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发生特点_绿盲蝽防治方法_绿盲蝽用什么药_绿盲蝽防
绿盲蝽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绿盲蝽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农业害虫,其主要危害作物为棉花、水稻、玉米等,绿盲蝽危害主要表现为它的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叶片变黄、萎缩、掉落,严重的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绿盲蝽的发生特点
绿盲蝽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棉花、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区域,其发生期一般为每年的6-9月,其中以7-8月为高峰期,同时,绿盲蝽对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绿盲蝽的防治方法
目前,绿盲蝽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综合手段,具体措施如下:
化学防治:选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一般选用氟氯氰菊酯、吡虫啉、氢氧化钾等杀虫剂,但是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控制法,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绿盲蝽的数量,目前主要采用的天敌是绿盲蝽寄生蜂和绿盲蝽捕食性天敌。
物理防治:采用机械方法进行控制,如采用人工捕捉、清除田间杂草、采用覆盖膜等方式。
绿盲蝽的防治药剂
目前,对于绿盲蝽的防治,常用的药剂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氢氧化钾等,但是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药剂的使用量:药剂使用量过多会导致作物受损,使用量过少则无法达到防治效果。
药剂的使用方法:药剂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作物的种植情况、绿盲蝽的发生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药剂的选择:不同的药剂对绿盲蝽的防治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用户关心的问题:
1.绿盲蝽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绿盲蝽危害主要表现为它的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叶片变黄、萎缩、掉落,严重的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2.绿盲蝽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绿盲蝽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综合手段,具体措施如下: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绿盲蝽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常用的药剂有氟氯氰菊酯、吡虫啉、氢氧化钾等。
4.绿盲蝽的发生期是什么时候?
绿盲蝽的发生期一般为每年的6-9月,其中以7-8月为高峰期。
5.绿盲蝽的防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
参考来源:
《农业害虫防治手册》
释义拓展:绿盲蝽(半翅目盲蝽科动物)
绿盲蝽(拉丁学名:Apolyguslucorum),别名为绿后丽盲蜷,是盲蜷科后丽盲蜷属动物。
绿盲蝽成虫体长5-5.5毫米,宽约2.5毫米,全体绿色。头宽短。复眼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比身体短。喙4节,未端达后足基节端部。前胸背板密布刻点。小盾片三角形,具浅横皱。后足腿节未端具褐色环斑,胫节有刺。分布于东亚、北非和欧洲、北美洲等地。在中国,除海南、**以外,其他省均有分布,主要在长江流域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发生为害。适宜温度为20-30摄氏度,湿度为60%-80%。
绿盲嬉偏好取食植物的幼嫩器官,取食过程中向植物组织中分泌唾液,进行体外消化,造成植物组织坏死,形成刺点。刺点的中间部分因坏死而停止发育,但周围组织继续快速生长,在此作用下最终坏死部分被明显拉大,形成叶片破损和畸形、花蕾与幼果畸形或脱落等多样化的为害症状。
问答拓展:防治绿盲蝽特效药
防治绿盲蝽特效药包括:氯虫氰,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噻虫嗪1.氯虫氰。是防治绿盲蝽的一种常用药,在持效期等方面表现出非常好的效果,但因对地下水和蜜蜂等产生负面影响,国家已停止喷洒应用。
2.吡虫啉。与同类药比较,上市早,农民有应用基础,价位相对便宜,性价比高,农民愿意用,旦携剂型品种多。不足是除杀死蜜蜂外,绿盲蝽对其疑似产生抗性,防效趋于降低,市场**量出现下滑。
3.啶虫脒。与吡虫啉的作用有很多相同之处,耐低温性能好于前者,现在市场用量相对偏小,是上量慢但又有一定市场的药剂。
4.吡蚜酮。有独特作用方式,持效时间长,对有益昆虫伤害性小御岩,但药后绿盲蝽彻底死亡时间迟。
5.噻虫嗪。上市晚于吡虫啉,杀虫优果、持效时间优于吡虫啉,速效性明显优于吡蚜酮或同类其他模拆伏药剂,虽成本略显高,但农民愿意接受。
问答拓展:盲蝽蟓用什么农药防治
防治绿盲蝽最有效的药剂有两种:一是80%锐劲特水份散粒剂,在绿盲蝽发生期,每亩喷施2桶水,每桶水用药1克,防效高达颂颤98%以上,持效期18—22天;二是锐丹+伴侣,每桶水15ml,持效期长达25天以上野团败,同时兼治棉蓟马、棉铃虫卵和部分的蚜虫。更多关于盲蝽蟓用什么农药防治,进入:查看更多或御内容
问答拓展:绿盲蝽有哪些防治要点?
(1)物理防治:在成虫期可用黄板诱杀;茶园内不间作豆类作物,及时铲除杂草;及时分批勤采,必察旅要时适当强采,控制种群密度。(2)生物防治:在改没配湿度高的地区或核指季节,提倡喷洒每毫升含800万孢子的白僵菌稀释液。(3)化学防治:及时喷洒15%茚虫威乳油2500~3500倍液、24%溴虫腈悬浮剂1500~1800倍液、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种子处理剂4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10%联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