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套袋技术要求
石榴套袋技术是石榴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石榴的品质和产量。本文将从套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套袋技术的原理套袋技术是利用袋子将石榴果实包裹起来,从而防止害虫和病菌的侵入,同时也可以防止紫外线的照射,提高果实的色泽和品质。套袋还可以增加果实的重量和大小,提高石榴的产量。
二、套袋技术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袋子:选择透气性好、防水防虫的袋子,如纸袋或塑料袋等。袋子的大小要根据石榴的大小和形状来选择,要保证袋子能够完全覆盖果实。
2.套袋时间:石榴套袋的最佳时间是在果实开始成形后的1-2周内进行。如果套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3.套袋方法:将袋子从下往上套在果实上,用绳子或胶带将袋口固定住,要保证袋子紧贴果实,不留空隙。
4.套袋后的管理:定期检查套袋的情况,如有袋子破损或果实变形等情况,要及时更换或调整袋子位置。
三、套袋技术的注意事项1.套袋前要进行清洁:将果实表面的灰尘、泥土等清洗干净,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套袋后要注意通风:透气性好的袋子可以保证果实的呼吸,但是要注意定期检查袋子的通风情况,避免果实在袋子中发霉。
3.套袋后要注意浇水:袋子可以防止雨水的侵入,但是要定期给果树浇水,保证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拓展百科知识石榴:石榴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多种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抗癌等功效。石榴的栽培面积广泛,主要集中在我国南北方的一些省份,如山东、河南、陕西等。
石榴套袋技术:石榴套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石榴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套袋可以防止害虫和病菌的侵入,增加果实的重量和大小,提高果实的色泽和品质。
参考文献:1.《果树栽培技术手册》
2.《石榴栽培技术》
3.《石榴栽培与管理》
相关问答拓展:
石榴树的种植与管理?步骤/方法
繁殖石榴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但生产上一般常用无性繁殖,即扦插繁殖。方法是在春季2~3月发芽前,选在丰产树内膛剪取一年生健壮、灰白色枝条,每段长30厘米,斜插于已整好苗床上,入土深度为20厘米左右,覆细土踏实浇足水,注意保湿,不久即可生根,培育一年,第二年移栽。
扦插苗木移植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移植前整地挖穴,施足基肥。密度:山地庭院行株距500厘米*300~400厘米,平地庭院500厘米*400厘米。一般第三年结果。将根际萌蘖连同根系挖起移植也可。
大果石榴移植一般有营养钵育苗和扦插苗移栽。前者在阳历4~5月将苗带钵土栽植即可,而扦插如经外地调运,时间较长,应立即在清水中露枝浸泡2一3天后再种植。如果大苗移植,栽前应剪去冗枝,主分枝留4~5厘米技叉。秋植时间可在落叶后进行。大果石榴栽植宜采用南北行向,以利通风透光,按快速成园要求,每1/15公顷可栽200株,单植株行距为150厘米*200厘米;丛植株行距为300厘米*350厘米,每1/15公顷66丛,每丛3株,呈三角形,南二北一,株间距70厘米,穴深60厘米左右,直径50厘米左右,植前每穴施10千克腐熟农家肥,并与穴士混和后覆土厚3~5厘米再栽植,盖土,踏实,浇透水。天旱时,一星期后再浇水1次。
中耕雨后进行中耕。幼树园内行间可于秋季间作豆类,夏季不宜间作,特别是不能种小麦,否则会导致落叶。
灌溉石榴在生育季节,需水分充足。旱时应注意适当浇水。大果石榴在雨水少的旱地1年要灌3次水。第一次在冬冻季节,以保护根部免受冻害;第二次花前灌水;第三次在幼果期灌水。栽植后注意挖沟排水。
施肥初栽幼树以施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基肥1年分2次使用,时间分别在冬季土壤结冻前和次年早春2月底前。用量依树大小而定,主施有机肥,幼树每株10千克左右,中大树20~25千克,有条件时,幼树成长期内每月追施0.5千克尿素和人粪尿水20~25千克。进入结果期后,每年施肥3次。开花前施腐熟人粪尿或速效氮肥;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各施1次速效性肥料;冬季休眠期施腐熟饼肥、人粪尿、草木灰及过磷酸钙等。施肥方法用沟施或穴施,但距树不能过近,以免伤根。并且每次施肥的位置应与原施肥位置错开。有机肥必须腐熟后对水使用。大果石榴还应注意结合施肥,每棵树加施3克硼砂粉。
剪枝一般石榴苗木栽植后,在离地面80厘米处剪截定干,第二年发枝后留3~4枝作主枝,其余剪掉,冬季再将各主枝留1/3~1/2剪顶,每主枝上选留2~3枝作副主枝,其余枝条也剪去。经过2~3年后,形成开心形树形,骨架大致完成。当进入果期后,只要剪除密生枝、徙长枝、枯枝、病达和弱枝即可。大果石榴移植的第二年才需剪枝整形。其方法是在主干70厘米左右拦截,使单株在3个不同方向各留一枝条作主枝,其余全部剪掉形成一主三副形,采用同样的方法使丛植型形成三主三枝形,向四周展开,形成一个圆头,以后逐年修剪,不断扩大树冠。修剪时间以冬春之际为主,生长期适当剪枝。
防止生理落果大果石榴在现蕾期、幼果期和果实着色期,各喷1次0.4%的磷酸二氢钾,则有利于制止生理落果,增加果实色泽与含糖量,提高果实品质。
病虫害防治桃蛀螟是危害石榴的重要害虫。幼虫从果梗、果项处蛀入果实内取食,果内留颗粒状虫粪,引起腐烂和落果,造成大量减产。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玉米、向日葵、高粱等遗株,4月份前完成。②刮净树株老皮,集中处理。③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④在种植地周围种植向日葵、高粱等作物,引诱成虫产卵,然后用药剂毒杀。⑤及时***分批摘除病果,抬净落果,集中处理,消灭果内幼虫。⑥在5~9月各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或采果前15天用杀螟松防治。⑦对良种的果实在喷药防治后,可采用套袋防护。
采收加工石榴花期长,果实分批成熟,分批来收,用剪刀从果柄基部剪下,做到慢搞轻放。选冷凉清洁房间,下垫稻草或松针,厚9厘米,将果实与稻草间层堆放,不超过5~6层,最后堆上稻草。也可以用井窖贮藏,方法是:选干燥处挖直径100厘米,深200厘米的干并,然后向四周挖窑洞,下底垫草,上堆放果实不超过5层,井口盖好,留通气孔,每半月检查1次。石榴挂果期间怎样管理?
石榴挂果期是石榴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提高产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石榴挂果期管理方法:
1.浇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避免根部窒息和石榴病害的发生。
2.施肥:石榴在挂果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在浇水的时候进行底部施肥。
3.修剪:及时修剪过密或枝蔓过长的石榴,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4.防病虫害:石榴挂果期易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5.摘花瘤:石榴挂果期一般会产生大量的花瘤,需要及时摘除以减少能量消耗和营养的浪费。
6.支撑果枝:在果实逐渐长大时,要及时支撑果枝,以避免断裂或扭曲。
石榴挂果期的管理应注重细节,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科学管理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会理石榴如何承包管理?1留树保鲜技术
1.1果实套袋
留树保鲜栽培采用双层套袋方式。外层袋为白色纸袋,内层为可透气的聚乙烯薄膜袋。套袋前应喷雾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次进行杀菌。待最后一次杀菌药液干后,即进行套袋操作:先将内层袋套好,外层再套普通单层白色纸袋,在保护果实不受桔小实蝇危害同时,有效抑制果实水分蒸腾,减缓光热传导,减少石榴裂果的发生。
1.2延时采收
会理石榴成熟期一般集中在每年9月中下旬,采果时果实一般7~8成熟,籽粒有明显松针纹;留树保鲜双层套袋处理后的果实一般于10月下旬成熟,较常规管理状态延时成熟约1个月左右。采收前1个星期左右去除外层纸袋,晾晒果实,使果实充分着色,摘果时将带聚乙烯内膜袋的果实摘下,入筐存放。
1.3留树保鲜效果
一是有效的延缓果树成熟期,将攀西地区石榴的成熟期延后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极大地延长了鲜果出售期限;二是增大石榴的平均单果重,平均增产100kg/667m2左右,果实糖度提高1度以上,提高了果实的商品性和售价,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三是秋梢的抽发量和长度均减少,使翌年果实品质提高(果实着生体位好);四是裂果减少,果实病斑少,果实外观鲜艳。
2果园管理技术
2.1土、肥、水管理
2.1.1土壤管理采用果园生草免耕栽培技术,根据果园立地环境,栽种光叶紫花苕或紫花苜蓿等有一定培肥能力的牧草,采取定时割除的方式,果园翻耕一般3~5年进行1次,每年仅结合采果后挖沟施底肥时进行深翻。种植绿肥植物实行免耕,有利于水土养分保持,保护石榴根部的正常生长。
2.1.2肥料管理基肥基肥一般于采果后,11月上中旬沟施,每次株施10kg腐熟农家肥或6.5kg生物有机肥加0.5kg复合肥。催花肥于每年4月上中旬沟施万家红复合肥0.3kg/株,同时追加硝酸钾镁肥0.1kg/株,并同时进行第1次浇水,如有需要,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锌、硫酸亚铁等叶面肥,进行速效补肥。追肥在每年4月上中旬第2批花开出前进行第1次追肥,补充树体因开花消耗的营养,追施硝酸钾镁肥0.1kg/株;在开花结束,进行第2次坐果期追肥,约每年5月中旬,撒施嘉施利复合肥0.4kg/株,提高座果率,加速果实膨大,提供果实生长的养分;在果实套袋,开始进入成果期时进行第3次追肥,一般在每年8月上旬,撒施0.4kg/株万家红复合肥,保证果实生长后期的营养,提高果实品质。
2.1.3水分管理石榴属于较耐旱作物,开花期前应进行水分控制,从冬季到第2年4月中旬均无需灌水,花期前灌水容易造成春梢大量萌发,争夺养分,减少花芽分化,不利于开花坐果。第1次灌水应结合施催花肥浇灌,约4月上中旬,灌透灌足,每株灌水200kg;第2次灌水在追施花期追肥时浇灌,5月上旬,每株灌水150kg;第3次灌水在花期结束前,攀西地区春旱时间长,温度高,春末夏初需充足供水,一般于5月中下旬浇灌,每株灌水150kg;第4次灌水于坐果末期,一般在6月底,每株灌水150kg。此后攀西地区开始进入雨季,直至采果前均有充足降雨,平地果园应开沟起垄,做好排水工作。
2.2树体管理
2.2.1树形的管理会理石榴栽培常采用多主干丛生型栽培幼树,果树成长过程中采取撑杆、拉枝等形成开心型单株,此方法在早期容易形成树形,但后期根系生长被抑制,萌蘖抽发过强,树体极易老化,故推荐使用单主干开心型栽培。在主干离地30~40cm处培养一级主枝4~5根,逐渐形成开心型树体,高度控制在2m以内。
2.2.2萌蘖抽梢的管理石榴的新梢抽发能力极强,通过试验表明,采取留树保鲜和春季控水措施,通过果实对树体营养的分流和消耗,可有效控制春梢的抽发,一般在春季1~4月采取水分胁迫即可控制春梢抽发,并且不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5月初进行第1次修剪,仅疏除较密集的丛生枝、内樘枝,对超过1m的新梢进行断尖处理,促进新梢老化,此时留下的新梢可留作第2年的结果枝,待当年老枝采果后直接剪除,形成轮换结果新枝的良性循环。此后于6月下旬和8月上旬2次剪除过度生长的营养枝,控制树形的合理性;9月上旬进行采果前最后一次的秋梢修剪,应将果实晾出来,让果实准备进入成熟期;会理石榴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成熟,留树保鲜可使果实成熟推迟1月左右,10月下旬采果后,等到落叶后进行最后一次冬季修剪,重点剪除当年结过果的枝条和干枯枝、病枝、过密枝,同时进行冬季清园管理。
2.3病虫害防治
2.3.1会理石榴的病虫害发生规律会理石榴病虫害的高发时间一般集中在4~8月,高发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蚧壳虫、桃小食心虫、早期落叶病、跳斑、太阳果等。
2.3.2防治方法主要采取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同时采用色板、杀虫灯、性诱剂、套袋和培养天敌等生物、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花期前主要防治蚜虫和早期落叶病,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用高效绿氟氰菊酯加50%甲基托布津粉剂喷雾1~2次;4月下旬开始出现蚧壳虫高发的情况,可用螺虫乙酯和噻虫啉以1∶1的比例复配而成的22%悬浮剂喷雾或24%睛苯唑悬浮剂喷雾,间隔10~15d后再次喷雾,可有效杀灭蚧壳虫;5月下旬开始出现跳斑、麻皮等病害的发生,应注意避免果实机械损伤,实施套袋,同时用80%代森锰锌进口杀菌剂、24%睛苯唑悬浮剂进行喷雾,每间隔10~15d喷雾1次,喷雾5~6次后,可有效抑制跳斑和麻皮病的发生。8月需注意再次发生的蚧壳虫危害。
2.4冬季管理
攀西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基本不用采取防冻措施。主要工作是做好冬季清园,除草、冬季修剪,石硫合剂喷雾杀菌,同时涂白树干,刮除树干上的老皮。
石榴套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天气过于干燥,果袋纸质脆硬,不便于操作,套袋前一晚上最好做潮湿处理(如将果袋散开放于潮湿地面上一晚),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果梗的伤害。
(1)打开纸袋,用左手握拳伸入袋内,翘起大母字与小母指(方向顶向袋的两个底角),然后用右手轻压果袋,使果袋胀园。
(2)将果袋套向果实,务必使果实悬于袋内,不与果实接触为好,(谨防果袋与果实接触,出现日灼)若果实结在叶丛枝上,套袋时应连同结果枝一并套入
石榴老桩套袋出芽后什么时候取袋?石榴老桩套袋出芽后一般在采摘前15~20天摘袋为宜,为了减少日灼果发生,最好选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16:00以后。摘袋方法是先将纸袋下边撕裂,袋口完全张开,待袋里果实适应3~4天后再除去果袋,并摘除果实附近的遮光叶。
为促进树冠内膛和下部的果实着色,在摘袋前20天左右可在树冠下铺银色反光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