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蛴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2024-06-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439 次
蛴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蛴螬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蛴螬是一种害虫,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了解蛴螬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蛴螬的发生规律

蛴螬是一种夜蛾,幼虫孵化后会在土壤中生活,以根、茎等为食。蛴螬的发生与气温、降雨、土壤水分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蛴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7月份,这个时期气温高、降雨充足,土壤湿度适宜。

蛴螬的防治方法

蛴螬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控制蛴螬的繁殖和发生。例如,利用寄生蜂等天敌控制蛴螬的繁殖。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但是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期投入。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剂控制蛴螬的繁殖和发生。这种方法效果较快,但是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方法控制蛴螬的繁殖和发生。例如,利用土壤覆盖、灭活等方法控制蛴螬的发生。这种方法无污染、无毒副作用,但是效果相对较慢,需要长期投入。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Q1:蛴螬的危害有哪些?

A1:蛴螬会在农作物的根、茎等部位为食,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死亡。

Q2:如何预防蛴螬的发生?

A2:预防蛴螬的发生可以采取轮作、深翻土壤、栽培抗病虫害品种等措施。

Q3:化学防治蛴螬需要注意什么?

A3:化学防治蛴螬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农药的百科知识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病虫害、杂草等农业有害生物的化学药剂。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不同类型。农药的使用需要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和危害。

参考来源:

《农业生产技术手册》

《农业病虫害防治手册》

《农药使用手册》

问答拓展:蛴螬的防治与消灭

蛴螬的防治与消灭具体如下:

1、农业防治。实行水、旱轮作;在玉米生长期间适时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除田间杂草;大面积春、秋耕,并跟犁拾虫等。

发生严重的地区,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虫翻到地表使其风干、大姿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同时,应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

2、毒饵诱杀。每亩地用25%对硫磷或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谷子等饵料5千克,或50%对硫磷、50%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饵料3~4千克,撒于种沟中,亦可收到良好防治效果。滚正绝

3、物理方法。有条件地区,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并消灭蛴螬的发生数量。

4、生物防治。利用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

扩展资料:

1、生活习性

蛴螬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即金龟子,白天藏在土中,晚上8~9时进行取食等活动。蛴螬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并对未腐熟的粪肥有趋性。

幼虫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

2、价值

(1)食用价值:腐烂木桩内常有蛴螬,取腐烂木桩内蛴螬,用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直接放入滚油内,几秒钟就可捞出,香味浓郁,蛋白质丰富。在野外生存状态下可生吃,并无异味,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所需蛋白。

(2)治理破伤风:将蛴螬倒置,让其自然吐出黄水。取黄水搽在伤口上;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炖热内服,以使出汗;牙关紧闭者,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外敷伤口,干后即换;或以蛴螬10个清简,焙干为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蛴螬

问答拓展:蛴螬如何识别与防治?

(1)为害症状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通称,以咬食植物的幼苗、萌发的种子及幼根为害,咬断处切口整齐。成罩败虫金龟子也可为害作物的嫩芽、叶片及果实。蛴螬个体肥大弯曲,近C形,春、秋两季为害最重。施用未充分腐熟肥料的地块,或前茬为马铃薯、甘薯、花生等地块发生严重。(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地块时要考虑到前茬作物的影响;通过秋翻,可翻出一部分蛴螬;进行秋灌,能有效地减少土壤中蛴螬的发生数量;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化肥如腐殖酸氨、氨化过磷酸钙等,其散发出的氨对蛴螬等地下害虫有一定驱避作用。②药剂防治。土壤施药,每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物慧颤37.5~45千克顺垄撒施,浅锄覆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还可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防治成虫可用2.5%敌百虫粉,每公顷用30千克撒施于大田作物,或用25%增效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碧谨喷雾防治。

问答拓展:落葵蛴螬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预防和治理措施

随着落葵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各种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农户们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为大家搜枝详细总结了落葵蛴螬的相关防治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该虫害。
为害症状:
幼虫主要咬断幼苗根茎造成幼世盯敏苗死亡,常造成缺苗断垄。
发生规律:
蛴螬终生栖居土中,其活动主要与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温湿度等有关。在一年中活动最适的土温平均为13-18℃,高于23℃,逐渐向深土层转移,至秋季土温下降到其活动适宜范围时,再移向土壤上层。因此蛴螬在春、秋季两季为害最重。
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g/亩拌成毒土,或用5%二嗪磷颗粒剂2.5—3kg/亩、5%毒死蜱颗粒剂2kg/亩或3%毒·锌颗粒剂3—4kg/亩顺垄条施或混入有机肥结合整地施入。
2、生长期发现为害时,可则核采用下列杀虫剂进行防治: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50~75克/亩;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