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花蕾蛆 柑橘花蕾蛆用什么农药
柑橘花蕾蛆:如何防治?
一、什么是柑橘花蕾蛆?
柑橘花蕾蛆,学名为CitrusFlowerMoth(CFM),属于鳞翅目昆虫。它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害虫,主要危害柑橘的花蕾和新梢,会导致柑橘花蕾开不了花,从而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
二、柑橘花蕾蛆的生活习性
柑橘花蕾蛆的生命周期一般为30-40天。它的幼虫在柑橘花蕾内发育,从而导致花蕾不开花。成虫主要在晚上活动,雌虫会在柑橘花蕾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花蕾内活动,损害花蕾和新梢。
三、如何防治柑橘花蕾蛆?
3.1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3.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控制害虫的方法。对于柑橘花蕾蛆,可以使用寄生蜂等天敌来控制其数量。
3.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害虫的方法。对于柑橘花蕾蛆,可以使用杀虫剂来控制其数量。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以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如何预防柑橘花蕾蛆?
预防柑橘花蕾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保持果园卫生:要保持果园的卫生,及时清理落叶、枯枝和病虫害死亡的果实等,减少害虫的滋生。
4.2做好肥料和水分管理:要保证柑橘树的营养和水分供应,增强柑橘树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危害。
4.3定期喷洒杀虫剂:要定期喷洒杀虫剂,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危害。
五、
柑橘花蕾蛆是柑橘树上的一种害虫,会造成柑橘花蕾开不了花,从而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要预防和控制柑橘花蕾蛆,需要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要从保持果园卫生、做好肥料和水分管理、定期喷洒杀虫剂等方面入手,预防和控制柑橘花蕾蛆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
1.《柑橘栽培与管理》
2.《柑橘栽培技术》
3.《果树害虫防治》
相关拓展:
问:怎样防治柑橘花蕾蛆?
(1)结合冬季清园,进行园区翻土,破坏其越冬环境,减少虫口密度。
(2)花期及时多次摘除被害花蕾,并集中烧毁。
(3)在成虫出土前或幼虫入土初期,用5%西维因粉剂陆谨含喷撒柑橘园,也可选用(亩用量)10%二嗪农颗粒1100克或25%甲基对硫磷微囊剂250克、3%呋喃丹颗粒剂750克,与早笑25千克细土混匀后撒施地面,可防止当年花蕾蛆危害,减少虫源。
树冠喷药在柑橘现蕾期,成虫出土后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1000~12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1~2次晌山。
问:柑橘花期如何预防花蕾蛆,怎样防治才能提高成花率?
柑橘花蕾蛆这一盗花贼典型的**,专拣花骨朵挑弄是非。不仅因为花骨朵蛆小伙儿酷帅,而且还有一副挺健壮的身材,白白胖胖的。其实它的前身,可能就瘿蚊科的一个家族发枝。察猜枯跟梨瘿蚊一样,最爱水果树最嫩幼叶子和花骨朵。但花骨朵蛆侧重于伤害柑橘兆团花蕾,而梨瘿蚊侧重于伤害梨幼叶。依据花骨朵蛆这种生活习性及运动轨迹。
种植户在预防花骨朵蛆时,可以在花骨朵蛆出蜇蒙版前,对柑橘树树杆开展深松,并且在百分之一点八阿维菌素片剂开展士壤混士,击杀在土中秘密活动的花骨朵蛆老前辈,端掉其秘密活动的**点。预防柑橘花蕾蛆层面,在花骨朵刚漏白的时候就用辛硫磷、菊酯类药物喷撒种植园路面来击杀刚出泥面的若虫;当大部分花骨朵泛白时服药喷树干杀若虫于生卵前。
这般预防花骨朵蛆的效果会更好一些。针对花骨朵蛆的话一定要把握其出现规律性。防治一定要趁早,把握住2个关键期,一是过冬病虫害,融合土壤消毒,土地资源翻地,冷死和消灭幼虫。二是花时喷洒一些药物,消灭花骨朵蛆,白粉虱,棉蚜等害虫,可以用阿维菌素,啶虫脒等药物,提议在花前防止,一旦钻进花骨朵就不好防治了,此外开花期防治租的植物也会有影响。
因此需花前和花谢搞好败洞防控工作。若虫形近小蚊,雌若虫体暗棕褐色或土**,被有细发。翅上密生深褐色细发。足长细。雄若虫身长土**。柑橘花蕾蛆卵长椭圆型,无色透明,业务外包一层胶原纤维物,尾端具絮状附着物。稚虫末龄幼虫乳白色至橘**,长倒卵形,蛹**白色,中后期复眼和翅芽深褐色。
问:怎么防治柑橘长蛆
柑橘花蕾蛆发生时间不长,但危害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橘园由于花蕾蛆危害严重而造成较大的损失,有些甚至空树或空园。根据经验教训,提醒橘农防治柑橘花蕾蛆要走出以下误区。不重视大年花蕾蛆的防治。有些橘农以为柑橘结果大年花量大,树势较好,着果率高,花蕾蛆危害无所谓,甚至认为可起到疏花的作用,其实这是不对的。据调查,花蕾蛆危害的一般是一些早现蕾、花质好的花蕾。这些花蕾应是“保花”的主要对象之一。花蕾蛆在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发生情况不一样,如果其羽化期突然降雨或土壤比较湿润的橘园,花蕾蛆往往大发生。2024年是柑橘结果大年,去冬今春又低温阴雨,橘农尤其不可忽视对花蕾蛆的防治。不重视地面施药或施药过迟。有些橘农以为对花蕾施药就可解决问题,于是省却了地面施药,结果因成虫发生量大,花蕾施药效果不佳。或因花蕾施药时间不准(往往施药过迟),而遭受严重损失。生产实践表明,地面施药是防治柑橘花蕾蛆的有效方法,应把地面施药与花蕾施药结合起来,以地面施药为主,花蕾施药为辅。花蕾蛆成虫羽化出土时间与(花蕾露白似绿豆大小)或花蕾刚现白、成虫快羽化出土时(视雨期而定)喷药,宜早不宜迟。如果成虫已上树产卵才于地面施药,往往失去防治效果。成年树应全园地面喷施,零星树和幼年树只在树冠周围以外约67厘米范围内喷施。一般喷施有触杀作用的粉剂农药,如亩用25%西维因粉剂1.5公斤或2.5%敌百虫粉剂1.5公斤拌细土30~35公斤喷施,也可用2.5%敌杀死2000~2500倍液喷施地面,每隔5~7天一次,一般喷施1~2次即可。花蕾变绿才施药。有些橘农在柑橘花蕾被害似灯笼、花瓣带绿色或有绿色小点时才施药,此时已为时过晚。树冠喷药应掌握在多数花蕾变白、直径2~3厘米、成虫已出土上树而未产卵之前抓紧进行。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3000~4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施,隔3~5天一次,连续2~3次。问:柑橘花蕾蛆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一年发生1代,部分地区可发生2代,均以幼老熟虫在表层土中3~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在四川、重庆,3月中旬开始化蛹,成虫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柑橘现蕾发白时为羽化盛期;在浙江黄岩,成虫羽化盛期为4月上中旬;在广东潮汕,越冬代成虫可在2月中旬出土。成虫寿命为2天,最长6~7天;卵期3~4天,幼虫期第一龄3~4天,第二龄6~7天,第三龄长达11个月;蛹期8~10天。在柑橘花蕾蛆的年生活史中,大多数个体的三龄幼虫和蛹在土中生活约11个半月,其余虫态在地面上生活仅约半个月,而少数脱蕾较早的幼虫入土后不久即行化蛹,到4月底又进入第二个成虫羽化盛期,飞到开花较迟的柑橘树上繁殖第二代。
成虫羽化后喜在柑橘林中的土块下、杂草或间作物间潜伏,早晚飞舞于花蕾间,傍晚活动最频繁,扩散范围仅约3~4米,产卵多在傍晚时分。雌虫选择直径2~3毫米、开始露白的花蕾产卵,卵产于花丝、花药或子房周围,数粒或数十粒集于成堆,在一个花蕾上有重复产卵的现象,雌虫可产卵60~70粒。
幼虫孵化后危害花器,使被害花器变形、变色,外形较正常的花蕾短,横径显著膨大,花瓣上常出现有绿色小点,有虫花蕾不能开花结果,形成残花枯落。幼虫在花蕾内生活约10天后爬出花蕾,弹落地面入土化蛹或随落蕾再入土,多在清晨或阴雨天,借助剑骨片弹跳入6.5厘米以内的土层中,一般在树冠周缘30厘米的土中较多,常在4月中下旬,入土不久就做土茧,幼虫卷缩其中,翌年3月份开始活动,再做新茧化蛹。幼虫抗水能力较强,能在水中存活20天以上,可随流水传播。
柑橘花蕾蛆的发生危害与环境关系密切。成虫羽化期或柑橘现蕾初期、幼虫入土期或花谢初期多阴雨,有利于成虫出土产卵和幼虫入土,危害严重;平原地、低洼阴湿地重,阴山地与柑橘园枝叶茂密、有间作物的果园重,土壤含水量在19%~25%的壤土和沙壤土发生重,这些地方均适合幼虫生存。若春旱则发生轻;成虫产卵时,花蕾2~3毫米大,受害重,花蕾顶部松散或有小裂缝,最适产卵,受害也重。
问:柑橘花蕾蛆主要为害症状是什么?
柑橘花蕾蛆的寄主植物为柑橘类,包括柑橘,甜橙、红橘、柚子、柠檬、酸橙、金橘、佛手和脐橙等。柑橘花蕾蛆进行为害时,常常为成虫在花蕾开始露白时产卵,以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其组织,使花药花丝成褐色。有虫花蕾外形较正常花蕾短,但横径显著增大,形似灯笼,常称“灯笼花”,花瓣略带绿色,并有绿色小点,导致被害花蕾不能正常开放和授粉,最后枯萎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