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灰斑病 灰斑病用什么杀菌剂

2024-04-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91 次

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作物病害,其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那么,灰斑病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什么是灰斑病?

灰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病原菌为灰斑病菌,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及棉花等农作物,甚至还会危害果树和蔬菜等植物。灰斑病的主要特点是在植物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点,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灰斑病的危害

灰斑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导致植物叶片腐烂,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 使植物叶片变得脆弱,易受到其他病害和害虫的侵袭;
  • 降低植物品质,影响商业价值。

灰斑病的预防和治疗

灰斑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防止土壤过度潮湿;
  • 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落叶等杂物,减少病菌的滋生;
  •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使用病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 定期喷洒杀菌剂,防治病害的扩散;
  • 发现病害及时治疗,如采用药物喷洒等方式。

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作物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减少灰斑病对作物的危害,我们应该加强土壤管理,定期喷洒杀菌剂等措施,预防和治疗灰斑病的发生,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相关百科知识

病害抗性:指植物对病害侵染的抵御能力,通常用R(Resistance)基因来描述。病害抗性分为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两种,完全抗性是指植物对病害完全免疫,而部分抗性是指植物对病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仍会受到病害的侵袭。

相关拓展:

问:山茶灰斑病是什么?

山茶灰斑缓昌陆病又称山茶轮斑病,是花圃栽培和温室盆栽山茶上常见病害。分布于吉林、河北、北京、山东、河南、银川、江浙、云南、贵州和福建等地。发病后导致叶枯,提早落叶,生长不佳。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嫩梢有时也发生。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浅绿色或褐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大斑,后期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边缘为褐色,与健叶组织界线分明。病斑上略有轮纹,但不明显。新梢感病后,初期为长形褐色溃疡斑,后期病斑凹陷并破裂。

病原

PesialotiaguepiniDe**.属半知菌亚门多毛孢属茶褐斑盘多毛孢菌真菌。分生孢子纺锤形,有横扰顷隔4个,中间细胞浅褐色,两端细胞无色。有性,世代为赤叶枯菌(Guignadiacamelliae)(图10-7)。

图10-7山茶灰斑病分生孢子

发病特点

以分生孢子、菌丝在病叶等处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皮孔侵入。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26℃。为高温病菌,所以,夏季和秋季发病重。不同地区温度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发病时间有差异,发病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5~10月为发病期,北方温室内可周年发病。在高温高湿、排水不良、长势衰弱、管理粗放、植株过密、虫迅世害严重等情况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水;通风透光;及时防治虫害;增施磷、钾;勤除杂草;控制温湿度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创造不利于发病条件。

(2)选用抗病品种结合本地条件,选择适于本地种植的抗病山茶品种。

(3)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问:茼蒿灰斑病是一种真菌**害,如何识别茼蒿灰斑病?

茼蒿灰斑病主要对茼蒿的叶、茎造成危害,以叶片症状最为明显。该病害在子叶上病斑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深褐色,略凹陷。叶片上病斑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小叶茼蒿,叶青绿色,叶长8~12厘米,叶靠近茎管的叶柄两边,分别长出如同锯齿状的微叶,叶的顶前部叶茎上生有齿状的独立叶片。只要记住,茼蒿的大小叶片叶缘都是开扮链耐口缺刻的。

该病害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菊尾孢菌真菌,属于真菌,通常以子坐或菌丝块寄宿在病叶上越冬,对于真菌**害,其病菌总是喜欢“趁虚而入”,喜欢从植株的伤口或者病弱处发起侵染。茼蒿灰斑病收真菌病害厅春,叶片上生成圆形,近圆形病斑,生于叶片边缘的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2至4毫米,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有轮纹。高湿时,病斑上生出灰色霉状物。

叶片受害后出现,直径2~4毫米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呈现灰褐色,边缘有轮纹出现。湿度大时,在病斑上有灰色霉层出现,病斑,连成片后,整个叶片枯萎,病菌孢子可顺水顺风传播作物轮换种植,勿连作。选择排水好的田块种植,种植时适当增加磷钾肥,促进茼蒿生长,增加茼蒿的抗病力。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病变部分或整株以防止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可选用百菌清进行预防,有轻微发病要用扑海因、世高等药剂,间隔一周连续喷雾两次。茼蒿作为一种可鲜食的食物,生长期又短,采用农唤烂业防治为基础,重点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地配合化学农药防治,达到既把病虫的危害控制住,又要做到农药残留不超标。

问:枣灰斑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枣灰斑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一般为害较轻。(1)症状:主要侵害叶片,初时病斑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后期中央变为灰白色,边缘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2)病原:半知菌亚门、叶点霉菌,属真菌。分生孢子器扁球形,初期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呈褐色。(3)病害循环及流行: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枣树生长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侵染。多雨年份发病较重。(4)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落叶,结合施肥集中深埋,减少病源。②加强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料,科学使用“天达2116”,提高树体抗病性能。、③发病初期结合喷洒“天达2116”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问:杨树黑斑病和杨树灰斑病区别

1、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能侵染多种杨树,以中林-46杨受害最重,近两年夏秋季节,阴雨连绵宽扒、光照不足、空气湿度大,形成了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为黑斑病病原菌的萌发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杨树黑斑病大面积暴发流行,造成杨树提前落叶,严重削弱了树势启巧庆。
2、杨树灰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发生普遍,为害多种杨树。病害多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初期为水渍状斑点,很快发展成不规则形褐色斑,病斑渐渐扩大,最后中心为灰白色(加杨为多边褐色),边缘为灰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状悄握物(即分生孢子堆)。

问:灰斑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什么?


受害病株叶和茎上出现细小的褐色斑点,后迅速增大,形成
圆形至长椭圆形的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周围或附近有**晕圈,病斑两端有延伸的褐色线条,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上覆盖灰色的霉层。严重发病时,病叶枯死。整个
草坪呈枯焦状,如遭受严重干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