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怎么育
这一篇知识汇总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黄粉虫怎么育”的内容进行说明,期望对广大农友有几许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工厂栽培:大规模生产黄粉虫作为诱饵,房间布置多排木框架,每个木框架分为3-4层,每层间隔50cm,每层放置一个饲料槽,槽尺寸适合木框架,饲料槽可由铁或木板制成,一般规格长2米,宽1米,高20cm。家庭栽培:可使用盆、木箱、纸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阳台或床底下养殖。
好文探索:触杀剂?胃毒剂?八大类杀虫剂的作用方式解读!
1、胃毒剂:药剂通过害虫的口器及消化系统进入体内,引起害虫中毒或死亡,具有这种胃毒作用的杀虫剂称为胃毒剂。
如敌百虫、白砒等。此类杀虫剂适用于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虫,如粘虫、蝼蛄、蝗虫等。另外,对防治舐吸式口器的害虫(蝇类),也有效。
2、触杀剂:药剂接触害虫的表皮或气孔渗入体内,使害虫中毒或死亡,具有这种触杀作用的药剂称为触杀剂,如对硫磷、辛硫磷等。
可用于防治各种类型口器的害虫。
熏蒸剂:药剂在常温下以气体状态或分解为气体,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使害虫中毒或死亡,具有这种熏蒸作用的药剂称为熏蒸剂,加磷化铝、氯化苦、溴甲烷等。熏蒸剂一般应在密闭条件下使用。
4、内吸杀虫剂:药剂通过植物的叶、茎、根部或种子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疏导、扩散、存留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
当害虫刺吸带毒植物的汁液或食带毒植物的组织时,使害虫中毒死亡,具有这种内吸作用的杀虫剂为内吸杀虫剂,如内吸磷、甲拌磷、涕灭威等。此类药剂一般只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效。
5、驱避剂:药剂本身没有杀虫能力。
但可驱散或使害虫忌避。远离施药的地方,具订这种驱避作用的药剂为驱避剂,如樟脑丸、避蚊油等。
6、引诱剂:能将害虫诱引集中到一起,以便集中防治,一般可分食物引诱、件引诱、产卵引诱三种,如糖醋液、性诱剂等。
7。拒食剂:药剂被害虫取食后,破坏了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其消除食欲而不能再取食以致饿死,如拒食胺、杀虫脒等。
8。**剂:药刘还过害虫体壁或消化系统进入虫体后,正常的生殖功能受到破坏,使害虫不能繁殖后代,这种**作用一般又可分为雄件**、雌性**、两性**三种,如噻替派、六磷胺等。
精选问答:
1、面包虫多久繁殖一次?
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0-30℃,在 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 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 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 %了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 %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
2、孔雀是怎样孵蛋的?
蓝孔雀尚缺乏品种标准与生产指标,但可根据外貌、体重、生长发育、产蛋量、孵化率等性状进行选择。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选择健康、羽色鲜艳、脚有力、趾不弯的个体。应进行编号,以防近亲**。为此,应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索取系谱资料。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其**后代完全能育。
繁殖周期
蓝孔雀的繁殖期有强烈的季节性,一般在6~8月份。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提前和延长,从而延长了产蛋季节。
一、**与求偶
成年的蓝孔雀,特别是公孔雀常常追逐母孔雀,并将华丽夺目的舵羽上的覆羽(200根以上)通过皮肌的收缩,高举展开如扇状,俗称“开屏”,并且不断抖动,索索作响,并可多次开屏,每次长达5~7分钟之久,且左顾右转,翎羽上的眼状斑反射着光彩,引得母孔雀频频接近公孔雀。在群养情况下,为争配偶常引起剧烈殴斗,有时已**的母孔雀被公孔雀追得无奈而致受伤。
二、**
公母配种比例为1:3~5,母孔雀**15天后开始产蛋,为此要在角落处挖一沙坑,放好沙供其产蛋用。应有专人值班拣蛋,免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性。
孵化方式
分为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大类。
一、自然孵化
最好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一般体型小的抱鸡只能每次抱孵4~6个孔雀蛋。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其中于第7、14和21天分别验蛋。
二、人工孵化
凡孵禽的电孵机,只要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即可孵化。按常规消毒种蛋与孵化设备。孵化工艺基本相同。
(1)温度平面孵化器内温度38.5~39.5℃,立体孵化机内温度37.5~38℃。孵化室内温度维持在24~27℃。出雏期温度下降0.5℃,至于采取恒温孵化(**入孵)或变温孵化(一次入孵)由入孵者据生产而定
(2)湿度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
(3)翻蛋头7天最好每隔半小时到1小时翻蛋1次,第2周1~2小时翻蛋1次,以后每3小时翻1次蛋。出雏前3天落盘后停止翻蛋。
(4)晾蛋一般不超温可不晾蛋,中后期每天可晾蛋15~20分钟,晾至30℃时(眼皮感觉不热)为止。由于孔雀蛋蛋壳较厚,开头几天温度与湿度不能偏低,后期通风与湿度也应高些,才能正常出雏。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2个月。初生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 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笼育雏温度与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日龄日喂次数饲料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31~60月,每天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二、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期是指61日龄至成年(2年)前生长阶段。育成舍的室内约占1/3面积,运动场网高5米,室内外设栖架,饲养密度为20只/100平方米。饲料以纯合颗粒料最好,每天喂2次,青绿饲料喂2次,应定期检测体重。如作为商品肉用仔孔雀,饲养8个月龄后能达到3.5~4公斤,便可上市。
三、成年期的饲养管理
孔雀成年期是指2年以上产蛋期的孔雀或休产期的孔雀。种孔雀舍每栏公母配比为1:3~5,栏舍面积为5米×10米,室内外各半,网高5米。网孔为1.5厘米×2.5厘米,运动场上应种植遮荫植物。饲喂定时定量,保持安静,注意清洁卫生。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也可在不限制饲喂的条件下,酌喂氧化锌添加剂(当含锌量达至~毫克/公斤时,应先个别做试验后再采用)。可使孔雀7~10天后加速换羽,夜间可试拔主翼羽、覆尾羽,如能轻易拔除则拔羽,拔不动则不要拔,50%羽毛脱落或拔除时,则应停喂锌添加剂。也可使用肌注2500~5000国际单位**酮和5~10毫克的甲状腺素,被肌注母孔雀变得迟钝和不爱活动,个别还出现“企鹅”姿势。经3~4天后症状消失。
一般于注射后第2天停产,至5~7天几乎全部脱落,并开始迅速长出新羽束。此方法同样要做一些活体试验后应用。另外在饲粮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4)冬季管理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防治
蓝孔雀有相当强的适应性与抗病力,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也容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禽痘、马立克氏病等。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免疫程序,很多是套用鸡的免疫程序,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平时要定期搞好清洁卫生,投喂驱虫药物,有条件测定孔雀体内抗体后再进行免疫工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