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苯脲 氯吡苯脲的使用方法
氯吡苯脲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害虫,例如棉铃虫、蚜虫、蓟马等。它是一种联系作用杀虫剂,可以通过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吸收,进入害虫体内发挥作用。由于其毒性较大,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安全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氯吡苯脲的特点氯吡苯脲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广谱、强效、持久的杀虫作用。它的化学名称为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化学式为C9H10Cl2N2O。氯吡苯脲是一种细粉末状的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稳定性较好。
氯吡苯脲的作用机理氯吡苯脲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的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正常分解,从而影响害虫的神经系统,使其神经兴奋性下降,最终导致害虫死亡。
氯吡苯脲的使用方法氯吡苯脲主要用于防治棉花、小麦、水稻、蔬菜、水果等作物上的害虫,如棉铃虫、蚜虫、蓟马等。使用时需要注意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剂量使用,不能超量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在使用氯吡苯脲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氯吡苯脲的环境影响氯吡苯脲是一种高毒杀虫剂,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对水体、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氯吡苯脲对水生生物和蜜蜂等非靶标生物也有一定毒性,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氯吡苯脲的毒性和安全使用氯吡苯脲是一种高毒杀虫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长期接触或高浓度接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安全距离和防护措施,切勿直接接触和吸入。同时,在使用氯吡苯脲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拓展百科知识氯吡苯脲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55年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之一。目前,氯吡苯脲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农业生产中,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农药之一。
参考来源:
[1]李博,杨元喜.农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郑德元,李萍.农药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氯吡脲的主要成份?
氯吡脲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3-chloropyridine-2,6-diamine。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5H6ClN3,结构中含有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基基团。氯吡脲常用作除草剂,具有广谱的除草活性,可以控制各种杂草的生长。
2、氯吡脲持效期多长时间?
氯吡脲持效期为2年。因为氯吡脲是一种农药,农药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或因自身性质发生变化,因此需要规定有效期限。在正常储存条件下,氯吡脲的持效期为2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储存条件的变化,药物的有效性会逐渐降低,为了保证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袋内剩余药物不应该超过有效期。
3、氯吡脲最新使用技术?
作为人工合成的一种杀虫剂,氯吡脲的使用技术不断得到更新。目前最新的使用技术包括:
1.集装箱熏蒸技术:集装箱熏蒸是将氯吡脲蒸发入集装箱内部,利用雾化技术控制气体浓度,从而达到杀灭害虫和病菌的目的。
2.硅藻土封装技术:将氯吡脲与硅藻土混合,制成添加剂并调整配方,再将其封装到防水包装中,达到控制释放速率的效果。
3.微胶囊技术:将氯吡脲包裹在微胶囊中,可控释放杀虫剂,从而延长药效。
4.算法模型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建立氯吡脲的使用模型,预测其对害虫的杀灭效果,从而实现智能化使用。
这些最新的氯吡脲使用技术都能够提高药物的利用率,降低残留风险,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4、氯吡脲含赤霉素吗?
不含赤霉素
氯吡苯脲是一种具有细胞**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
氯吡脲可以跟赤霉素及其他农药混用。
5、氯化胆碱与氯吡脲区别?
氯吡脲和氯化胆碱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其区别如下:
1、化学结构不同:氯吡脲是一种长链脂肪醇,其分子式为C30H62O,而氯化胆碱则是一种含氮复合物,其分子式为C5H14ClNO。
2、化学性质不同:氯吡脲在自然界中常以蜡质的形式存在,可以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而氯化胆碱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比较广泛,它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前体之一,在医学和农业等领域都有很多应用。
拓展好文:个大的西瓜都是用了膨大剂,吃不得?
夏日炎炎,人人爱吃瓜果解暑解渴。梅梅最爱的就是捧着半个西瓜挖着吃,但是经常听说“现在的西瓜长得这么大个,肯定放了膨大剂,对人体不好,要少吃。”那么关于膨大剂的真相是什么呢?
膨大剂是什么?
“膨大剂”不是什么新奇的农药,它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学名叫氯吡苯脲(CPPU),俗称"膨果龙",也叫"膨大素",具有加速细胞**,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以增加果实数量和促进果实增大。
氯吡苯脲在我国属于登记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目前主要用在西瓜等园艺作物上。经大量田间试验证明,只要瓜农遵守标签规定,合理施用膨大剂,则西瓜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
膨大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人体有害吗?
根据研究显示,氯吡苯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在通常条件下,在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苯脲水溶液喷洒后,在西瓜收获时(施药后40天左右),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因此只要瓜农规范使用膨大剂,瓜果中基本不会有残留。
可能有人会担心有瓜农为牟利过量使用膨大剂,导致膨大剂残留。这时,大家只需在选购西瓜时,避开畸形果、裂瓜即可。
这是因为氯吡苯脲过量使用或使用时期不当,会引起果实畸形、裂果、掉果等药害现象。所以,大家在选购西瓜的时候,挑“长得好看”的西瓜买就好。
有研究证明,氯吡苯脲被小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被排出,不存在蓄积性。我们只需通过正当渠道**瓜果,不用过于担心误食氯吡苯脲和其产生的影响。
关于西瓜的其他说法
西瓜这么甜,肯定是用了甜蜜素(?)
在水果生长的过程中或在水果表面喷洒甜蜜素,甜蜜素也不会进入到水果内部,不会对水果的甜度产生影响。
如果商贩想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水果增甜,那就需要对水果进行全方位注射,这个操作本身就会使水果的细胞壁遭到破坏,加速水果的腐烂,瓜果上也会留有明显的痕迹。
西瓜蒂突出来的就是用药了(?)
西瓜的外形、瓜蒂是否突起属于西瓜品种特征形态,除少量受发育中各种条件影响的畸形外,正常的西瓜都有其品种特征形态。
西瓜都是催熟的(?)
现在的种植栽培手段可实现西瓜周年自然成熟上市。自然成熟的西瓜甜,催熟西瓜酸,无催熟的必要性。
吃西瓜容易长胖(不一定)
西瓜本身热量并不高,每100g西瓜只有25大卡的热量,而100g苹果都有52大卡的热量。
西瓜很容易吃过量,一口气吃半个西瓜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难,按每个西瓜可食部分1500克计算,半个瓜的热量就是187.5大卡,而100g白米饭的热量是116大卡。
如果你吃了一碗大米饭,又吃了半个西瓜,那不就等于吃了两碗米饭吗?摄入过多热量,又不锻炼,能不胖么?
参考资料:
[2]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关于膨大剂使用的七个问题——专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张朝贤研究员》
.
[4]科学辟谣平台:瓜果可口飘香都是甜蜜素营造的假象?
.
[5]陈长龙,李建中,王会利等.氯吡脲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残留分析[J].环境化学,2024(06):789-792.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