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病害图片与防治技术
本篇知识汇总会给农资人剖析一下“黄瓜的病害图片与防治技术”的内容进行概括性诠释,期待对农友们有一些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疫病、灰霉病、炭疽病是黄瓜常见病。1、
霜霉病:叶背会出现水浸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严重时会导致全叶干燥。一般可用52.5%抑制快速净水分散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2、枯萎病:发病后,花和小瓜会迅速变软甚至腐烂,需要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霜霉病主要危害黄瓜叶。在叶片发病初期,会在叶背上产生水浸和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斑点。
在发病中期,叶背呈黄褐色,多个病斑开始汇合成小块。当病情严重时,病斑会连接成一片,导致全叶干燥和收缩。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去除病叶。施用足够的基肥,不宜在生长期施用过多的氮肥,以提高旱黄瓜的抗病能力。收获作物后,彻底清除病叶,妥善处理。
(2)药物防治:可采用52.5%抑快净水分散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每公顷使用75%百菌清粉尘剂11.25-15kg喷粉喷粉防治。
注意选择高效低毒化学品。
枯萎病可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爆发,特别是在开花期和结果期。
开花期发生后,花和小瓜会迅速变软、萎缩甚至腐烂,表面覆盖灰色霉菌层。
(1)农业防治:合理施肥,提高田间透光强度,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彻底清理田间病残株,深翻土壤。
收获后,需要尽快深翻土壤,接受雨雪,以冻死病虫害。一般需要深翻40cm以上。
(2)药物防治:可用60%百泰湿性粉800倍液+77%多宁湿性粉600倍液灌根,每株250倍液灌药ml,每7天灌溉一次,连续灌溉三次。用43%好立克3次ml+冠菌乐8ml+清水灌根,每株灌药250ml,每7天灌溉一次,连续灌溉三次。
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会出现近圆形的白色粉斑,然后扩大成连片白色粉斑,发病后期会变成灰白色,叶片会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导致叶片变黄、变脆、收缩。
(1)农业防治:选择津春3号等抗病品种。采用膜下滴灌、膜下沟灌技术,避免洪水灌溉。发病时,可在黄瓜行间浇水,结合喷洒控制病害。
(2)药物防治:发病初期用27%高脂膜乳剂100倍液喷洒,间隔7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3-4次。发病初期或未发病时,可选用600-800倍液的5%百菌清可湿性粉,或68.75%恶唑酮锰锌水分散剂1500倍液喷洒,间隔7-10天喷洒1次。
叶片发病后,会出现深绿色圆形大病斑或不规则水渍大病斑,潮湿时容易导致全叶腐烂,天气干燥时容易破裂。
瓜条生病后,表面会长出稀疏的灰白色霉菌层,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腐烂,有腥味。
(1)农业防治:播种前消毒种子。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避免部分施用氮肥。黄瓜生长中后期可增加磷、钾肥和微肥,提高黄瓜的抗病性。
(2)药物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在全田喷洒,一般亩用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25g防水喷雾。需要注意的是,低剂量可以在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可以适当增加剂量。
细菌大多侵入开败的雌花,花瓣腐烂,长出灰褐色的霉菌层,然后逐渐向小瓜扩展。发病初期,受害花和蒂部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萎缩、腐烂,上面有灰褐色的霉菌。
(1)农业防治: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温室深埋。平时注意保温,避免寒流侵袭,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药物防治:发病时用速克灵烟雾熏棚,每5-6天熏一次,降低发病率。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灰霉宁愿喷洒500-800倍液等湿性粉剂,每7-10天喷洒3-4次。
幼苗发病后,子叶边缘会有半椭圆形浅棕色斑点,斑点上有橙色斑点胶,叶感染后,斑点颜色为灰棕色至红棕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燥。
(1)农业防治:选择金岩4号、早青2号等抗病品种。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增加磷钾肥,提高植物抗病性。注意通风除湿,保持棚内湿度在70%以下。
(2)药物防治:苯醚甲环唑、苯甲溴菌腈、氟硅唑咪鲜胺、戊唑醇、代森锰锌、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好文探索:【作物病害】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模式图(经典收藏)
(l)立枯病、猝倒病苗床土采用5~6年未种过黄瓜的净园土,育苗畦要使用经高温腐熟的有机肥。苗床可利用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5克药剂与20千克细干土混匀,采用药土下铺上盖方法进行育苗。
(2)枯萎病有条件地方最好采用营养钵、营养土块方法育苗,避免因伤根感染枯萎病。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100倍的**浸种20~30分钟,用清水冲洗净后播种,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浸种30~60分钟后催芽播种。提倡用抗病南瓜等作物做砧木嫁接防病。
(1)掌握好变温育苗法,培育壮苗,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增强幼苗抵抗力。
(2)下半月做好定植前的低温锻炼,增强抗逆能力。
(1)立枯病、猝倒病出苗后及时清除病死株,并喷洒50%咯菌腈5000倍液,或64%恶霜灵锰锌800倍液。
(2)沤根 主要是低温高湿所致,表现为根系变褐,不发新根,植株黄弱瘦小。
要及时增温降湿,并喷洒500倍根宝以促发新根。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
保护地栽培要适时定植,并加强缓苗期管理。
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
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枯萎病等。
(1)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用氢氧化铜或喹啉酮喷雾防治2-3次。
(2)霜霉病采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用可选用丙森·缬霉威可湿性粉剂,或氟菌·霜霉威可湿性粉剂,或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氟吗啉·乙磷铝可湿性粉剂等,稀释600~75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选用克露、普力克、代森锰锌、甲霜·锰锌、噁霜·锰锌、霜腮·锰锌、阿米西达、烯酰吗啉、氟吗啉、氢氧化铜、喹啉酮等药剂喷雾防治。保护地还可用烟雾法进行防治,常用的烟剂有:疫霉净、百菌清、霜霉清等。
为避免产生抗药性,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
(3)枯萎病可在定植缓苗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23%络氨铜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0.5千克,7~10天后灌第二次,连灌2~3次,或用25%苯菌灵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0.25千克,7~10天后灌根第二次。
露地春黄瓜播种至育苗期管理要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同1~2月保护地栽培管理。
保护地栽培:花期至早瓜采收期。
保护地栽培:要合理水肥管理,根据天气变化通气放风。浇水通风看天、看地、看苗浇水,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勤中耕,勤检查,注意中心病株,发现后及时喷药。
露地黄瓜定植栽培:畦选高燥、通气良好、3年以上(枯萎重病区5年以上)未种黄瓜的地块。基肥要充分腐熟,合理使用氮、磷、钾肥。采用半高畦栽培。合理密植。
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1)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同前。
(3)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施乙嘧酚、阿米西达、氟菌唑、噻菌灵、抗霉菌素、武夷霉素、多硫悬浮剂、氟硅唑、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或采用百菌清或**酮烟雾剂熏蒸。
(4)炭疽病发病初期在清除病叶的基础上,及时喷药保护。使用药剂有:阿米西达、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百菌清、代森锰锌、福美双、甲基硫菌灵、多福合剂、炭疽福美等。
保护地还可用百菌清烟剂、粉尘剂,或克炭疽等粉尘剂等进行防治。
露地春黄瓜移栽期病虫害防治方法同3月保护地栽培管理。
露地春黄瓜:花期至早瓜采收期。
合理水肥管理,及时通风,调节温湿度,适时收获瓜条。
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
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蚜虫、烟粉虱等。
(1)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同前。
(2)白粉病、霜霉病五月是大棚黄瓜病害发病高峰期,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使用药剂同上月。霜霉病还可进行高温闷棚防治。
选晴天密闭大棚棚温升至44~46℃保持2小时,然后逐渐开窗降温,闷棚前必须浇一次水。发病初期、中期高温灭菌1~2次,可有效控制霜霉病危害。
(3)疫病防治药剂同霜霉病,注意根茎部发病时应重点喷施根茎部。
(4)灰霉病发病初期及时喷药。
有效药剂有嘧霉胺、咯菌腈、乙霉威、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在始发期施用下列烟剂:百菌清、特克多、腐霉利。
由于灰霉病易于产生抗药性,应尽量轮换和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5)蚜虫、烟粉虱发生初期用5%啶虫脒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噻虫嗪3000倍液喷雾。
烟粉虱也可用24%螺虫乙酯3000倍液加助剂伴宝500倍液喷雾防治。
保护地栽培拉秧、清园。露地春黄瓜要及时进行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等。
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蔓枯病发病初期用70%丙森锌8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喷雾防治。
其他病害防治药剂同前。
露地春黄瓜继续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对畦背进行深中耕,促发新根增加吸收能力,提高抗逆力。
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红蜘蛛、瓜绢螟等。
(l)枯萎病做好田园清洁,病株、病叶及时烧毁,防治药剂同前。
(2)其他对春拖茬黄瓜,要继续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蚜虫,防治方法同上。
(3)红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喷雾防治。
(4)瓜绢螟可选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或10%虫螨腈悬浮剂1000倍。或50%虱螨脲乳油1000倍等喷雾。
秋黄瓜播种期和苗期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春黄瓜。
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蚜虫等。
(l)大棚黄瓜如发生白粉病,及时喷药(同春季)。露地黄瓜常发生霜霉病,防治方法同春季。
(2)蚜虫结合防病注意防治,在杀菌剂中加人10%吡虫啉1500倍液即可起到兼治的作用。
(3)炭疽病秋季发生较重,防治方法同前。
秋黄瓜继续加强田间水肥管理、适时采收。冬季大棚黄瓜育苗。
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蔓枯病、红蜘蛛、瓜绢螟等。
冬季大棚黄瓜播种至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同上。
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
秋黄瓜拉秧、清园,冬季大棚黄瓜整地、定植。
(1)清园露地秋黄瓜拉秧后,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病株、病叶进行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2)大棚黄瓜定植注意合理密植和温湿度控制。
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等。
防治方法和使用药剂同前南方蔬菜专稿,转发注明。
(l)温度白天保持28~30℃,前半夜保持18~20℃,后半夜保持12~14℃,有利于防病。
(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
精选问答:
1、黄瓜病虫害防治图谱及防治方法?
01霜霉病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常发生在定植到结瓜期,以叶片受害为主。初期病叶叶脉位置出现水渍状的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但受叶脉限制。潮湿状态下,叶子背面病变斑比较突出,后期叶片变黄后整株枯死。防治药剂:精甲霜·锰锌、霜脲·锰锌、烯酰·锰锌、烯酰吗啉、氟吗啉等
02枯萎病病原菌为黄瓜枯萎病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结果期更为常见。初期植株似失水状萎蔫,早晚可自行恢复。随病情发展,茎部则会出现严重的变色且收缩开裂,植株最终枯萎死亡。防治药剂:初期可用甲霜恶霉灵或者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灌根
03白粉病病原菌为单丝白粉菌,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以叶片受害为主。病片的正面和背面会出现白色圆形的小粉斑,严重时病斑相连,整叶附满白粉。防治药剂:乙嘧酚、四氟醚唑、醚菌酯、戊菌唑等
04疫病病原菌为甜瓜疫霉菌,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
2、黄瓜病害详细介绍?
黄瓜病害是指影响黄瓜正常生长和产量的**。其中比较常见的黄瓜病害有:疮痂病、灰霉病、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等。 造成黄瓜病害的原因很多,如土壤病原体感染、缺乏肥料、过度浇水、不当施药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原体感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治疗黄瓜病害,应该采用综合措施,包括: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注意通风、适时浇水、合理施肥、选择抗病品种、按照合理的轮作规划、以及及时发现病害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等等。 黄瓜病害对黄瓜种植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我们能够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就能够减轻病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