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辣椒得白粉病怎么治 辣椒白粉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045 次
辣椒得白粉病怎么治 辣椒白粉病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害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白粉病。那么,辣椒得了白粉病应该怎么治疗呢?

什么是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最初出现在植物的叶片上,随后会扩散到整个植株。辣椒白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叶片变黄、弯曲、干枯等。

白粉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辣椒白粉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化学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是治疗白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化学药物有三唑酮、多菌灵等。使用化学药物也有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使用化学药物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安全和环保的治疗方法。通过引入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来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例如,可以使用一些能够分解真菌细胞壁的细菌和真菌,来控制白粉病的发生。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指使用物理手段来治疗白粉病。例如,可以使用高温或紫外线照射辣椒植株,来杀死病菌。物理治疗的效果可能不如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

除了治疗白粉病,预防白粉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白粉病的方法:

1.注意植株的通风和排水

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与植株的通风和排水状况有关。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要注意植株的通风和排水,保持植株的干燥。

2.选择抗病品种

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要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减少白粉病的发生。

3.及时清除病株

如果发现辣椒植株已经感染了白粉病,要及时清除病株,以免病菌传播到其他植株。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白粉病的发生。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和植株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方法。

在种植辣椒的过程中,白粉病是一个常见的病害问题。对于已经感染了白粉病的辣椒植株,可以采取化学药物、生物防治和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在预防白粉病的发生方面,要注意植株的通风和排水、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株和合理施肥等。

相关拓展:

问:辣椒白粉病用什么药防治好啊?

白粉病建议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乙嘧酚磺酸酯,肟菌酯,四氟醚唑选择一个,交替使用。这些产品安全性高,效果好,成本高点,预防的时候可以减少用量。喷雾要打遍打透。
也可以用三唑类农药治疗如丙环唑或者氟硅唑或者腈菌唑或者己唑醇等等,成本低,但是注意用量大了或者使用次数多了累积会抑制生长或者烧花或者畸形果或者叶片发硬。
如果是大棚要控制湿度,阴雨天使用烟雾剂控制病情发展。一定要慎用十三吗啉,氟环唑,三唑酮等等厉害的三唑类农药,副作用相当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问:辣椒得了白粉病怎么治?

1、辣椒白粉病农业防治可以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地种植,增施磷、钾肥,辣椒生长期避免施氮肥过多。
2、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防治该病可喷施25%的乙嘧酚1000倍液,或30%的醚菌酯水剂1000~1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3、发病严重时可选用50%氯溴异氰尿酸混合氟硅唑喷雾结合用乙嘧酚-嘧菌酯烟雾剂熏棚,效果很好。药剂防控时应注意喷药时间、药剂选择、用水合理等细节,以提高防效。

问:辣椒得了白粉病怎么治

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它属于鞑靼内丝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
防治辣椒白粉病一定要早。最好在每年将要发病的时候,就隔几天用一次药,不等到它露头,就把它压回去。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浪费了药,其实不然,因为等发生了再用多少次好药,往往也控制不住。而且预防时使用的杀菌剂多半是比较便宜的保护剂,而等到发生了就是使用很贵的内吸杀菌剂,也不容易将其控制住。还是早防比较好。
如果在田间出现了病叶,这时候防治就必须使用有内吸性的药,而且还要使用多次。即使是这样,防治了一段时间后,还会觉得下面的黄叶并不见少,只是将新生的叶片保住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灰心,这就是“有效”。除非将所有的老叶及病枝及时清除,否则,那些已得病的叶片病原菌有时会一直保留到拉秧。
目前可用来防治白粉病的药剂不少。可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内吸杀菌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性颗粒剂2000~30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500~600倍液。复配剂有: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农业抗菌素有: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此外还有一些保护地专用杀菌剂: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