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茎基腐病治疗方法(玉米茎基腐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辣椒根腐病是辣椒常见的病害之一,近年来发生较为普遍,各菜区均有发生,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都可发病。本人有多年的辣椒种植经历,发现这是一种发生早、蔓延快、损失大的辣椒病害。几年前由于防治不及时,常有发病,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根系腐烂、植株枯死,甚至绝收。
一、辣椒根腐病介绍
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茎基部及维管束。苗期即可染病,病菌首先侵染根及根茎部,初为水浸状。定植后,如果发现植株白天枝叶萎蔫,傍晚至第2天早晨恢复,反复多天后整株枯死,就可以判断发生了辣椒根腐病,需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经查找资料得知,辣椒根腐病病原称腐皮镰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这种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的形式存在于发病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在环境适合时病原菌会产生分生孢子,从植株伤口处开始发病,发病部位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使得其它植株发病,并借雨水或灌溉水使得病害大面积的传播蔓延。特别是多阴雨的天气、种植地块低洼易积水的,发病会很严重。
辣椒根腐病发病部位仅限于根及根茎部。发病植株部分枝、叶会变黄萎蔫,茎内维管束会褐变,在湿度大或生育后期,发病严重的植株茎基部或根茎部会有腐烂,有时还会看到粉红色菌丝及点状粘质物。根据本人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保护地辣椒多从冬季育苗期开始发病,3月上、中旬多为发病盛期;而露地辣椒则多在4月下旬-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进入病盛期。晴朗少雨天气病害发展缓慢,如果早春至初夏多阴雨天气且昼夜温差大,则有利于病情发展蔓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及棚内滴水漏水地块也容易发病严重。二、辣椒根腐病的预防措施
近2年来,本人经查找资料、咨询有关专家,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采取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效果良好。1、选用抗病、耐病优良品种。如中椒2号,中椒5号等,并对种子进行温汤浸种处理,温汤浸种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就是先将种子用洁净纱布包扎好,放在55°C的恒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至常温,再催芽播种。如果不是自己育苗,而是辣椒苗,绝对不可以在辣椒根腐病发病区,杜绝因辣椒苗而引起辣椒根腐病传播的发生。
2、定植时植株进行药液浸根处理。结合牡丹区实际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浸根10~15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再定植,防治效果较好;也可以用多菌灵、抗菌灵等药剂混合制成药土,每亩用药量约为6.66kg,1/3用于下垫,2/3用于上盖,防治效果良好。3、定植后使用硫酸铜杀灭病菌。以硫酸铜为主要药物制成波尔多液,可作为杀菌剂,用于控制作物上的真菌,防止果实腐烂等。大多数真菌只需非常低浓度的硫酸铜就可被杀灭。因此可在灌溉时将硫酸铜溶入水后施入地块,每亩用量约为1.5~2kg,可减轻发病。
4、定植缓苗后,尽早对植株进行药剂防治。为了避免有病株存在或者土壤中有残留病源,可以对定植后的植株进行一次全面用药,大约每株250mL,每7天1次,连用3次,预防效果极好。由于根腐病是土传病害,一定要提前灌药预防。如发病后再用药,效果甚微。药剂可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抗枯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加强田间管理。施用有机肥时要选择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精耕细作,采用配方施肥技术科学用肥、选肥。种植辣椒的地块不可连续耕作,可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进行3~5年轮作。发现病株必须及时处理。如在辣椒田里发现出现中午萎蔫,晚上稍恢复的植株,就要及时判断出应该发生了辣椒根腐病,此时必须将发病植株立即拔除,带出田外尽早晒干后烧掉处理,将发病植株穴位土壤铲除后,再用土拌石灰掩埋辣椒病穴。6、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及早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进行灌根。注意一定要让药液流入土内,湿润茎基部土壤,10天1次,2~3次即能收到较好的防效。辣椒根腐病的发生与环境湿度有很大关系,湿度越大,越容易发病,病情也越严重,所以最好杜绝大水漫灌,应该小水勤浇,使土壤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加强田间栽培管理,改进栽培方法。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且高垄栽培发病会明显减轻。因此建议农户采用高垄栽培并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栽培方式。
资料来源:网络平台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