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洋葱灰霉病发病时期 洋葱灰霉病发病时期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138 次

洋葱灰霉病是洋葱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其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洋葱生长期的后期,也就是在洋葱生长到成熟期的时候会出现病害。这是因为洋葱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叶片密集,通风不良,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同时洋葱生长到后期,叶片老化,易受病害侵袭。

洋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

洋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病原菌感染,病原菌主要是灰霉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灰霉菌易于繁殖,同时受到机械损伤、虫害和其他病害的影响,洋葱的叶片会出现病斑,最终导致洋葱的枯死和减产。

洋葱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治洋葱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理措施:

1.合理施肥,增强洋葱的抗病能力。在洋葱生长期间,适当地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可以增强洋葱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2.保持通风,降低湿度。在洋葱生长后期,要及时割去叶片,保持通风,降低湿度,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3.农药喷洒,防治病害。在病害发生时,可以采用适当的农药喷洒,防治洋葱灰霉病,保障洋葱的生长和产量。

洋葱灰霉病的危害

洋葱灰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洋葱的产量和质量。洋葱灰霉病会导致洋葱叶片枯死,影响洋葱的产量和质量。

2.影响洋葱的市场竞争力。洋葱灰霉病会导致洋葱的外观不美观,口感变差,影响洋葱的市场竞争力。

3.影响洋葱的种植环境。洋葱灰霉病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洋葱的种植环境。

洋葱灰霉病发病时期相关问题


问题一:如何预防洋葱灰霉病的发生?

可以采取合理施肥、保持通风、降低湿度等措施,增强洋葱的抗病能力,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

问题二:洋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洋葱灰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受到灰霉菌感染,同时受到机械损伤、虫害和其他病害的影响,洋葱的叶片会出现病斑,最终导致洋葱的枯死和减产。

问题三:洋葱灰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洋葱灰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洋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洋葱的市场竞争力、影响洋葱的种植环境等方面。

问题四:如何治理洋葱灰霉病?

可以采用适当的农药喷洒,防治洋葱灰霉病,保障洋葱的生长和产量。

问题五:洋葱灰霉病的发病时期是什么时候?

洋葱灰霉病的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洋葱生长期的后期,也就是在洋葱生长到成熟期的时候会出现病害。

相关拓展:

问:洋葱霜霉病有哪些症状

根据环境条件和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第一次侵染(系统侵染)和第二次侵染。

第一次侵染发生在秋季苗床或早春本用,冬季菌丝发展,翌年春季出现病斑,幼苗感病后生长不良,叶无光泽,叶身扭曲,春转暖后病斑扩展快,并可危害新生叶,当空气湿润时,病斑生出稀疏的白色或灰紫色霉状物。病株作为发病中心继续蔓延,形成再次侵染。主要危害叶部和采种株的花薹。症状表现有5种类型:

①叶片被害部位的表面覆有淡紫色绒状霉

②叶部发生长卵形或椭圆形淡黄绿色病斑,表面长出白色或灰紫色霜霉,经雨冲刷后病斑变为灰白色叶片枯死;

③产生大小不同形状的***病斑,但不着生霉状物,

④椭圆形病斑周围有宽2~3毫米;稍凹陷的灰白色圈带;

⑤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呈现灰白色小形病斑.后期往往在病部又被灰霉病、黑斑病等半腐生菌侵染而产生灰色或黑色霉状物。鳞茎受害后,外部鳞片变软、皱缩,有时混发软腐病。本病的特征为病斑较大、长椭圆形、黄白色,雨后病斑变为灰白色,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稀疏白霉,高温时长出灰紫色霉。

问:大葱、洋葱、大蒜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特点?如何防治?

引起葱属植物灰霉病的病菌是主要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4个种:葱腐葡萄孢、葱细丝葡萄孢、灰葡萄孢、葱鳞葡萄孢。
(1)发病症状①大葱。灰霉病最初发生在叶片上,出现1~3毫米近圆形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湿度大时,在病斑上生出灰色霉层。
②洋葱。灰霉病病菌在苗期即可侵染洋葱植株而进入潜育期,由于育苗时通风透光良好,致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田间发病主要为害洋葱叶鞘及鳞颈部等部位,并多始于近地面的外部叶片,尤其是有伤口或常有水珠的叶片上。初期在外部筒状叶上生白色至灰白色斑点,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扩展连成片,进而使洋葱叶片卷曲、***或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灰色霉状物,内部已腐烂。从而导致植株死亡。该病扩展迅速,3~5天便可蔓延至全田。
③大蒜。灰霉病多发生于植株生长后期。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色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3~0.5毫米,一般先从叶端向下扩展,导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白色至浅灰褐色,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大蒜灰霉病发生严重对,可由叶片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遍及整株,致使叶片变褐色或呈水渍状腐烂。易拔起,病部可见灰霉及菌核。(2)发病条件该病菌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病菌散落,致新生叶染病。发病适温15~21℃。(3)防治方法①合理轮作。应避免连作或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如可采用水稻或玉米与葱蒜类轮作,实行2~3年轮作方式,可有效减轻该病发生。
②选育无病壮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壤中性微偏砂,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作育苗床。同时,苗床管理中要及早喷药防控,尽量减少带病苗传入栽培田。
③加强田间管理。应注意合理密植,避免因植株过于拥挤而产生有利于发病的遮光,冷湿条件;翌年早春浇返青水、鳞茎膨大水及追肥时,应依据天气预报,适时适量,做到看天、看地、看庄稼及早进行相应精细管理。
④土壤处理与精细整地。定植前随翻地,清除土壤中上茬作物的残根、老叶、烂叶等,以减少菌源。在栽植前7~10天应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每667米2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千克或50%福美双2千克,在翻地时均匀撒施于田间。
⑤合理施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以氮肥为主的基肥配方。每667米2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钾复合肥60~80千克为宜。早春浇返青水时,可在过去以氮素为主的基础上每667米2增加6~8千克速效钾肥,以强壮植株,增加抗病性,从根本上减轻灰霉病的为害。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轮换喷淋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问:洋葱灰霉病发生特点有哪些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鳞葡萄孢菌BotrytissquamosaWalker侵染引起,在大葱上发生的灰霉病病原还有灰葡萄孢***.cinereaPers.。

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葱等葱蒜类蔬菜。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的形式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鳞茎表面越冬。但在气候温暖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反溅传播,病菌从气孔或伤口等侵入叶片,引起初侵染。

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进行再侵染。深埋土下15厘米的菌核,经21个月,成活率仍达79%。病菌喜冷凉、高湿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5~21℃,相对湿度8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栽培葱灰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5月。葱灰霉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问:洋葱灰霉病最好的药?

可选用扑海因、速克灵、腐霉利、嘧霉胺等药剂,按产品说明有量,兑水进行叶面喷雾,注意交替使用,避免或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