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西双版纳勐海县 西双版纳勐海县房价

2024-06-0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144 次
西双版纳勐海县 西双版纳勐海县房价

西双版纳勐海县: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

西双版纳勐海县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中国南方云南省西南部,东南亚半岛北部。勐海县是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带水果生产基地。同时,勐海县还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试点县”、“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

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县,以勐海县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几个方面。

优质果蔬产业

勐海县是云南省重点的柚子、橙子、柿子、芒果、菠萝等水果生产基地。同时,勐海县还是中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之一。为了实现优质果蔬的生产,勐海县在果蔬生产上注重科学种植、科学施肥、科学浇水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同时在果蔬**上,勐海县也积极推进农产品电商**模式,提高果蔬的**效益。

生态农业发展

勐海县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勐海县积极推动橡胶产业绿色发展,引导橡胶种植户采用低碳、环保、高效的种植方式,推广橡胶-果树联合种植等方式,实现橡胶种植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勐海县也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

勐海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试点县,勐海县注重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垃圾资源化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勐海县也注重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推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勐海县是一个重视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县,注重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学习的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

参考文献:

1.《西双版纳勐海县县情简介》。

2.《勐海县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3.《勐海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方案》。

4.《勐海县农业农村工作报告》。

5.《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24》。

相关拓展:

问:勐海是哪里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勐海县,位于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东接景洪市,东北邻普洱市思茅区,西北靠澜沧县,西部和南部与**接壤,国境线长146.56千米。

相关信息:

从打洛口岸出境跨**可达泰国,是中国从陆路到泰国的最近通道。县**驻地景管路272号,距州府景洪45千米,距省府昆明585千米。全县国土面积5368.09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11月或尺1日零时,勐海县常住人口为人。

勐海县属热带、**带西南季风气候,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衫握高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勐海县属热带、**带西南季风气候,冬皮宏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勐海县地处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境内地势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

问:勐海县属于哪个市

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枣乎部,是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凳轿悉州下辖县。东接景洪市,东北接思茅市,西北与澜沧县毗邻,西和南与**接壤。
勐海县属热带、**带西南季风气候帆纯,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和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景点有曼短佛寺、中缅第一寨等。

问:请问勐海在哪里?

啊么。勐海么就是我家了嘛。你。。。。

问:西双版纳勐海雨季蚊子多吗

多。西双版纳勐海,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该地区的气温非常高,所以该地区的雨季蚊子是非常多的。并且该地区的风景是非常美丽的。

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勐海县总面积5511平方千米。总人口30万人(2024年)。 县人民**驻勐海镇,邮编:。代码:。区号:0691。拼音:Menghaixian
行政区划
勐海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勐海镇、打洛镇、勐混镇、勐遮镇、勐满镇、勐阿镇、勐宋乡、勐往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黎明农场。
历史沿革
2000年,勐海县辖2个镇、12个乡:象山镇、打洛镇、勐海乡、勐遮乡、勐混乡、勐宋乡、勐往乡、勐阿拉祜族乡、勐满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乡、勐冈哈尼族布朗族乡、格朗和哈尼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象山镇打洛镇勐海乡勐宋乡勐阿乡勐往乡勐混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遮乡勐满乡西定乡巴达乡9957勐冈乡7488。
2024年,勐海县撤销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族布朗族乡,合并设立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新设立的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管辖原来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布朗族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乡**驻原西定哈尼族乡**驻地。
勐海是闻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和我国产茶最早之地,有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和800余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自古有“滇南粮仓”之称,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境内热带**带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打洛是通往**、泰国重要的省级口岸,边贸、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概况
位置面积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东接景洪市,东北接思茅市,西北与澜沧县毗邻,西和南与**接壤。国境线长146.6公里。东西最长横距7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县城勐海镇距省会昆明776公里,距州府景洪40公里。
历史沿革
汉代前,隶属昆明、嵩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西汉,隶属益州郡。东汉光和年间,划归永昌郡。唐南诏时,隶银生节度。宋淳熙七年(1180年),境内设九勐土司地。元朝,属车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朝,隶属车里军民宣慰使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使召应勐将辖区划为十二版纳,本县境内设四个版纳。清朝,沿袭明制。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境内重置九勐土司地。**元年(1912年),改设勐海、勐遮、勐混3个区。**二年(1913年),境内设勐遮、勐混(实驻勐海)两个区。**十六年(1927年),改区设佛海县、南峤县、宁江设治局。1950年2月17日,境内解放。1951~1958年,建制几经变动。1958年11月,勐遮、勐海两县合并为勐海县至今,隶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2024年,辖6个镇,6个乡。即打洛镇、勐海镇、勐混镇、勐遮镇、勐阿镇、勐满镇、勐往乡、勐宋乡、格朗和哈尼族乡、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定哈尼族乡、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全县12个乡镇下设个85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社区。
人口民族2024年,全县总人口为29.61万人,男15.15万人,女14.46万人;非农业人口4.68万人,农业人口24.93万人。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其中:傣族11.55万人,占39.02%;哈尼族5.94万人,占20.06%;拉祜族3.74万人,占12.63%;布朗族3.20万人,占10.8%,是全国布朗族人口最多的县。
地理气候勐海地处怒山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属滇西南山原地貌区的西南边缘。境内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四周高峻,中部平缓。最高点在县境东部勐宋乡的滑竹梁子主峰,海拔2429米,属州内第一高峰。最低点为县境西南的南桔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海拔535米。有大小河流159条,总流长1832.3公里,属澜沧江水系。有大小盆地(坝子)15个,5万亩以上的有勐阿、勐海、勐混、勐遮4个,其中勐遮坝23万亩,是西双版纳州最大的盆地,是水稻、甘蔗、鱼类主产地。打洛、勐板、勐往、勐满4个热区盆地盛产橡胶。属热带、**带西南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依海拔高低可分为北热带、南**带、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毫米,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雾多是勐海坝区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
经济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勐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缓慢。1978年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91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58.7倍和6.06倍;工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比1952年、1980年分别增长了55.6倍和3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77万元;人均占有粮食526公斤;各项存款余额16.3亿元。产业结构结构趋向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由1995年的45:27:28调整为2024年的40:19:41。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1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电视、摩托等一批高档消费用品进入广大农民家庭,有3.0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农业1949年,勐海县农业总产值2364万元。1956年,开展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山区直接过渡,废除封建领主制,解放了生产力。1980年9月,勐海县率先在全州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就达1.16万元;粮食总产量9.77万吨,平均亩产189公斤。90年代后,通过结构调整,形成以粮、茶、蔗为骨干产业,畜牧、水产、蔬菜、水果等全面发展的格局。改革开放后的24年间,农业总产值连年以6.41%的平均速度增长。被国家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茶叶出口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电脑农业示范区、糖料生产基地县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县,被省列为养牛综示区、良种猪综示区。202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7亿元;粮食面积44.6万亩,产粮13.1万吨,孔雀牌“201”、“408”、“502”优质米享誉省内外;茶叶面积21.5万亩,产茶8202吨;甘蔗面积24.5万亩,产蔗120.6万吨;蔬菜面积8.0万亩,产菜3.2万吨;生猪存栏17.2万头,肥猪出栏8.6万头;大牲畜存栏8.3万头,牛肉产量0.123万吨;水产品399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9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49亿元。
工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仅以制茶为大宗,另有制樟脑、纺织、造纸、制伞、制陶、铁农具、银饰品加工等作坊。到2024年,已建成制茶、制糖、制樟、采煤、发电、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全县工业总产值3.4亿元,分别比1952年、1980年增长736倍和11.2倍。主要工业产品中,食糖12.95万吨,精制茶1861吨,发电量万千瓦小时,原煤0.5万吨,黄金113.88公斤。勐海茶厂生产的产品先后获国优、部优、省优奖38个,普洱茶、红茶为重要品牌,“红碎一号”曾获国优银质奖,“七子饼”荣获全国保健产品“金鹤奖”。该厂已形成集种植、原料采购、成品加工、**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产品有红茶、绿茶、普洱茶、紧压茶4大类107个花色品种,年生产规模7500吨。勐阿糖厂生产的“甘林牌”白糖多次荣获省部级奖,产品畅销四川、贵州、江苏等省市,出口**、老挝、俄罗斯等国家,1996~2000年,实现利润居全省同行业首位。
旅游、边贸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旅游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以打洛口岸为切入点和带动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进行对外开放,促进旅游业的发展。2024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7亿元,其中**出境游客14.8万人次;实现边贸总额3.88亿元,边境经济技术合作700万元,边民互市2.1亿元,边境小额贸易1.4亿元。在中缅经济合作中,勐海县帮助**第四特区以茶、粮、蔗、橡胶等经济作物及商贸、旅游替代**种植,创造了绿色禁毒工程—替代种植“勐海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进了中缅友谊和合作,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社会事业2024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8所,其中:普通中学18所,职业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小学194所,幼儿园3所;有教职工2928人,在校学生4.99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56%,巩固率99.15%,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医药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县、乡、村**医疗防疫保健网建设得到了加强,各类医疗机构中,县属卫生单位17个,乡镇卫生院10个,拥有病床654张,每千人拥有2.2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581人,其中正高职1人,副高职4人,中职74人,乡村医生302人;各种传染病已下降至431.55/10万,疟疾发病率由1953年的.65/10万降至2024年的4.87/10万,全县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了县、乡、村、社网络建设,2024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1.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7‰。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0%,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县”,“九五”期间,科技投入累计439万元,获科技奖39项。有图书室41个,藏书量4.6万册;有专业文化工作者84人,固定表演厅(场)30个,各种文化娱乐场所30个,业余文艺演出队134支。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县12个乡(镇)已有11个乡(镇)达到“云南体育先进乡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7%和90.5%。
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全县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11家,州级文明单位(文明村)46家,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143家,“五好”文明家庭2181户;12个乡镇中有103个村7043户农户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各级组织认真贯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条例,依法行政。广大农村建立健全了乡规民约,**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持续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不断加**毒工作力度,及时开展“严打”专项斗争,全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24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4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勐海县位列第9位。
2024年11月18日,2024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勐海县位列第8名。
2024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将勐海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代表产业为茶叶产业。
2024年8月,2024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勐海县在列。
2024年8月16日,勐海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24年2月22日,勐海县上榜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