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栽培方式
在栽培菊花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以南方地区为例,可以选择菊花中的“玉凤花”、“黄菊”、“白菊”等品种。而在北方地区,则可以选择“金蕊菊”、“紫菊”等品种。还可以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品种,如观赏菊花、药用菊花、食用菊花等。
土壤和肥料的选择菊花生长需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选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沙壤土,并在土壤中加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可以在生长期间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肥料,以促进菊花的生长和开花。
浇水和修剪菊花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但不喜欢水湿。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浇水,以免导致根系受损。同时,还要注意菊花的修剪。在生长期间,应及时剪去枯萎的叶子和花朵,并保持株型整齐,以促进新芽的生长。
拓展百科知识菊花是菊科植物的通称,其学名为Chrysanthemum。菊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秋之花”,在国庆节和重阳节等节日中被广泛使用。菊花还有着广泛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方面。
参考来源:1.《植物生长调控与管理》2.《菊花的栽培与管理》3.《菊花的栽培技术》相关问答拓展:
地栽菊花种植方法?
扦插繁殖我们一般选择在菊花开花后,将菊花枝干从底部剪下,随后将剪下枝条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保持周围温度在5℃左右,等1~2月后扦插枝条长出新芽后,将菊花移入温暖室内,适当浇水,菊花就成功扦插了。
分株繁殖我们一般选择在菊花换盆时进行。一般在秋冬菊花开花后我们会进行换盆,在将菊花移出花盆时,我们要先剪去菊花根部的老病残根,然后将整理好的菊花分成一株一株,每一株新菊花的根部都需要有根和脚芽,然后再将一株株新菊花栽种在土壤中就可以了。
除虫菊家庭养殖方法?除虫菊的种植方法
1、苗床地选择:除虫菊种植需水量大,苗床地选择离水源近、地下水位低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地块。
2、整地:播种前要将苗床地整细、耙平,每亩地还要均匀的撒上优质的肥料于土壤里。
3、播种:播种时间计划在7月中下旬,播种前晒种1-2天,浸种48小时,将除虫菊种子拌活土或细沙,然后均匀撒播在地里,播种后用细粪或活土将种子盖严,再盖上松毛或者稻草,浇足水。播种至出苗期间要保持苗床湿润。
4、追施苗肥:间苗后及时追肥提苗,视苗情浇施;菊苗长到10-15cm左右便可移栽。
5、移栽:9月中下旬开始移栽,要适当的分隔每株除虫菊的间距位置。菊苗移栽后需及时除草和追肥,并疏通田间沟渠,保障雨水畅通,防涝保苗。
6、适时灌溉:除虫菊旺盛生长期应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除虫菊的开花期为需水临界期,需要大量水分,开花期到采摘前10天,最少需浇一次透水。
盆栽菊花的栽培技术要点?盆栽菊花,要选择肥沃疏松、略偏酸性的土壤,可以使用腐叶土搭配园艺土,另外适当地混合一些河沙在里面,增加土壤透气性。
怎样养菊花?1.
摘心整枝室内养护菊花是为了欣赏菊花的美丽,我们要及时摘心整枝,进行菊花枝条与花蕾的修剪,将多余的侧芽和花蕾剪掉,促使其留有足够养分,开出大且艳丽的花朵,保持其良好的观赏性。
2.
每年换土菊花是一种喜肥花卉,对于土壤中的营养需求较高,在一年生长期以后,旧土已经不能满足菊花新一年的生长需求,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换土,选择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新土壤进行重新栽种,促使菊花来年更好生长。
大田菊花种植方法?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菊花喜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能耐寒但不耐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菊花春季发芽,夏季营养生长,秋季开花,冬季地下越冬。生长适宜温度18℃~21℃,最高32℃,最低10℃。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涝洼、重盐碱地不宜种植。选地完成后,需要细致整地,以获得好的收成。深翻土壤20~25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腐熟厩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平,起宽为120~130cm的高畦,地块四周搞好排水沟。
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在11月份采摘菊花后,将其茎割掉,根挖出栽植在大田上,施上土杂肥,保暖越冬。第2年开春出芽前浇水粪,谷雨前后待幼苗长至15cm左右时,将苗拔出分成数株,立即栽种,浇定根水。一般移栽时间不能迟于5月中旬。
2扦插育苗。4~5月份或6~8月份进行扦插。将枝条从中间截断,保留上半部分,按20cm长度剪断,每段枝条要保留1个叶芽,顶端部分要保留顶芽,再用植物激素处理,然后进行扦插,株距6~7cm,按压结实并浇足水,待20d生根,成活后浇1次水粪。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到菊花现蕾前一般进行4~5次除草,宜浅不宜深,一般应每隔2个月中耕1次,同时培土,防止倒伏。
2追肥。菊花喜肥,除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进行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移栽返青后,亩施10~15kg尿素,催苗;第2次在植株分枝时;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施肥量不宜过大,与第1次相同。
3摘蕾。菊花摘蕾可提高其产量,在5月下旬,当苗高25cm时,选晴天摘去顶心1~2cm,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1次,在7月中下旬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根系腐烂,呈干腐状或乱麻状,叶片枯黄凋萎,多发生在开花前后。防治方法:适当灌水,涝排旱灌,疏松土壤。
2叶斑病。初期植株叶片呈***和暗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斑点,随后病斑中心有小黑点,基叶发黄、干枯,逐渐上部叶片、花蕾发病。防治方法:忌多施氮肥,注意排水通气,及时去除病叶。可采用80%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防治,病前每月喷药2~3次预防,发病时7d喷药1次。
3霜霉病。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主要为害叶部,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水。不宜连作,可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