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黄岑是不是大黄

2024-01-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94 次

  这一篇知识文章会给农资人聊聊“黄岑是不是大黄”的内容进行周密详细,期望对网友们有几分帮助,欢迎大家收藏本站!

  黄芩不是大黄,而是不同的中草药。黄芩是唇形植物黄芩的干根。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表面呈棕**或深**,上部粗糙,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大黄是辽科植物的掌叶。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根和根茎呈圆柱形、圆锥形等,长3-17厘米,去皮后呈黄棕色至红棕色。


好文探索:国医**王晞星:运用经方治验三则


  王某,男,时年45岁。2023年4月1日初诊。

  腹泻3日,5~8次/日,曾输液(药物不详)治疗不见好转。刻诊: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稀溏,无脓血,每天5~8次,伴恶心胃脘痞满,纳呆,入睡困难。

  舌质红,苔腻,黄白相兼,脉滑。便常规:白细胞(++)。

  诊断:(寒热错杂,胃肠失和型)急性肠炎。

  药用:制半夏、干姜、黄芩各10g,黄连、炙甘草各6g,石榴皮15g,炒白芍18g,生姜3片,大枣3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

  4月8日二诊:腹痛腹泻缓解,但仍大便稀不成形,每天2~3次,余症均消失。考虑寒热错杂已除,证见脾虚湿胜,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用:党参、炒白术、炒山药各15g,茯苓12g,莲子、陈皮各10g,炙甘草6g,炒薏苡仁、炒白芍各18g。5剂后诸症缓解,嘱其注意饮食调养以善后。

  按:《伤寒论》中指出:“(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匱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上述两条论述属于寒热错杂、胃气不和的证治,临床表现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有痞满,立方用药苦辛并用,本证病机是病邪乘虚内陷,寒热互结中焦,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故方用半夏泻心汤开结除痞,和胃降逆。方中干姜、半夏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降清热,参、草、大枣补益中气。

  诸药合用,共具辛开苦降、调和肠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干姜、半夏均具有消除胃肠炎症的作用,本方是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方剂。

  李某,女,时年53岁,2023年5月6日初诊。反酸半月余,当地就诊无效。

  刻诊:反酸,胃灼热,嗳气,口干,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型)胃食管反流病。

  方用四逆散加味。药用:柴胡、制半夏、陈皮各10g,生白芍18g,枳实、乌贼骨各15g,吴萸1g,黄连、炙甘草各6g,生姜3片,大枣2枚。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5月13日二诊:反酸减轻,胃灼热,嗳气均缓解,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

  效不更方,继用原方加煅瓦楞20g。5剂后诸症消失。

  按:《伤寒论》谓:“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是为四逆散原主治之少阴热化四逆证。

  而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生白芍柔肝,枳实主降,行气散结而宣通胃络,甘草缓急。四药合用,共奏舒肝柔肝,降逆和胃之功。

  本方是治疗肝胃气滞的基本方剂,临床运用范围极广,据报道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只要具有肝胃气滞证候,用本方化裁主治,均有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生白芍、枳实有促进胃肠蠕动作用,故本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效。

  赵某,女,时年54岁。2023年7月15日初诊。

  急性左上腹痛3天,伴恶心,呕吐,发热,口干,大便干,小便正常,舌红、苔黄燥,脉滑数。血淀粉酶u/L,**淀粉酶u/L。

  诊断:(肝胆郁热型)腹痛(西医称为急性胰腺炎)。

  药用:柴胡、制半夏、黄芩、牡丹皮、红藤各10g,生白芍18g,枳实15g,大黄6g,生姜3片,大枣2枚。5剂,每日1剂,水煎服。

  7月22日二诊:腹痛缓解,偶恶心呕吐,纳差,口干,大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滑。继以上方加陈皮、竹茹各15g,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精选问答:


  1、黄是艹字头吗?

  黄字是不是草字头的字。

  2、黄字是草字头吗?。

  3、草字头加一个黄是什么字。

  4、黄字部首是不是草字头。

  1.黄子的部首是黄。

  2.笔画:11画。

  3.释义: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炎黄子孙: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姓。

  4.组词:**、黄昏、牛黄、信口雌黄、黄河、黄灾、黄帝、黄豆、蛋黄、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