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最早的水稻栽培农书

2024-01-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89 次

  本篇知识汇总说说“最早的水稻栽培农书”的内容进行介绍,但愿对广大农资人有些许帮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这本书写于南宋绍兴19年(岁时写了这本书。它经过当地官员的印刷和传播,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在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明朝的收入是永乐仪式,清朝的各种收入系列在18世纪传入**。


精选问答:


  1、什么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实用科学体系的成熟?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对古代农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实用科学体系的形成。

  从秦汉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又一个重要的时期。秦汉时期,秦统一了全国,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汉承秦制,使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全国的统一,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而且还能集中人力、物力,从而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各对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采取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扩展资料:

  农具的改进:隋唐时期,已经使用牛牵引的铁犁,唐代已经普遍的使用灌溉工具,马均的龙骨水车得到推广。

  农书的出现

  隋唐时期陆羽的《茶经》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宋代的《陈旉农书》是我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一部小型的综合性农书。

  元代的《王祯农书》。

  宋代的《陈旉农书》是一部关于南方水稻栽种技术的专著,元代的《王祯农书》是对农业机械的发展作了生动的描述。宋元时期各种植物谱录纷纷出现,如《桔录》、《荔枝谱》、《菊谱》等,出现了有关甲克类、鸟类和鱼类的专题论文。

  在技术方面,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隋唐时期,南方耕地广泛使用牛牵引的铁犁,水田耕作技术也有所提高。

  2、古代亩产量最高的谷类?

  水稻。

  宋代南方水稻的亩产折合今市制亩产381斤,但北方产量较差,宋代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309斤。

  《管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 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

  《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这是说亩产粟0.2 锺,1锺等于10釜,1釜也就是1石。 0.2锺也就是亩产粟2石。(3)《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五倍于《管子·轻重甲》之数。

  《史记·河渠书》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 河西。”漳水溉邺后,亩产多少?《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