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黑胫病防治方法(烟草黑胫病特效药)
农巴士||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本文原创,剽窃必究!
种植过烟叶的朋友,听到烟叶黑胫病,都会为之色变。
称其为“烟叶癌症”,有不及而无过之!
烟叶黑胫病,别名烟草疫病,烟农又称之为"黑杆疯"、"黑根"、"乌头病",每个生育期均会发病。 一旦发生,直接导致毁田,没有任何收入; 一旦发生,3天植株就已经死亡! 烟叶黑胫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 第一个发病高峰期——团棵期。 第二个发病高峰期——现蕾期。
导致黑胫病发生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浇水、培土等农事操作侵染和传播带菌的土壤、粪肥及灌溉水是烟草黑胫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其次为带病烟苗,其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可引起再浸染。
烟草黑胫病菌主要集中在距土表5厘米的范围内,通过根系或者根茎部伤口直接侵入,侵染部位主要是茎基都。
烟草黑胫病以土传为主,风雨、流水、灌溉水、粪肥、痫土、病苗、农事操作等都是其传播途径。
气候(温度和湿度)因素影响烟叶黑胫病属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平均气温24℃左右最适合病害侵染,28—30℃发病最快,低于20℃较少发病,23℃以上大量发生并迅速蔓延。
湿度是烟叶黑胫病流行的限制因子,雨后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3——5天,田间就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全年场大雨(雨量在40毫米以上)后7天左右、烟叶黑胫病开始流行。
在烟株现蕾前雨量大,则病害加重。
耕作模式(重茬和轮作)的影响烟叶黑胫病是土壤传播病害,重茬田块发病重是公认的现象。年年连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都在18%以上,而隔年水旱轮作的烟田黑胫病发病率在3%以内,3年轮作的烟田,基本无发病。
地势较高的烟田黑胫病发生率较低,病情较轻;地势低的烟叶黑胫病发病率高;同等品种在同等的管理条件下,用房前屋后菜园地育苗比新地育苗发病早,而且严重,田间管理粗放的黑胫病发生也较重。
土壤(沙质土和黏土)因素影响沙质壤土不易积水,发病均较轻;粘质土壤容易积水,发病较重。
寄主抗病性影响不同品种的烟叶对黑胫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对烟叶黑胫病的抗性也有较大差异,苗期和现蕾期以前较感病。
现蕾以后较抗病。
总而言之,市场上很少有完全可以防治烟叶黑胫病的产品或者方案,即使有,成本相当高,在400元左右。本文是让各位朋友了解烟叶黑胫病的发生条件,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建议的防治方案会在其他的文章中专门接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