
3、小麦种子播种先用种子重量0.2%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2.5%烯唑醇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1%~0.15%的2%烯唑醇湿拌种御巧剂拌种。
4、在小麦条锈病发病初期喷施药剂防治。
药剂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配前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问:小麦锈病的发病规律
(1)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在我国西北和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广大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次侵染。造成春季流行的条件为:①大面积感病品种盯或银的团族存在;②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③3—5月的雨量,特别是3、4月的雨量过大;④早春气温回升较早。我省晋南是条锈病的常发区,晋中是易发区。
(2)小麦叶锈病小麦叶锈病在我国各凯宴麦区一般都可越夏,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的主要浸染源。病菌可随病麦苗越冬,春季产生夏孢子,随风扩散,条件适宜时造成流行,叶锈菌侵入的最适温度为15-20℃。造成叶锈病流行的因素主要是当地越冬菌量、春季气温和降雨量以及小麦品种的抗感性。(3)小麦秆锈病秆锈菌以夏孢子传播,夏孢子萌发侵入温度要求为3—31℃,最适18--22℃。小麦秆锈病可在南方麦区不间断发生,这些地区是主要越冬区。主要冬麦区菌源逐步向北传播,由南向北造成为害,所以大多数地区秆锈病流行都是由外来菌源所致。除大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
问:是小麦锈病吗?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是小麦锈病,入常见病害。冶疗锈病、白粉病的药剂有:
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三唑酮、腈菌唑、嘧菌酯、醚菌酯、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等药剂,
加入芸苔素内酯和叶面肥进行防治,效果很好。
问:20.小麦锈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发病时期主要在小麦植株生长的中后期,会对小麦的生存造成极大威胁.现已知小麦的抗锈病性...
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小麦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1:2:1.由于感锈病性状的基因型为aa,所以淘汰感病小麦后,都为抗锈病小麦AA、Aa=1:2.F1自交,F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